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性下的生命和多重时间」——读书笔记 (original) (raw)
- 序
- “因此,本书关注的是,在有关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本身的讨论当中,一 些解释上的利害关键与可能条件。”【p2】
- 目的:通过一系列神话来解释现代性——“一出神话/迷思就是这样一则故事, 协调着、应对着社会层面与社会维度之存在的种种冲突与诸般艰难”
- 第一章 界限
- 现代性与西美尔:生命和界限
- 西美尔论界限:界限-对立-意义——一系列二元对立构成的对立给人提供意义(“生命的丰富性与确定性”)。界限剥离了世界的无限性,否则人类难以制造意义。(黑格尔会如何回应?被界限所剥离的无限似乎只是一种坏无限)
- 西美尔所错漏的:界限的来源;界限的性质;界限和社会的逻辑先在性
- 界限和社会学:界限的存在是分析社会文化活动的前提,而后者反过来又可以修正既有的界限(诠释学立场)
- 西美尔论生命-界限:生命在界限之中创造出某些特定形式,这种形式就表现为文化。同时,生命的超越性使得生命超越(修正)界限,创造新的文化。“自由与秩序携手并行”【p11】(这种生命观和黑格尔似乎有些类似,不过黑格尔站在更大的角度谈论生命,生命不但是超越界限,还是界限的“自我超越”)
- 西美尔论时间:时间是对生命的分割,它将生命分割为受界限限制的领域(界限-形式),从这一角度来看,现实属于“现在”(present)。然而,考虑到生命的自我超越性,现实就有了冲突:一方面,从形式(界限)上来看,现实属于现在;另一方面,现实在生命中具有自我流变性(自我超越性)。这是一个“形式-生命”的辩证法(在这样的辩证法中,过去的地位依然模糊不清。本雅明会满意吗?)
- 进一步地,西美尔论困境与恐慌:似乎界限的力量越发强大,生命的自我超越性无施展之地。一种可能性:生命被界限完全征服。(马尔库赛:单向度)货币就是形式高于生命的一个标志,它收紧界限,压制生命。
- 西美尔的理论揭示了一种典型的现代性神话,就此而言,它和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以及昆德拉的小说作用类似。同时,他们都意识到界限逐渐增强的压制性。从塞万提斯到卡夫卡,生命的自由和超越性特征逐步飘零。
- 韦伯和学术现代性
- 韦伯:学术的意义就在于自我超越,在此,韦伯的“学术”和西美尔的“生命”几乎同质。
- 韦伯(以及西美尔)所预设的:“学术受界限限制”这一前提不可能被超越,否则在此之内的超越活动都会失去意义。学术必然处于一个界限框架内,且致力于突破该框架而进入下一个框架。
- 作者的结论:“要想让现代性延续下去,现代性的某些产物就必须被视为持恒存在”【p22】
- 内在矛盾【重要】:学术(或生命)可以探讨任何东西,但是不能探讨学术自身的合法性(类比-缸中之脑:缸中之脑可以思维任何东西,但是不能思维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 体现以上内在矛盾的三种叙事
- 强调界限和形式的一方:涂尔干
- 强调(无限制)的生命的一方:尼采
- 综合两者:西美尔、弗洛伊德
- 改造西美尔
- 西美尔之难题:生命的力量分析
- 既然生命是不断超越形式的,精确界定生命这种超越力量为何就是一个难题,因为这种界定就是把生命置于一个(理论)形式之中,这是对生命的“暴力侵害”。
- 结论:生命,类似生活世界,是无法得到客观规定的,只能借助直觉或笼统论之。因此,生命被神秘化了。
- 作者对西美尔难题的解决:剥离历史哲学背景,将之置入社会学背景中。(为何社会学背景可以解决该难题?作者未说)。作者的进一步转化:生命-界限辩证法就是求确定性意志(通过找
到使确定性成为可能的真理标准来确立意义)和求知意志(通过找到使认知成为可能的基础来确立意义)的冲突。
- 改造生命:“把齐美尔所说的生命看成反思性话语的文化中某种位置的表达”【p27】;
