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感想 (original) (raw)

每隔些年读《局外人》都会有新收获,大概这是判断一本书能不能列为经典的标准。

1. “活在当下”既积极也消极。好的部分,那就是容易在日常生活里获得快乐。比如默尔索下班后和同事一起追着卡车跑,气喘吁吁,只为了去听卡车链条哗啦声与内燃机噼啪声。比如沿着码头傍晚散步,决定回家煮土豆,抬头看到绿色的天空,他内心油然而生的幸福感。然而“活在当下”做到极致以后,人便会消极被动地活着。默尔索的口头禅是“我怎么都可以。”“这不重要。”即便进监狱,他也在几个月内很快适应,除了律师会谈和放风,其他时间都安排得很好。甚至法官宣判了死刑,他也不过是想了想,就不决定上诉了,因为他觉得活到三十岁或者七十岁都可以,便平静接受了死亡。重新审视所谓的“活在当下”,原来未必非常正确。

2. 默尔索站在法庭,每个人都在评价他,作为当事人,却成了隐形的局外人。“如何评价某某人”这件事令人厌恶,因为评价往往来自大众的道德绑架,捕风捉影,片面之词,简单粗暴。况且,同一件事用不同情绪和指向性的字眼来表述,会导向全然不同的舆论,毫无客观可言。“评价”的反义词是“故事”,在具体的细节中去慢慢理解,慢慢懂得。所以,不在乎你的人才会来叽叽歪歪地评价你,评价到最后,展现的并不是你这个当事人,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至于真正关心你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3. 简单一句话形容《局外人》故事,便是“有个人母亲下葬那天没哭,于是被送上了断头台。”小说分为两部分,后半部分集中在人们对于默尔索没有在葬礼哭是个冷漠杀手的探讨。对于母亲的爱,默尔索没有用力去辩解,而是淡淡的说,他也不愿意母亲去世的。事实上,默尔索是深深爱着母亲的。他不知道母亲确切死亡的日期,不知道母亲去世时候的年纪,但这和他对母亲的爱不矛盾。看到报纸上的一个故事,他都能想起母亲说的一句话,“人生在世不可以弄虚作假。”监狱里过上了失去自由的生活,他又想起母亲常常说的,“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他和他母亲在对于生命的理念上是认同的,认同到了他在临死前想到了母亲的死亡,对于自己的没有哭,他有了答案,因为感知到母亲在死去时是解脱的,所以并不需要为此难过,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哭她。在精神上,他比任何母子都和母亲是贴近的。

4. 在那个死刑犯还需要上断头台的年代,没有监控摄像头,没有指纹和血液测试,人们用道德就可以宣判一个人的死刑。光是想想就全身颤抖,要是活在默尔索的年代,有多少人网络暴力后活不过明天?幸好法律带来了白纸黑字的边界。再又一想,当证据不全,那些恨之入骨、十恶不赦的人得不到法律的惩罚,这时借助舆论又是为了什么?我们自然不想要用一个用舆论杀人的世界,所以舆论的目的是用来获得重视,呼唤更健全的社会制度,同时,依然交给法律,相信公平正义。

5. 台面上和台面下的东西。不同时刻,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所处社会的局外人,以及成为自己的局外人。当我们从当前的情绪抽离,冷静看待这个社会,看待时代,看待自己,会发现生活的许多荒谬和不值得。只有成为了局外人,才能够放下执念,独立思考,无限接近真相,但这些悟出来的东西,虽然很真,却只能留给自己,无法说出口,更不能放在台面上。比如面对母亲下葬没有哭,默尔索诚实地解释,“多少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希望过他们所爱的人死去。”作为台面下的人生真谛是对的,但放在台面上就不合适了,不知怎的,很是刺耳。

6. 很久以前读《局外人》,那时还没有走出校园,我认为默尔索是个英雄,对抗虚伪的大众,他不撒谎,直面现实需要巨大的勇气。但十多年过去,是不是我越活越俗气,对默尔索的好感降低了许多。现在的我看来,默尔索看透生活真相以后,干脆躺下来,晒太阳就开心,活得很是犬儒。面对女朋友,他只想享受最初级的性,不敢爱。面对去巴黎的工作晋升,他认为去哪里都没差别,不敢努力。而尘世尘世,人来世间,不就是沾染尘埃,如何在看透以后依然热爱这个世界,找到值得的事情为之疯狂,那才需要勇气。这就是为什么《了不起的盖茨比》比《局外人》更深得人心,更受大家欢迎,我们都喜欢和我们一样有冲动有热烈情绪有偏执的人,那才有人的气息,是冒着热气的人。换言之,默尔索活着,好像已经死了很久。反正英雄主义,虚无主义,存在主义,说给默尔索听,他也不过笑一笑,说这和他没关系,放什么主义标签都可以,不重要。

7. 面对身边默尔索这一类的人,有时我也难免会成为审判他们的大众,每次读《局外人》,希望自己可以多些理解。我清楚我不想成为他们。看书太多会在现实社会丧失常识,理论太多会成为不切实际的呆子。最重要的,没有人可以活成一座孤岛,来到人群,还是做个让别人感到舒服的大俗人,有钱一起赚,有太阳一起晒。

如果可以,找到一件为之热爱的小事。

2019年12月18日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嘉倩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