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建构? (original) (raw)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国是什么?中华民族又是什么?谁属于而谁不属于?她是怎么来的?

这些问题似乎从来不是问题,三岁孩童都知道答案。然而早在初中,贴吧、论坛上就活跃着各种颠覆性的历史观,诸如“皇汉”“元清非中国论”。最初,我凭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去抨击,却无法推翻这些人的“逻辑”;渐渐地,自己也一度相信了这些观点;后来接触了更多元的东西,自己越来越迷茫了。于是,对于中华如何定义的问题,在我心中久久徘徊。

而黄兴涛先生的这部凝聚了十六年心血的著作,无疑是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强有力回答。

一、对内容的感悟

《重塑中华》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古代中国:对一个贯穿王朝的国家,以及它境内各族一致归属的模糊认识的存在。

2.晚清:“中国”成为官方国名,“中华民族”这一名称和“大同”意识出炉。

3.20世纪一二十年代,初生的民国放弃“排满”,走向五族共和;特别是五四后各族在帝国主义共同威胁下对共同体的一致愿望;

4.国府前期(30年代,尤其是七七事变前):形式统一的国府开始着手民族事务,边疆和少数民族进一步融入国家政治文化生活,以及学术界对于边疆、民族研究的深入,中华民族英雄观形成;

5.国府后期(大致从40-49年):中华民族成为共识,对于这个词的认识也在“一元”和“多元”之争下进一步推进。

(注:此划分与原目录相比略有出入,乃是在大体不违背行文顺序前提下的加入个人理解)

本书通过史料梳理了“中华”认同(为方便,姑且用“’中华’认同”来表示“中国”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双重含义)在各阶段的表达,并结合背景,证实中华认同的历史延续和各族人民客观需要。

“中国”从最初的只表示王幾或中原的纯区域概念,到汉代起有了一个超越王朝的具有稳定性、以中原为核心的政治实体的含义,以及与“夷狄”相对的“中华”“华夏”自我意识,连辽金之类的少数民族政权也以“中国”自居。而盛传“不把自己当中国人”的清,恰恰将中国观念从中原扩大到了包含满、蒙、疆、藏、西南、台湾等地的整个疆域内,并在对俄、朝、西方的交往中形成了清晰的中外之分。他们开始在外交谈判中正式使用“中国”,对西洋教士发出“如何言得中国之大理”的指责,都证明清对于今天多民族中国观的定鼎之功。

近现代,外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多重影响,特别是给整个政治体和境内各族带来的共同危机,“中华”从潜意识的“自在”走向了理论上的“自觉”。先是梁启超和满族士绅知识分子倡导的“大民族”“大同”,随后是革命党的“五族共和”;在少数民族中,蒙古王公宣称“我蒙同系中华民族”、反对外蒙古独立的表态,“蒙藏回族慰劳抗战将士团”愤恨日寇“摧残我大中华民族之生存”、发出“无宗教族系之别,咸凛然于国家人民的绝对同其命运及国内诸民族之绝对不可分,以为唯有一致团结,牺牲奋斗,方可以达卫国保民之目的”的呐喊,也包括书中未提及的如刘曼卿“政府有命扶绥康藏……我等藏族,宁容推辞……果掷儿一命而能有益于国,父其谓无代价耶?”(《康藏轺征》:六,商务印书馆1934年)的主动担当,显示出少数民族对中华大家庭的衷心热爱;尽管有“民族”还是“宗族”的论争,其终点也都落在不分民族的一视同仁,无偏袒、歧视和压迫。

表面上看,作者引用的史料大多是关于理论上的“建构”。而用心体悟即会发现,就像作者在结语中所言:“非要在‘演化论’与‘建构论’二者之间择一不可的话,那么笔者宁愿选择前者”,因为“建构”太过张扬了“主观性”乃至“随意性”,而轻忽了社会历史因素及其与人的选择之间的“互动”的客观性。试想不论信仰、地位、民族的各界人士,一致对这一建构云集响应,如果没有一个长期情感积淀,没有这片土地上人民的意愿和需求,又如何能办到?因此,个人更愿意做这样的比喻:各民族长期以来堆起了高高的柴禾堆,而近现代的建构好比往里面扔了棵火柴,于是烈火迅速在这座柴禾堆上升起,久久不熄……