- 改造文化:“文化就是知识分子共同体中各类群体组合的活动和兴趣的表达”【p27】(反思性文化;求知意志)
- 阿格尼斯·赫勒:现代性和人为狡计
- 现代性的一个标志在于,界限被理解为人为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的在先设定。也因此,这种界限可以被修正或解构。
- 前现代和现代都要以界限为基础。但是,前现代认为界限有一个外在于界限的创造者(自然),而现代认为界限的缔造者就在界限内部(社会文化中的人)
- 对赫勒理论的运用,为下文用两种意志形态取代生命的“内在于界限性”和“自我超越性”铺垫
- 改造西美尔
- 生命的“内在于界限性”其实就是社会文化之中的知识分子对人为的狡计的一种态度:这种知识分子是“技术型知识阶层”,代表人物包括康德(《何谓启蒙》)和韦伯。他们相应于“求定意志”
- 生命的“自我超越性”则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另一种态度:这种知识分子属于“反思型知识分子”。他们相应于“求知意志”
- 在物化面前,只有反思才体现出超越性,只有在反思立场中,界限才是约束性的代表。反思型蕴含着“无界限性”
- “后现代性”
- “相反,后现代性只是看待现代性的 一种视角,本身有赖于现代性。不妨把后现代性理解为一种蕴示着无界限性的境况”【p30】
- “后现代性就是基于现代性内部,蕴示某种没有现代性下诸般界限的境况。”【p31】后现代性-无界限性。
- 因此,后现代性和现代不是分裂开的。后现代性是无界限性,因此它必定以一个界限世界为背景,也就是说,后现代性内在于现代性之中,而不是跟随于现代性之后。
- 第二章 特性/身份/认同
- 后现代性:溢出(专业)知识分子圈层
- 首先,在现代性中,无法非常精确或十分容易地了解知识分子的群体构成。
- 其次,知识分子为现代添加了自己的装饰和风格,在这一意义上,他们 是在转化事物秩序的物化虚构的面貌(知识分子不适合后现代性)。
- 因此,后现代性的成员经常溢出职业知识分子圈层。进言之,后现代性的范围不如赫勒所言那般仅仅是“私人时空”。
- 超越与解构
- 超越的一大表现就是拆毁既有的身份、特性、认同。
- 以无产阶级作为分析点:无产阶级是现代自由的重大希望,它的身份、特性和认同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 马克思-无产阶级
- 马克思对无产阶级超越进路的解释特征是“一次性”:到共产主义的时候,超越活动就终止了
-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的异化形式将无产阶级框定在界限之内,工人几近于物。
- “在马克思的体系里,现时代的核心问题正是这样两类事实之间的矛盾:在本体论和人类学的层面上,人性要通过工作 来表达,但在社会和文化的层面上,资本主义下的工人所面对的工作却是作 为异化的东西。”【p41】——马克思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现代性神话:形式-超越辩证法。
- 同样,《资本论》第一卷围绕商品拜物教的讨论,也是服务于这种现代性叙事。
-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设想类似西美尔对生命的设想,它们也有同样的缺点——不经意的神秘化。所以,共产主义是“不可言说”的,言说就是将其置入不该有的界限之中。【黑格尔:语言和概念不构成界限。作者所理解的言说仅仅是知性命题,而不涉及思辨命题】
- 同样,革命无产阶级也是不可言说的。
- 利奥塔: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和革命无产阶级类似于康德的“理念”。“没有人曾经看到过无产阶级(这是马克思自己说的) :当然, 你可以观察到工人阶级,但他们只是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的一部分。”【p51】
