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讨论问题;只讲故事。” (original) (raw)
一 问题或者故事:“智血”
“我们不讨论问题;只讲故事。”
我们知道,圣经也是一本故事书。里面既有故事,也有训诫,实际上在圣经里它们是同一回事。如果故事能指出自己的源头和归宿,那么故事即训诫(有始有终);如果指不出,那么故事即问题(悬而未决)。对多数的人——多数小说家来说,故事和问题是两头各自不到岸的无何他乡,正因如此,它们彼此纠缠。于是,当奥康纳说我们不谈问题时,她表明了自己正是那种极为稀少的人:深怀信仰(而非“信念”)的人。在她看来故事即训诫(或者更应该反着说:训诫即故事,圣经是最完整的故事书),唯一的问题在读者身上。她写这种人,她为这种人而写。“问题”无异于进入奥康纳小说的第一道门槛(却也是唯一的门槛),所以我最初的感觉只有一个,那就是惊茫。
在奥康纳之前,我对惊茫已不陌生。惊茫源于求知的渴望,求而不得知,惊诧而至于茫然,茫然后眼前展开了无数的道路和问题。惊茫的核心就是问题,更确切地说,现代之后心怀信念意味着不得不避过故事而拥抱问题本身。这是些真正的雾都孤儿,被城堡吞掉的无名小辈,将迷宫等同于世界的建筑者,树下等待却永远也不能出发前往寻找的人。于是现代派小说多有相似的面貌:人在文本之中游弋(而非故事),受困/流连于为识别而设立的路标、门牌、名片,可路标下面没有一条真正的路,门牌后面没有真正的房间,名片里面永远都找不到一个有着温血的活人。这是小说史上最浓雾弥漫的一个时代。惊茫的不仅仅是读者,也是写作的人,而无论这些人是否怀着同样的心愿和野心,他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无法说故事;我们问问题。”
因而奥康纳的这个中篇无异于一把直插要害的利刃,她将这一切统统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智血”(Wise Blood)。
在圣经里,智血是遗传之血。最初伊甸园里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上帝对人说:“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夏娃受到蛇的诱惑,与亚当一同吃了善恶树的果子,他们的眼睛就“明亮”了。在这之前人仅仅是与上帝同在,那是全然的光和完整的“在”——人不晓得“分别”之前“分别”是不存在的。人的眼睛一旦了亮,他也就同时看到了黑暗。“明亮”即意味着黑暗的降临,那么,眼睛睁开也意味着从那一刻起,人瞎了。“智血”就是从“分别”树上生出,由始祖遗传至今的血,最后它长出了两道枝桠:一种是明眼人的血,一种是盲人的血;在奥康纳的小说里,其中的一枝长出了黑兹尔。
黑兹尔是一个绝望的传道人。他退伍回乡后唯一的渴望是让所有人相信“躲开耶稣就是避过罪恶”。因为从他还是个孩子时起就熟知这种说法:人都犯了罪,耶稣为拯救罪人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当传教士的爷爷指着他说:
“你们知不知道,甚至就为了那边那个小鬼——即是站在那儿的那个卑贱邪恶,不动脑筋,把两只脏兮兮的爪子在身边握紧又松开的那个,耶稣也宁愿为了不叫他丧失灵魂而死去千百万回?”
悲剧正从这里产生。实际上这段话才恰恰是最“卑贱邪恶,不动脑筋”的。因为它描摹了罪的表皮,却丝毫没有涉及罪的实质(罪的实质只有一点:那就是与上帝/光分离);它有对人的恨意,却没有对人的怜悯;它只知罪恶/问题,却不知道耶稣/救赎(耶稣不是“宁愿为了”,而是“正是为了”;只有“握紧又松开的”,没有“脏兮兮的”);它道出了历史(耶稣为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却失去了生命(耶稣的死是一个赎罪祭,那“血”归于他,终于他,人就得重生)。这“不动脑筋”的传道士在小黑兹尔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他提出了所有的问题,却没有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可那些问题只有在一个有头有尾,有来源有归宿的故事里才能得到解答。实际上,如果没有答案,问题是无数的,却也是无效的。黑兹尔凭着他的血液(Wise Blood)紧紧抓住了这一点。的确,“躲开耶稣就是避过罪恶”,换言之——最无畏的人是那能拍着胸脯说“我什么也不相信”的人。这是一个彻底虚无的世界,是黑兹尔渴望到达的世界:“真理就是没有真理。”小说里那个想借黑兹尔的“理论”来骗钱的人称他是“新潮”的,可这并不新。从尼采高呼“上帝死了”到今天,“没有基督的基督圣教”早已拥有数量众多的门徒。“没有基督”意味着确实有过一位基督;那么“基督圣教”恰恰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并且只能在这个背景下产生。正如小说里每个人最后都对黑兹尔说:“你除了耶稣就什么也没有了。”最悲惨的是黑兹尔能够反对他,诅咒他,亵渎他——却无法当他不存在,他甚至无法不反对、诅咒、亵渎,因为“上帝将永恒放在人心里”,人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此,不仅源于“分别之血”的驱策,也源于对生命树的渴望。实际上这一直并依然是欧美思想问题的核心。这个词的提出表明了奥康纳的深刻洞见。
然而黑兹尔也确实是一个“新潮”的传道人,他的新在于:我们对因“真理就是没有真理”而生出的欢呼、迷惘、惊茫和绝望早已不陌生,它们呈现为那么纷繁的“问题”,引出了无数条小径,造就了各种孤零零没有来路归宿的人——所有去看、去“分别”、去问,却不能自答的人,可这一次终于有人来到了门槛边上,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弄瞎。
“莫茨先生,你拎着这些东西干吗?”
“弄瞎自己的眼睛。”他边答边进了门。
这里用最精简的语言表现了“故事”的完整性,这个人边“答”,边“进了门”。
“她对有着执着信念的人还是相当赞赏的,莫茨先生就是那种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去当传教士了。这人一定会把石灰抹到眼睛里去,她对此不应怀疑,因为这种人一旦知晓了真理,就决不会让它从头脑里流失丝毫的。是什么原因使一个正常的人不想去好好享受生活呢?”
可以说,这是一部真正的盲人之书,既因为人去“看”,也因为人“不看”。小说里描述了各种各样的瞎子,其中的一个,黑兹尔曾相信他是货真价实的传道者(聪明人却对瞎子怀有莫名的迷信,相信他能看的更多),可实际上他不过是一个借传教为幌子骗吃骗喝的恶棍,“连个大无赖也算不上,只能算条小爬虫”。相比于黑兹尔,这种“瞎子”更为“直白”。他们不关心“真理”与否(是的,真理就是没有真理),只听凭自己的欲望,被口腹、环境、遗传之血推着朝前滚,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们拥有足够的“聪明”来应对各种“问题”,他们的根结不在于答案是否存在,而在于不在意答案是否存在;他们的盲是“不看”。这样一些瞎子,是为数众多的人。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阿不壳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