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理论笔记 (original) (raw)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夏休 这本书的繁体版翻译实在拗口,白话能讲明白的事情非用奇怪的书面语。(吐槽完毕)
一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s theory),简单说来就是探讨“我/自体”和外在世界关系的理论。但是在精神分析的框架里,我觉得人的动因被矮化成了“寻求客体 ”的基本驱力——本能所驱动的个体与世界不断斗争 ,客观世界阻碍本能满足,是一种紧张的对抗关系。 书中特别强调幼年时期个体“分离与个体化”的过程,从0至36个月分为了6个阶段,为:
自闭→共生→分离-个体化(孵化+实践+复合)→建立客体恒久性大致说明孩童如何发展出一种逐渐增强的分离感和个体统一整合感。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也没什么错,但精神分析总是会特别强调这段时期对整个人生的重要性,并对儿童的行为加上一些夸张的与性有关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在对成年个体进行分析时,会强加这些幼年经验的逻辑。 实际上在我理解中,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是很暧昧的,并且持续终生都在啮合,无论是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问题,还是成年后对意义的思考,都是更加主动探索外部世界的过程。我更喜欢罗杰斯的立场,大意是说外在世界其实是一个人的现象场,经验世界既是内心世界,“自体”也就是人在经验世界中的一个格式塔。
二
从第六章开始,本书介绍了心理疾病背后相关的心理机制问题。这些机制由低级至高级包括:整合与分化→投射→吸纳,内射→分裂→理想化与贬抑→投射认同→过渡性客体形成→发展出完整的客体关系→认同 整合与分化——自我与外在世界的界限不清,是精神疾病的心理机制基础,例如自闭症——我很生气,我认为我的生气可以导致世界毁灭投射——把自体不想要的部分(内在的感觉与态度)归咎到外在客体(尤其是人)身上(另一种解释: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 ),也是自体与客体分界不明确的典型——我觉得自己很丑,今天隔壁小王看了我一眼,他肯定是觉得我丑所以才看我的吸纳,内射——简单说来就是将外界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但是内在的自体与客体是分化的,内射的客体成为了客体影像,而不是和自体影像融合——我最近喜欢上了隔壁小王,他在我心里是最崇高的存在,虽然我不了解他,但他就该是我想的那个完美的样子;只要是他和我说的话,在我心里就是百分百正确的分裂——有相对稳定且有界限的自体和客体,但它们的好坏是协同的且是分裂的——昨天我穿了花衣服可漂亮可开心了,隔壁小王看了我一眼,今天他很帅诶,那么帅的他一定是喜欢上我了;今天我没穿花衣服可伤心可丑了,他遇见我时也看了我一眼,怎么他和我一样都是丑家伙,注定不配得到爱情理想化与贬抑——有相对稳定且有界限的自体和客体,但它们的好坏是绝对的且是对抗的——昨天我穿了花衣服可漂亮可开心了,隔壁小王看了我一眼,我那么美他这种垃圾我怎么可能看得上;今天我没穿花衣服可伤心可丑了,他遇见我时也看了我一眼,我这样的垃圾怎么配得上那么帅的他投射认同——将自体的一部分投射到客体上,然后企图控制客体身上自己投射的那部分内容——我觉得自己很丑,今天隔壁小王看了我一眼,他肯定是觉得我丑所以才看我的;那我也不想打扮了,结果他第二天又看到了丑陋的我,没错,我就是丑,他也就是觉得我丑(他通过不打扮自己诱导了小王继续觉得她丑,并通过小王的确认再一次认可了自己的丑)过渡性客体——通过投射认同,将某个客体与自体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了自体的一部分——我最爱的idol就是王大锤了,在我这辈子最难熬的高中,是王大锤的歌鼓舞了我,这辈子他都是我的贴心小棉袄完整的客体关系——将全好与全坏的自体客体影像放在一起共处,认识到统合和局限——隔壁小王今天又看了我一眼,我虽然很丑,但或许没真的那么丑呢?