- 结论:马克思的作品包含对后现代性的预见,同时,马克思本人仍然是一位现代思想家,因为他并不承认界限的无限超越,而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给这种超越过程设定了重点——共产主义。
- 悖谬之处
- 一方面,身份、认同提供意义,另一方面,它们也构成界限,有待超越。
- “这些特性/身份/认同必须是限定的, 被想当然接受的,否则社会定位和导向就难以被领会。但另一方面,那些限 定的特性/身份/认同本身又非常容易遭到反思性解构。”【p57】
- 第三章 怀旧/恋乡
- 求定意志使人显得高大,求知意志使人显得渺小。
- 求知意志的特性决定了,最终的目标是“不可言说的”。
- 后现代性的任务:辩证地克服两种意志之间的矛盾。
- 这种矛盾在存在主义的小说和浮士德传奇中都有体现。
- “没有了现代性建构的屋墙为依托。浮士德已经直面一种可能性:一切被视为不言自明而接受的东西都可能没有什么意义”【p64】浮士德面对的正是现代性的矛盾。
- 怀旧-恋乡——反思
- “无论是怀旧/恋乡还是反思,都意味着对于既存和当下 的东西的超越,而既存和当下的东西也因此被界认为物化的、限制性的形式。 它们之间的差别则在于,反思性往往会推向未来并因此创造未来,而怀旧/ 恋乡则推向过去并因此创造过去。”【p70】(怀旧和反思的同构性)
- 怀旧不是非历史性常项,而是有自己特定的前提:(1)线性时间观念的文化环境;(2)具备“当下有所欠缺的意识”;(3)怀旧/恋乡还要求来自过去的人为虚设在生存角度和物质角度上有所呈现。
- 总结:“如果社会被视为这样一种情境,从具有规定作用的某处移至有待被规定的另一处,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怀旧/恋乡就会兴起。”【p71】
- 怀旧的超越意义:对于现代性的坚守。怀旧一方面可能让人沉湎于过去这种,另一方面却也能够帮助求知意志,为其赋予意义,从而避免现代人滑入无意义的深渊。
- 怀旧-共同体-社会体
- 从关于怀旧的论述过渡到滕尼斯关于共同体和社会体的区分:怀旧-乡村-共同体-有机的生活;现代性-城市-社会体-机械的生活。
- 但是,滕尼斯不是要全面重返共同体,而是要更好地改善城市中的处境,给城市生活增加确定性。也就是说,他对怀旧的作用设定和作者类似:怀旧给求知意志赋予意义。
- 滕尼斯的解决方案:某些形式的物化——将个体维系于某些限定的特性/身份/认同。用“惯例”给个体的行动提供意义(Hegelian)
- 涂尔干vs滕尼斯
- 个体-朝圣者
- 现代个体类似朝圣者:带着一定的特性/身份,前往一个确定的终点,这一旅程充满意义。
- 朝圣者的悲剧性:(1)“首先,朝圣者面临的基本难题就在于,踏上征程的个体或群体和抵达终 点的个体或群体之间,特性/身份/认同是不一样的。”【p81】;(2)“其次,从历史的角度上说或许更为严重的是,朝圣者当中自有其领导者与追随者。”【p81】——知识分子作为领导者,会否认被领导者的自足界定(知识的暴政)。
- 涂尔干的暗蕴:朝圣者转变成游牧民。游牧民-反思型知识分子。
- 后现代性和怀旧
- 在后现代性情境下,传统的线性时间观、线性历史已经被打破,朝圣者的隐喻失效(没有一个固定的未来终点),同时,怀旧也不再可靠——先前的怀旧对象仅仅是一种物化的产物,而这种物化首先要被后现代性的反思型立场舍弃。
- 第四章 技术
- 卡夫卡
- 朝圣者真的能抵达终点吗?——现代的朝圣在逻辑上都是荒诞的,而共产主义就是这种荒诞朝圣的典型
- 技术——无法超越?
- 现代为后现代性留下遗产,后现代性并不是全面空无——超越的可能性并不适用于现代技术。
- “技术就是人类与线性时 间之间的关联的物质证明”【p94】技术帮助人类克服自然的狡计,给历史赋予一个进步的轨迹:不断提升的技术能力帮助人类更好地掌控自然。因此,技术和现代性密切相关。
- 同时,后现代性超越了技术的正当化和合法化基础,但是,技术还在延续。技术没有被真正地舍弃。(马尔库塞会说什么?)
