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的二相性在读的书(17) (original) (raw)

哈布斯堡王朝

[荷兰] 彼得·贾德森(Pieter M. Judson) / 杨乐言 / 中信出版社 / 2017-8 / 79
2024-12-03 在读
虽名为“哈布斯堡王朝”,但其实对于哈布斯堡家族着墨并不多,反而是更多地讨论曾经的哈布斯堡治下的文化、民族、政治变革。故事讲得很少,细节记录很多,有助于理解中欧与巴尔干半岛自十九世纪以来的历史。

音乐与社会学观察 : 艺术世界与文化产品

Peter J. Martin / 柯扬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2011-9 / 29.00元
2023-05-17 在读
最近两月在看这本,解答我不少的困惑和怀疑——本人观察音乐的视角更接近“音乐社会学”。我对外介绍的时候自称过“音乐文字工作者”“音乐作者”“音乐记者”,但一直不倾向于选择“乐评人”一词,并非是因为它在目前的语境下被污名化,而是因为我并不认同乐评人的身份与工作内容,即对音乐或音乐表演者做出审美判断。这与我经受的理科教育脱不开关系,我始终对感性的主观判断存有疑惑——审美体系是在不断的互动之中被构建出来的。既然它是一个相对的标准,我没有足够的自信拿一把“相对尺子”去衡量别人的作品。那音乐社会学的视角是什么?是:音乐的意义在当下(或者不同)社会语境中被构造和赋予的整个过程。显然,其中也包括不同群体的审美体系是如何形成。你看,我不喜欢拿尺子去比照别人,但我喜欢去研究大家的尺子为什么长这样。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 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英]帕特里克•贝尔福 / 栾力夫 / 中信出版社 / 2018-10 / 128
2022-10-17 在读
为了啃新民说的新书《帝国的伙伴——革命年代奥斯曼帝国的秩序危机》先找来这本补课。内容比《帝国的伙伴》通俗易懂许多,作者的笔法十分故事化,以奥斯曼帝国的历代苏丹为顺序逐一讲述,重人物描写。或许是因为写作年代较早(1977),这本书更像是故事本而不是如今的非虚构,可以作为奥斯曼历史的科普作品参考。但要注意作者的立场倾向,其笔下的奥斯曼宛如文明的灯塔(十五、十六世纪),多处事件借奥斯曼来批判欧洲人的封建、闭塞和残暴。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 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美)马 克·克雷默(Mark Kramer)、(美)温迪·考尔 (Wendy Call)、编 / 王宇光、等译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22-2 / 68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 / 姚向辉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1-7 / 26.00元
2022-02-26 在读
不愧为经典呀,1978 年的书,写出了放到现在也不过时的喜剧感,有很多让科幻迷会心的幽默。看到三分之一,道格拉斯先后调侃了阿森纳和利物浦,所以他是哪家球迷?

无尽之河:平克·弗洛伊德传

马克·布莱克 / 陈震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19-11 / 68.00元
2021-08-01 在读
其实跟之前读皇后乐队传记《狂想人生》的感觉差不多,对一个乐队巨细无遗的介绍的同时又少有落笔于同时代的其它音乐人(也就是不关心音乐场景),有些过于粉丝向。适合刚接触摇滚乐的乐迷了解音乐人的生活细节,或者适合用作查阅资料时的参考,但不太适合增进音乐知识(有效信息量较低)。

悲惨世界(上下)

雨果 / 郑克鲁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6-8 / 32.00元
2021-07-07 在读
噢,天哪,雨果为什么这么能唠叨?

女性主义

李银河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2018-9-1 / 45.00

1963 : 变革之年

[英] 罗宾•摩根、[英] 阿里尔•列夫、罗宾·摩根 / 孙雪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1-1-1 / 88.00元
2021-04-05 在读
最近读到的纸张手感最好的书。另外,这是英国人写的,从英国的角度看六十年代流行文化,和我们通常见到的美国视角有些不一样。

爵士乐史

[美]泰德·乔亚(Ted Gioia) / 李剑敏、李皖(校译) / 雅众文化/商务印书馆 / 2020-9 / 128.00元

来自民间的叛逆 : 美国民歌传奇

袁越 / 新星出版社 / 2018-11-6 / 98.00
2020-11-03 在读
这本书看到现在,或者说到了我相对熟悉的时代,就渐渐感觉出作者写作的倾向:更关注音乐人生平和代表作,较少涉及音乐文化变迁。我会觉得它更像是一本串联起来的人物百科。它作为美国民谣的普及读本确实非常有分量,但我原本期望看到的一些文化场景变迁在其中没有太多体现。当然,这不是好与坏的问题,而是写作定位和内容取舍的选择。

滚吧,生活 : 滚石乐队吉他手、建队元老基思·理查兹自传

〔英〕基思•理查兹、〔英〕詹姆斯•福克斯 / 董楠 / 新星出版社 / 2013-5 / 59.50元
2020-10-30 在读
断续地看到快一半了,我当然知道他们是一支生活混乱的乐队,但Keith Richard言语间透露出来的对音乐的深切喜爱和清晰认知(很多技巧细节的解释),还蛮改观我对滚石的印象。准确地说这并不是Richard写的自传,而是“口述”后经人编撰得来,略微口语化(有时候思路还挺发散,看看大家分享的原文摘录吧),这样的好处是更显得距离近,坏处是四十八万字的一本,读起来略累。

悲剧的诞生

[德]尼采 / 孙周兴 / 商务印书馆 / 2012-6 / 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