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成长的漫漫长路 (original) (raw)

John Karter 很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从学员走向咨询师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全书或许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谈到了面对咨询学习班的外部压力:比如说书写论文、阅读各种专业书籍;

第二部分是面对咨询实践的迷茫,比如说:生搬书本知识对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危害,对督导的过分期待和敬畏从supervision变成super(重音)-vision,还有学员在咨询生活中如果进行自我调适。

第三部分是在咨询实战中会遇到的问题,比如说:遇到难缠的来访者时的谨慎;与来访者的接触涉及到个人隐私可以怎么办;当咨询课程结束后面对“自由”的迷茫。

跟随着J. Kater的脚步一起走过咨询学员之旅。

书中在讲述各部分适时加入对学员的采访,通过他们的经历巧妙的把问题带出,推动进程,这一点让我很有亲切感。在“零距离接触个人隐私”这一章节提到了当来访者的提问涉及到咨询师的个人隐私时可以怎么处理,个人感觉十分受用。因为在此之前我遇到这个问题是往往感到手足无措。按照一般关于咨询师隐私的说法是咨询师在来访者面前应该是如一面镜子,尽量避免暴露过多的个人信息,这样才能让来访者更好的看清自己的问题。但是在生活中难免会有跟来访者碰面的情况,比如说游泳过后在沐浴的地方忽然发现旁边的人就是前段时间来找你咨询的人,这时候该怎么办呢?(书中的调查发现这是对心理治疗的学员来讲最能导致焦虑的四大问题之一)

“在Tacistock的研讨会中,他们谈到,如果有意外相遇发生,应该尽早地讨论这个问题(时机自然要把握好,太早则贸然太晚则混淆)。一次坦诚、及时、全面的讨论和以缩小潜在的伤害(如果引起任何情感波动和幻想的话,都是建立在移情的基础上Ludwig Von Bertalanffy, 1930)

那么该如何判断哪些可以说哪些不可以说呢?可以参考以下两个标准:
标准一:能否为来访者带来益处(p.139)
比如说,当一个来访者谈到自己作为家长遇到的种种问题,袒露其挫折的感受后。来访者问,“你也是家长吗?”。这时候,如果坦诚相告可能促进共情。(因为来访者可能说,如果我没有自己的孩子,他就很难相信我能体谅他为人父母的困难)

标准二:是否可以从其它一般途径得知(p.138)
如果来访者可以通过其它公开的资料了解到诸如:年龄、教育程度、社会背景,那么直告无妨。但是如果涉及到个人生活的细节,譬如喜欢到什么地方去,喜欢什么休闲活动,那么你完全有理由相信对方不仅是一个礼貌的社交问候那么简单。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