- “技术从一种享有社会层面上独立性的机器装置,变成被视为独立于社会 范畴的物化结果,透过这种地位的转化,可以说明它为何能够具备某些此前 被赋予上帝或自然的特性”【p94】
- 技术成了自在的形式,牢牢掌控着自然。技术的入魅-自然的祛魅。
- 海德格尔论技术
- 技术就是筑居。筑造与栖居不可分割。筑造-栖居的辩证关系。
- 作者的补正:筑造-栖居的辩证关系仅仅发生在解构自然狡计之后——它是现代特有的问题。
- 技术的现代特征:对自然积极主动的干预态度(和旧技术区分开来)——“现代技术是驱使自然发挥作用,而旧 式技术是由自然驱使自身发挥作用”【p102】(这个观点有意思:风车和矿井)
- 海德格尔:集置(Ge-stell)就是现代技术的本质——通过集置,意义被施 加于事物,鼓励或要求“人“执行某些特定的活动;集置是技术的本质所在,也是对千自然的东西的规定。它所要做的就是形式和物化的确立。
- 作者对集置的转译:集置就是把界限施加于自然事物之上,否定事物的自足性,给它赋予意义。同时,集置也开启了未来性(海德格尔:命运),它赋予个体以身份/认同,让他们朝着一个未来终点前行。
- 海德格尔的批判:成问题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集置”这一使用技术的方式。集置非法地给未来强加一个特定意义,它会导致人性被遗忘。
- 技术的延续之谜
- 尽管海德格尔已经对技术进行了反思性解构,但是事实是:技术依然延续。
- 作者:悖谬在于,技术的延续恰恰基于对技术的反思性解构——只有技术存在,对技术本质的知晓才能存在。(这个论证槽点太多)
- 实际上在这一部分,作者采取的框架瑕疵已经隐现:它无法解释技术的持存,因为这对于该框架来说是“无法言说的”。框架在不断地完成完美的后空翻,但是内里空空如也,这种态度和论述的深度比马尔库塞差得多。
- 第五章 责任
- 从个人对技术的态度演变史,转换到社会文化对技术的态度演变史
- 对工业的不同态度
- 工业从实践角度反映现代社会关系:工业创造自足的器具。
- 圣西门,尤尔:工业有助于克服物化,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 两人的共同视角:单维视角(典型现代性视角)。线性时间观(糟糕的过去,美好的未来)。【本雅明的历史观是后现代性的】
- 马克思开始体现技术的辩证性(二维性):一方面为技术叫好,另一方面为技术的某些后果担忧。马克思和圣西门/尤尔的不同之处:后者相信工业让人自由地脱离物化,马克思认为工业加剧了人的物化(异化)。
- 不过,马克思仍旧是一个现代主义者(见上章),因此,他依旧充分肯定工业的重要性。在共产主义中,工业依然存在,只是不在资本主义的结构下催生人的异化。
- 技术的合法性条件
- 技术的合法性条件在于人们对其地位和可信度不加怀疑,而反思型知识分子恰要提出这样的怀疑。
- 但是,反思型知识分子的怀疑却没有损己技术发展的现状。这些怀疑丝毫不能触动现实。
- 后现代的技术社会有些类似贝克所说的“风险社会”:技术独立意识在其中得到表现,技术的自足性进一步增长。
- 作者的转译:风险社会具有两个条件:(1)技术的宗旨(为人类特定目的服务)已经被解构,技术成了自身的目的(自足化);(2)线性时间观已经被舍弃,没有一个未来的单一导向可以用来规范技术。这两个条件都是后现代性的特征。
- 后现代性中的内在分裂
- 一方面,后现代性的社会文化趋向是时间多维化、意义多元化,在其中,现代性叙事被解构,历史没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终点;