我鼻子还是很好看的,同样小王虽然那么帅,但我发现他鼻子其实不好看,他也不是完美的认同——认同我们所爱的客体的部分,并随之改变我们的自体形象——我看小王每天锻炼,身体可棒了,我也要去锻炼,这样我身体也会棒棒,果然锻炼了一个月,我爱上锻炼了 这些心理机制与人格发展水平高度相关,人越倾向于使用低级的心理机制,则罹患程较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越大。 分化自体与客体以及整合好坏经验的能力逐渐增长,会协助人们从比较粗糙的机制,比如投射,内射,分裂及理想化与贬抑逐渐移动,经过投射认同与过渡性客体形成,到最后客体恒定性与成熟的认同。这些心智功能以成熟与否连续排列,但每一个都会综合存在于一个人身上,不会完全地消失。当然人格发展水平决定了人更多常驻在哪一个阶段。 tips.从全好全坏过渡到真正拥有自体力量感的过程中,夸大的自体影像与全能的客体影像都会撤退到小说,神话之后,重新整合自己意味着会进入一个抑郁期,这个阶段没有客体可以依靠,自体的力量也很薄弱。(但是书里不会去说怎么样做才能开启整合,而怎么样做才能走出抑郁期,摊手)
三
第七章开始介绍客体关系理论下的疾病
自闭症——人生活在没有客体的世界中(自体客体没有分化),不存在有显著感情意义的自体客体关系精神分裂症——自体与客体长期混淆,客观世界是及其不稳定的,事物的属性(属于自体还是客体)在动态变化躁症——夸大与分裂的自体,常常使用贬抑的方式维持自己的全能感边缘型人格障碍——最重要的特点是内在客体分裂,缺乏客体恒久性,好坏客体经常转换,自体不稳定。尤其在独处时,缺乏一个恒定的,令人满意的内在客体来陪伴他们(即好客体必须实际出现才有办法提醒他们自己是有用的,即总是在外在世界寻找排除空虚无聊的事物,即无法忍受孤独),另边缘患者容易做出自残行为,意为“排除压力并明确身体(和外部世界)的界限”;因此,边缘患者通常难以保持稳定的人际关系,以及咨询关系(想要爱与被爱,但不知道怎么爱)自恋型人格障碍——最重要的特点是夸大的自体,分裂,贬抑和理想化,但自恋个案的自体客体分化水平较高,自体客体界限清晰,更能控制和指导自己的行为。当然,他们的关注点全在自己身上,不在意别人的情感(不想要爱与被爱,也不会爱人)精神官能症及正常人格——症状较少与混乱行为有关,而与罪恶,忧虑,悲伤有较多关联。不会分裂好与坏,能同时体验到两者,但会潜抑掉部分不想要的情感 人格水平高低的判断,通常决定于一个人的烦恼是基于“冲突”还是“缺陷”,类似于是成长性需求还是匮乏性需求的概念。客体关系理论的指标是情感的整合程度。咨询师有一个不成文的直觉,如果咨询时自己情绪波动很大,或是各种(心理和身体)不舒服的感觉,那通常来访的问题会比较严重。
四
治疗部分略写一些重点,大部分都是废话 1.要和来访谈自己自己对于ta(语言,行为,情绪,两人关系)的感受,把咨询关系放到台面上,当做材料来谈论 2.警惕共谋,当事情看起来顺利发展的时候,分析是不是大家都刻意回避了什么重要的棘手的问题 3.在面质时尽量同时做到同理 4.谨记设立限制,时间地点,迟到,惩罚措施等规则 5.不要充当好的客体,而是持中立位置,且要不断和来访探讨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对方是怎么想的 6.干预的两个极端——表达性的和支持性的——人格水平越低,越倾向支持性干预
小结
这本书并不好读,一是翻译烂,二是讲了很多没什么理论依据的理论。不过在客体关系这个流派里,这本书算是比较中肯温和的了,但我个人认为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分为自体客体,自体影像客体影像,是非常粗暴的做法,将很多哲学层面的关系简化了。好的地方是,该理论非常关注人与世界的界限问题(也就是关系),尤其是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理解非常精彩。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夏休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