作者在结语中写道:“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作为一个关切自己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前途的中国人,当他回望近代中国的坎坷命运,品味‘亡国焦虑’与‘再生渴望’的国人心态史的时候,定能强烈感受到那种平等一体的中华民族观念及其来之不易,从而倍感珍惜。”这让我不由得联想到网上那些否认历史上的“中华”认同,特别是拿元清开刀,宣称中华等于汉文明,甚至某些脑洞更大的论调。它们不仅有悖史实,更于国不利。对这个过程的追溯,是对这些论调的有力回击。奉劝上述这些理论的信奉者们,先阅读一下《重塑中华》,然后思考一下是否有必要重塑一下自己的思想。

二、作者的写作风格,兼谈个人阅读建议

纵观本书,黄先生体现了一个正统学者的史料功底。他引用的史料,用海量形容毫不夸张。随手翻开一页,几乎都能看到页脚写着详细的出处,列于文后的参考资料汇总更长达26页。资料的选材也相当广泛,从语言看,有中文的、英文的、日文的,还有少数民族文字的;从出处来看,有法令、公告、演讲、论著、报刊、甚至歌词等;可谓三百六十度无死角。一切用史料说话,不搞任何想当然,这是一个史家的专业素养与专业精神他们的作品看上去或许没有很多“自学成才”的人观点“新颖”,但很多你认为平常甚至荒谬的结论,背后都经历了令人窒息的严谨考证,唯有这样,才不愧为真史家。

以往来说,学术书籍往往高高在上,而大众化的历史作品却为接地气而丢了史学的严谨与逻辑。而黄先生这次却做到了惊人的兼容。除极个别“长难句”外,整片语言十分平易,衔接十分顺畅,虽无花哨的表达,却能给人极大的舒适感,只要踏踏实实地读,可以说没有什么门槛。许是长期的词汇概念的研究,使其对用词的把握异常到位吧。

当然,整本书读下来,也并非完全没有遗憾。其一,没有看到这个观念确立过程中的波折。同时期也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相抵触的思想和运动,比如“排满”和“一族建国”。如果能够介绍这些思想,以及“中华民族”思想在与它们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共识的过程,则可更有力证明这种共同体建构的大势所趋。其二,注重精英阶层的表达而对民众的反馈着墨较少。既然是写一个思想的确立,则既应当有发出者,亦应当有接受者,否则仍然会有空浮于理论建构之上的感觉。

个人在阅读中还有一些想法,斗胆写下权当建议,读者若有兴趣,可以尝试:

1.把握速度:尽管此书并不难懂,但由于许多部分注重递进和对比关系,不适合过快阅读,请读者注意把握。并且除非临时需要查阅某阶段,也不建议跳读。

2.看清各级标题:本书引用各类出处和主旨不同的材料,从中提炼主题信息。因此,请务必注意各章节的标题,以明确作者主旨。否则可能迷失方向而无法有效理解。

3.套餐食用:个人在近几年阅读中,愈发感到各著作之关联,因此相信有机组合的套餐阅读会收到1+1>2之功效。

(1)在阅读本书之前,先阅读关于古代“中华”认同的书如《宅兹中国》:《宅》一书是对古代内外部对于中国的认知与认同的梳理,且《重》的撰写中明确参考该书,因此先阅读《宅》可与《重》形成完美对接。

(2)与近代的游记、报告、散文集等结合阅读:这些作品提供的是案例,可以使理论性著作的阅读更加充实。个人在阅读《康藏轺征》的时候,曾惊诧于《康》所表现的许多现象与《重》的总结完美契合,感慨《重》之良心与精辟。只可惜当时课业繁忙,未能及时将两者结合阅读,否则或许能收史论结合、互相促进之功效。

(3)跨学科阅读:本书涉及民族学、人类学、政治学、语言学等多门其他学科,因此有相关学科功底阅读效果更佳,不会陷入“民族”“种族”“部族”“族群”各种傻傻分不清楚。如条件不允许,可尝试先读结语,其中有关于民族(nation)概念以及“一元还是多元”“演化还是建构”的讨论,有助于明晰概念。

(4)阅读作者所参引的资料:任何著作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把整个参考资料都拿来,而只能截取最直接的片段。读者有兴趣可参阅完整的原文,从而在整体上更好地理解黄先生和原资料作者所说。

三、结语

从因为网络论调而迷茫,到读《重塑中华》对“中华”的解构有了初步认识,我深切感受到,我们自认为很熟悉的东西,其实很陌生。因此,对于一些“没有为什么”的共识,我们应当多加关注,去理解它的“为什么”,才能不被误导,坚定维护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