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 (original) (raw)
这本书是徐老师在北大国发院讲授宏观经济学的配套讲义。全书从卷首“水”(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石头”(市场运行的约束条件)这个比喻来切入已然改革开放40余年基本建立起市场经济制度但仍受许多计划经济残余成分约束的中国经济,从中国经济的结构失衡、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阻塞以及绵延百年的有关萨伊定律的思想纷争这三条线索来具体展开来讲授“中国视角的宏观经济学”。
这份讲义相较于其他比较主流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而言在于它侧重于“中国视角”,这使它既不像曼昆、巴罗、威廉森那些人的中宏都在写“美国故事”,也不像其他一些教材仅仅是中间穿插了一些中国经济现实来作为佐证,而更多的是将宏观经济理论放到中国实际当中来讲授宏观经济理论怎么用,并借此让读者理解宏观经济理论为什么是这样的,进而呈现当下对于中国经济种种争论背后所代表的经济思想已然绵延百年的纷争。除此之外,特设模型在这本书中因理论与实务上的弊端而被摒弃,数理推导全部是运用DSGE的理论模式进行展开,实现了与高级宏观经济教材的无缝衔接。
思忖良久,我把这篇书评的题目定为“温故知新”。所谓“温故”,对于本硕金融科班出身的我而言,看这本书像是一场复习课,它不仅仅是融汇了中级宏微观,讲外部失衡与经济危机(第10、11、20章)融进去了国际金融,讲货币政策与通胀(13-19、21章)融进去了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市场学,讲债务问题(12、22章)融进去了财政学,整本书的数理推导技术上则是本科两本高等数学的内容。也就是说,除了微观金融(公司金融、资产定价)的相关知识放在了另一本书《金融经济学25讲》里外,这本书几乎涉及了一个金融学学生走出校门前学过的所有课程内容。每章背后还对推荐的相关书目有着具体到章节的介绍,要想学好学透真的要基础牢固还是去翻很多相关的资料来加以深入。虽然综合性非常强,基础知识不牢的话会很有挑战,但一些虽然基础但是很重要的内容还是有很细的讲解,比如数据处理上为什么要化成对数形式、宏观经济数据重点看什么、从价量配合上如何分析供给需求等等很细碎但却是运用好经济理论来分析问题的必要工具。所谓“知新”,徐老师讲授理论的角度很新颖,很多问题我以前从来没这样想过,很多理论看过书以后变得灵动而鲜活。比如讲通胀的解决,他会举委内瑞拉“休克疗法”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一定要从优化财政入手,看了这个我也理解了麦金农的那个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顺序为什么是那个样子。而且徐老师讲问题从来都是配以翔实可信的具体数据,书也就是两年前出的,数据都很新,让读者具象地了解现今经济到底是什么样的,再从数据来说它为什么是这样的。
虽然这是一本讲义而不是论文,但全书不仅在讲授知识输出价值,同时也在输出徐老师自己的价值观。第一章就讲起自己看过的一张义乌母子捡面包屑充饥的网上照片,号召经济学子不应木然于数据上几个点的变化,而更多的是应关注几个点背后所意味的大众福祉。全书夹杂私货,尤其是最末几章在概括总结了全书的论点论据后,接着批判了当下他所反对的一些观点(彭文生实名挨批……)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引发读者对于种种论调的辨析,鼓励读者去加以取舍、自主思考,把纸面上的理论加以应用,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见解。
寥寥数语,写不尽我对这本书的喜爱和对作者的敬佩;区区两月,悟不透这庞大的知识储量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先写到这儿吧,以后再读还会有新的感悟吧。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