- 另一方面,后现代性的物质趋向和现代性没有区别:工业依然保持前进的脚步,它超出后现代性的控制。
- 因此,后现代性存在着内部分裂。(在此,作者已经提出了两重分裂结构:一是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分裂;二是后现代性之中社会文化趋向-物质现实的分裂)
- 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
- 约纳斯:面对技术对峙后现代性的情境,从技术的道德蕴含和物质蕴含出发,讨论人类的责任伦理。但是,他对人类伦理倾向的态度过于乐观,同时也抱持着现代性的一维时间观。
- 后现代性游牧民族的特征就是没有一个确定的地点可去:时间之中不存在拯救的可能性。【就此而言,本雅明又是现代性的】
- 甚至在死亡态度上,后现代性和现代性也有区别:在现代性视角中,个体的死亡蕴含意义,因为其他个体在他死后仍然生存。但是,在核灭绝加入生存叙事之后(注意,核灭绝和技术发展紧密相关),全人类的突然死亡成为可能的,如此,个体的死亡似乎遭受了意义削减。简言之,在技术作用下,死亡开始不再具有意义。
- 后现代性中的死亡和责任伦理
- 关于死亡和责任伦理,最好不要抱有乐观态度。在后现代性情境下, 死亡可能最终是无意义的,责任伦理最终是无法推行的。而先前的学者可能对此过于乐观。
- 后现代性永远都是此时此地。
- “要保持技术受到社会文化规定的遏制和影响,非常需要责任,但技术毁灭了责任的机会。 这就是后现代技术辩证法的根本悖论:要为未来承担责任,但却不一定会有一种未来”【p136】
- 第六章 他人
- 偶然性背景
- 于斯曼的小说
- 赫勒和费赫的社会学分析——“被他们解释为现代性之典型特征的东西(比如偶然性特征),其实还不如理解成后现代性的特点。”
- 偶然性并不是现代性的特征,而是对现代性的反思,是后现代性的特征。现代性仍然在界限之内,它的时间观是一维的、单向的。先前在现代性框架内讨论后现代性的学者,都做得不够透彻。
- 马菲索里:新部落主义——更加后现代化的偶然性观点。赫勒和费赫从海德格尔立场出发,把个体理解为自我规定的主体,以满足为目标,而马菲索里把自我规定理解为没有穷尽的系列。但是,双方都预设了个体有能力进行自我规定。
- 后现代性——后稀缺经济
- 现代性:以稀缺为出发点,用朝圣来补足稀缺;
- 后现代性:以富足为出发点,所需要做的仅仅是选择——自我规定的资源已经存在,而且容易利用。
- 后现代性中存在穷人乃至艾滋病人,他们脱离了偶然性状态,是后现代性中的匮乏群体。也因此,他们遭受污名化。
- 处理他人问题——宽容or自由主义反讽
- 宽容和反讽思路都没法妥善解决偶然性-后现代主义情境下对待他人的态度难题。
- 第七章 结语
- 本书结构
- 从齐美尔关于现代冲突的命题出发,展开它的一系列蕴含,加之对齐美尔生命概念的转译——求定意志和求知意志的冲突。说明后现代性的利害关键与明显特征。
- “我所给出的有关后现代性的阐述应当被解读为关于后现代性的一 个故事,我绝无意于妄称这是唯一真实的故事。”
- 后现代性是一种超越的境况,它没有明确和典型的特征,对它进行一个清晰的封闭定义是不可能的。后现代性的超越指向现代性:现代性曾经不言自明的诸般范畴(诸种神话)不再拥有自明的普遍性,包括个体的一系列身份认同也进入流动性之中。
- 后现代性和社会学
- 针对解释性社会学:社会学的前提就在于用界限框定一个社会的范围,而后现代性本质上是超越性的,所以“后现代性意味着力求超出社会学话语的前提条件,这就意味着超越社会学本身的各种承诺与可能性。”【p166】
- 后现代是对崇高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