超越“胡萝卜”和“大棒”的动机机制(一) (original) (raw)

超越“胡萝卜”和“大棒”的动机机制(一)

在此的彼方

“让孩子产生学习欲望,那么一切方法都会是好方法。” “没有动力就不会有学习。” “不给不渴的驴喝水。”

引自 7.学习欲望

  “没有动力就不会有学习!”这是人们的广泛共识,也是教师和家长们不断践行的方向之一。

 我们尝试进行游戏、活动或者话题作为课前导入,调动学生兴趣。事实上,游戏或活动的目标能够带来动力,但不一定能带来效果,多数情况下只是呼应了一时的需求;恐龙、纳米等的话题一下子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了解的欲望先于激发情趣的情境而存在,所以也并不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激发对某些主题的兴趣。课堂之外,学校的奖励机制并不一定对新一代的学生们有诱惑力,家庭的物质激励也不一定能吸引这群生活惬意的小家伙们的目光,更不要说学科本身对学生吸引力了。

  动机的产生,最初取决于他的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这些都是推动学习的动机。婴儿一出生就具有激励自己进行学习的潜能,学习欲望的存在会促进更强烈的学习欲望的产生,就像喝水的欲望会让人越来越像喝水,直到不再口渴。动机不仅仅取决于即刻的需求。一切都发生在学习者的需求、兴趣、欲望、期待、渴望和能够满足这一些的情境所具有的特性的彼此呼应之中。

蛋糕策略:一开始的原料经过加工后在最后的蛋糕里已经认不出来了。

 (1)自我规划。学生自己制定的计划,才更能够自愿地、积极地投入,并在投入中进行信息的收集、研究、预测等,形成新的动力机制,强化自己最初的动机;

  (2)与他人的互动。学习不是一言之堂,动机也不能靠“画饼充饥”,一定是自我的学习逐渐纳入集体的学习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再次强化动机。

(3)对自我的感知。也就是对自己学习成效的认可度,学生对自己的看法是正面评价,则会更精心地对待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策略,不但积极展示自己,也热衷于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

(4)对学习情境的感知。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推动或阻碍着学生对自身学习状态的评判与期待,能让学生游刃有余感受到自己对学习的掌握度的学习方式更有动力,反之则会促成学生的回避策略,“竭尽所能地什么都不做”。

(5)任务的成功。过程可以让学生感知自己接收知识,也许有推进,也许有阻碍;结果就更直白了,它会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判断是否要继续该项学习活动。

   了解了动机的产生过程,就能知道学生没有学习动机的原因,也就会思考怎么通过动机机制对学生施加以影响,把其带入学习状态。

202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