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品•品评】沈宇:寂寞与哀愁 (original) (raw)
《故事形态学》出了,但貌似是沉寂的状态,没有回应,泥牛入海死水无涟漪。心里虽急却是有些窃窃欢喜的,喜人所不喜者,亦有明月清风皆为我的意味。好歹找了张书影在豆瓣里为《故事形态学》开了一个窝。
2006年喊过了太多“天佑译者(Long live translator)”“天佑出版社”,《金枝》《误读》《项狄传》《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小世界》或新译或重出,接连出现在市面上,现在又轮到普罗普。(为什么没有Eco的小说?)同出的还有他的《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都由中华书局出版。在此之前市面上唯一可见的普罗普著作大约是辽教万象文库收的《滑稽与笑的问题》,不过更多出现在特价书店。其他的只言片语都散落于各种文学史料选集、结构主义选集、民俗社会等学科的茫茫大海里。这和他的盛名不成正比,许是解构时代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不吃香的缘故。全民也多改学罗刹话为学美语,趁着牛市挣钞票去了。
格雷马斯有人记得否?其《结构语义学》出过三联和百花文艺两个版本,最后三章满是关于叙述结构的内容。代表作《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两卷本也由百花文艺出过。格雷马斯就深受普罗普影响。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第一、第二电影符号学耶?好像我讲结构主义都会撞上普罗普这面墙。连分析好莱坞的电影模式都可以用上普罗普的庸俗版(普罗普曾为俄罗斯神奇故事给出了著名的三十一项角色功能项),不外乎几种模型,几种故事套路,几种定型人物,像拼拆积木一样,换这个,加那个,一顿顿所谓的饕餮电影大餐盛宴就被炮制出来了,竟然还有人百看不厌。
普罗普的功能项可以解释为动元之间的关系,功能项的联系中可以得出一个流程图式,即由数个叙述陈述构成的一个系列,一些常态和惯例在其流程中突显出来。人们从普罗普的文字中读出两个叙事的巧妙混合,英雄与坏蛋;两主体对抗的原则,解释为一种基本双线结构,时而争斗时而缔约。格雷马斯著名的符号方块结构于焉诞生。
普氏流程图在文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流心的人类学著作《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就用上了符号方块结构来分析改革时期私有企业主在发迹的同时逐渐失去自我转变为“他者”的现象。现下正吃香的罗伯特•达恩顿在《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里也讲着民间故事的变种,遑论三联文化生活译丛那本《百变小红帽:一则童话三百年的演变》了,要讲文本互见,译林卡尔维诺那两本《意大利童话》可能是不错选择。
普罗普却似乎雅不大愿意被划成形式/结构主义。《故事形态学》中译本就收录了他回应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解读的《神奇故事的结构研究与历史研究》一文,这篇文字成了一个预兆,在下一部故事学著作《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里普罗普就从结构形态分析转到了历史文化阐释,着重于寻找故事与往昔的社会法规、仪式、神话、原始思维的关系,像是再一个版本的金枝,讲到的与南美洲神话的关联又颇类列维-斯特劳斯的路数。
[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著:《故事形态学》、《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施用勤校,中华书局,2006年11月,18元、36元。
[法]A.格雷马斯著:《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冯学俊、吴泓缈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30元。
[美]流心著:《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常姝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22元。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