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朝的崩溃》的五点感想 (original) (raw)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感想甚多。大略而言,有四点颇值深思之处,胪列如下。

一、鸦片战争叙事中的神话塑造

以往的鸦片战争叙事中,存在着两个神话:一是林则徐之不可战胜,二是三元里抗英的传说。

按照茅海建的说法,林则徐不可战胜神话的塑造,是当时处在失败中的人们,为追求胜利而产生希望,这种希望随着局势的日益危急而更加强大。三元里抗英的传说与林则徐神话的塑造有同样的原因。然而这些神话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每个时代的人们都会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而进行掺入或解读,经过近几十年的宣传后,这些神话最终上升为人民群众(或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展示,从而完全脱离了事件所处的时代。

茅海建在书中曾探讨过鸦片战争期间的所谓“爱国主义”,他认为民族主义性质的爱国主义在当时并不存在,当时绝大多数民众的基本态度是置身事外。中国近代具有真正意义的民族战争、卫国战争,实始于本世纪30年代发生的抗日战争。鸦片战争期间,只有士兵们、民众们意识到家与国的利益的一致性时,才会在民族战争中视死如归,比如镇江之战和三元里的斗争。鸦片战争神话的塑造过程中,意识形态的色彩愈发明显。

二、琦善卖国说与忠奸理论和“奸臣模式”

开篇茅海建即以对“琦善卖国”这一传统观点的条分缕析,指明琦善既无卖国的动机,其卖国的罪名亦不能成立。由此,茅海建进一步探讨琦善卖国说形成的原因,着重强调这一传统说法与中国传统史学的忠奸理论和“奸臣模式”之密切联系,而这种理论经过长期宣教,遂成为老百姓最易接受的历史分析法,甚至延续至今。

茅海建发现“汉奸”不仅存在于民间,也存在于前方主帅的言论、道光帝的想法中。这些充斥于清方文献中的“汉奸”,存在于整个鸦片战争期间、甚至能够左右军事局面,却不见于英方的记载。茅海建认为这些“汉奸”是人们在以为英军不善陆战误解下,而将登陆英军合理想象所成。

我想,这些“汉奸”,一方面可能是清军将领为自己的战败寻找的借口,实际并不存在;另一方面甚至可能是鸦片战争叙述中神话塑造的“逆对象”,他们作为“英雄”的对立面,是英雄事业的破坏者,而他们的破坏活动恰是整个神话塑造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汉奸”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反面性,使之能够解释一切不便解释或难以解释的事由,承担一切失败的责任,同时也使人们在思索清军为何屡战屡败这一复杂的问题时,能够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落脚点,而不必深思真正的答案。

三、注定失败的抵抗

茅海建将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的军事力量进行对比,指出清军的武器装备(包括火炮、舰船、)差距悬殊;清军兵力虽多而分散,难于调动;清军将领战术素养和士兵素质与英军差距更大。由此得出他的一个基本结论:清朝迎战必败,应当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其相对有利的和约。

同时,他也发现了这一结论会导致的问题:

一、按照这一判断,清朝就不应当抵抗,英国军舰一开到中国海马上就投降?

二、按照这一判断,在战场上英勇抵抗的清军将士的血都是白流的?

他的回答是,将自己的结论视作一种“事后诸葛亮”式的策略选择,在当时并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强调一个民族战败了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在战后认真思过,幡然变计。而这正是当时所没有的。

茅海建将注定失败的抵抗视作道德层面的,心知不敌而另做选择是政治层面的。这样的区分,恰如鸦片战争的那些督抚们,开战前无一不言“剿”,而战败后又无一不想“抚”,这一转变正是因为他们目睹了两军军事力量的悬殊,而做的政治层面也即是实际的选择。

四、“战局”即“骗局”:鸦片战争中的道光帝与大臣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茅海建称整个鸦片战争“战局”即是“骗局”。从伊里布、琦善,到杨芳、奕山,再到颜伯焘、裕谦,再到奕经、余步云、耆英、牛鉴,这些先后负责抵御英军的督抚大员们,竟均不约而同的谎报军情、隐瞒甚至篡改事实。

这些大臣们为何如此,何以无人敢于说真话?我想,这些督抚们有如洞穴之喻中的那些看到太阳的囚徒,他们知道了真相,却不能言说,压力正来自于那些看不到太阳的人们。他们在目睹了两军军事力量的悬殊后,知道清军若战,必败无疑,但如求和,受到朝廷“清议”和皇帝的压力,在道德的审判下,求和竟成原罪。保持自己的权位和身家的想法成为他们欺瞒的原动力,而遥远的空间间隔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正如茅海建所言,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主和派”或主战派,所有的主“抚”官员无不从主“剿”转变而来,他们的转变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却不能讲明实情。

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制,使得大臣们皆以揣摩圣意为要,道光帝始终在大臣们的一个个骗局之中了解战事,他剿抚不定的游移决断,实是受大臣所诱导,直到最后,道光帝仍将大臣品质败坏和用人不明作为战败的原因,而非军事力量的强弱悬殊。

五、关于鸦片战争基本观点存在的矛盾

茅海建在书中曾指出当时关于鸦片战争基本观点存在的矛盾现象:

在总体方面承认,鸦片战争的失败在于中国的落伍;在具体叙说上又认定,落伍的一方只要坚持抵抗,就有可能获得胜利。

在总体方面承认,清王朝昧于世界大势,无力挽回颓势;在具体叙说上又认定,林则徐等人代表了正确的方向,只要他们的主张得以实施,中国就有救。

我手头恰好有一本《中国史纲要》,这是一部堪称权威的历史学教科书。翻开第九章第一节鸦片战争的部分,略读过后,曰统治阶级出现了妥协派和对抗派的对立、曰妥协投降路线占上风导致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签订、曰人民的自卫斗争和爱国将士的英勇战斗、曰近代人民革命战争的光辉起点。

由是观之,茅海建所言大体不谬。他将这一矛盾的出现归结为历史学家不服输的心气和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挚爱,这是委婉且片面的说法。

总之,《天朝的崩溃》实有开风气之功,使得后来的研究者知道以往近代史研究之“再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提供了一个范本。书中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有的甚至可能成为新的突破点和课题。可以预见《天朝的崩溃》在将来学术史中的如何地位。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徂来新甫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