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original) (raw)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
我写下这个开头,两秒钟后就突然想把它擦掉。如此煞有介事,如此一本正经!用这样的文字来定义这本“神奇”的小书,简直像是苍蝇在用嗡嗡的歌声评论早晨偷食的蛋糕了。
九年义务教育赐予我的怪癖之一在于,只要是在课本里出现过的作家,往往会赢得我带有童年逆反心理色彩的,怀疑性的斜视。李白和鲁迅是例外,可惜这张例外的清单(如果两个名字的并列短语也能算是清单的话)中并不包括弗吉尼亚·伍尔夫。因此,我一路小心地绕过《达洛维太太》和《到灯塔去》,踮着脚跳过《时时刻刻》的流行泥沼,直到《奥兰多》打着同名电影的幌子,从书店一角转出来时,我才一时大意,被撞了个正着。
这时,九年义务教育赋予我的另一条怪癖开始发生作用:每遇到一件作品——无论是美术馆里的巨大水晶吊灯,孟京辉诡异的先锋剧,还是弗吉尼亚·伍尔夫这本薄薄的小书,我都会搜肠刮肚,透过形形色色的形象,声音,颜色,寻觅作者的创作意图。换言之,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个多么熟悉而怀旧的词儿!)与意义所在。可惜的是,我并不是文艺世界里的波洛,或者说,文艺世界不同于东方快车上的犯罪现场。无论我累死多少“灰色的小细胞”,都无法找出文字背后隐晦不明的凶手。
——尤其对于这样一个自由,离奇,散漫而又多情的故事。
不,不,我仅有的几位读者,不要举起你们手里的牌子,我并不是出版社的书商,也不是伍尔夫女士的同谋。为了证明这一点,我现在就要给这本书做一个梗概,打消你们中一部分人的购买欲望。同样,按照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养成的习惯格式,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是一个跨越时间,跨越国界,跨越性别的故事,讲述了奥兰多从伊丽莎白时代到一九二八年的生活,他的爱,他的生活,他从男到女的自然转变,以及她的反思,她的婚姻,她的生活……
我看见,一部分读者已经把鼠标移向了窗口右上的红叉,而另一部分却拿着胶布向我逼来,如果他们的眼睛会说话(像很多中学范文人物描写中说的那样),那他们共同的发言一定是“剧透者死”。
看在这些读者没有离场的份上,让我们收拾起嬉皮笑脸,老老实实地写段象样的书评吧。——即使我再说上十分钟,给上面的每个短语都做个详细的注释,也很难大幅减损各位阅读这本小书的乐趣。很多作者通过灵活的概念与扣人心弦的情节给读者提供娱乐,但伍尔夫女士——仿佛她明白女作者在这方面永远不是男作者的对手——却是利用语言本身的趣味与写作方式的变化来取悦读者。不,“取悦”这个词并不恰当。如果译序所言非虚,那么,伍尔夫女士是把这本书的写作当成了一个假日,一个玩笑。奥兰多在文中曾起誓,永不为取悦评论家而写作,只为快乐。考虑到文学话题与冥想在本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许这本书本身可以看作作者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反思也未可知。
——哦,打住吧!愚蠢的中心思想,愚蠢的意义!我已经听见心中的另一个自己在用讽刺的腔调质问了:所有作品难道不都是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反思?
还是让我们看一段引文吧,它来自奥兰多对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感言:
“……(<她收到过足>有半打庆祝一百周年的宴会请贴),既然文学吃了所有这些晚宴,一定变得十分肥硕;再次(她被邀请参加许多讲座,主题均为某某人对某某人的影响、古典的复兴、浪漫主义的幸存、以及其他同样动人的各式名称),既然文学听了所有这些讲座,一定变得十分枯燥;再次(她出席了一位贵妇的招待会),既然文学披挂上如此一堆裘皮披肩,一定变得十分尊贵;再次(她拜访了卡莱尔在切尔西的隔音房间),既然天才需要如此悉心的呵护,他们一定变得十分娇贵。……”
可以看出,伍尔夫女士已经不是那个在《墙上的斑点》中喋喋不休地揣摩抽象艺术的女人,却拣起了另一支名叫“讽刺”的笔,而这讽刺中又带着某种女作家特有的柔和品质。——不,这么说对她是不公平的。她一直是她自己,是英格兰山边的欧石楠,海德公园里的月季丛,——只是在我的印象里,她从“一丛玫瑰”变成了“一丛带荆棘的玫瑰”。
不,我的读者们,不要被我拙劣的比喻迷惑。玫瑰的香气还在,而且弥漫了整本书,——灵巧而让人高兴的文字使偶尔的拖沓和繁冗都变得可以原谅了。让我们再来看看来自文章结尾处的引文吧,这是奥兰多在呼唤她的丈夫:
“那美妙、绚烂的名字,犹如一根铁青色的翎毛,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她看它飘落,好似一支缓缓坠落的箭,翻动,旋转,穿透厚厚的空气,徐徐而行,无比优美。他就要来了,一如既往,在死寂的时刻。当风平浪静、秋日树林里那斑点相间的树叶飘落到他的脚边时,当豹子一动不动,月儿映在水中,天地之间万籁俱寂之时,他来了。”
工于文字也并不等于思想的空白,更不等于缺少有趣的点子。只要想想冰封的泰晤士河上溜冰的贵族,当了三百多年评论员的格林爵士,可怜的哈里大公领子里的癞蛤蟆……呵,还是引用一段原文吧:
“女人并非天生顺从、贞洁,浑身散发香气、衣着优雅。”
换言之,虽然出自女作家之手,可这本小书绝对不是“顺从、贞洁,浑身散发香气、衣着优雅”的。
如此引用下去,这篇所谓的书评难免不会成为原文的分拆组合。还是让我收起家伙,打起包裹,把舞台留给伍尔夫女士本人吧。虽然莎士比亚的光辉依旧笼罩着性别转换的话题,让它成为无数作家的灵感来源与墨水瓶。不过奥兰多不是布鲁姆,伍尔夫不是莎士比亚,在这里,性别成了情节的引子,情节倒像是文字与思维的工具。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