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不爱王安忆 (original) (raw)
今天看王安忆的《我爱比尔》,很快便看完了。前文的风流似与监狱生活的描述有脱节之感。
常闻评论说王安忆似张爱玲,但比张爱玲更自觉亦更壮阔。
或许是,但我更爱张爱玲的肆意才华,而非此自觉营造但刻意且干涩。
典型如《长恨歌》开篇那几节对上海的描述,相信大部分人都是直接掠过。爱玲文字就极融合自然,断不会有这样的情形。
或就如《我爱比尔》,阿三的堕落过程令我联想到《沉香屑——第一炉香》的葛薇龙。但后者的变迁如细线密缝进意识之中,不仅薇龙,读者亦是浑然不觉的,只觉得每一步都是无可奈何走下去。但是《我爱比尔》,作者,阿三,读者,始终是三元对立,不能苟同,亦无法共鸣。
张爱玲写那些庸俗人生,并不是冷眼,每一个,她都能够理解,如理解自身一般。所以她亦不去挑战她无法理解的人事,或挑战了却归于失败,如《赤地之恋》。不能批评她狭碍,她挖掘的深度,至今我还不觉有另一个中国作家能企及。
但《我爱比尔》中有一段倒是有趣,写的是作画,但此理亦如同在形容爱玲的文字。
“中国画里的水墨,其实黑不只是黑,而是万色之总。因此,她在用色上应当极尽绚烂浓烈之能事。中国意境不是雅吗?她就用俗丽来表达雅,中国意境不是有余地吗?她就用繁复庞杂去做余地。她相信两个极端之间一定有相通之处。”
呵呵,对爱玲文章的公论,不正是,穿行于大雅大俗之间,意象繁复文字绚烂比喻精致,但,底色是苍凉的。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