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才不遇还被围困7天的孔夫子,其生活的春秋时代到底有多失败? (original) (raw)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热播的纪录片《中国》,用细腻的笔触和平实的文字、克制的表达,使得后世的我们得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春秋时期的动荡、周朝礼仪制度瓦解,以及怀才不遇的理想主义者-孔夫子。
当时,56岁的孔子与弟子,四处宣扬行仁爱、复周礼、施仁政,但诸侯国纷争群起,割据一方,攻伐不断,个个都想成为一代霸主,压根没把孔子的礼制仁爱放在眼里。
他不死心,在被陈蔡两国围困的7天里,弟子们因为饥饿纷纷倒下,甚至离开,只有孔子保持着怡然自得的神情,慷慨讲诵,弦歌不断。
他问子路:“《诗》中说:‘不是犀牛不是虎,沿着旷野急出入。’我的理论学说不对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子路说,是因为仁德不够,无法获得信任;智慧不足,所以被困在这里。
孔子不满意,又问了子贡。
子贡回答,老师您的理论学说太博大精深了,世人听不懂,您为何不降低一下您的标准呢?
孔子批评子贡,说他不好好专研自己的学说,只担心别人满意不满意,这样的人怎能实现理想抱负。
后来,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给出了满意的答复,他说:“我们没有修好夫子之道,是我们的耻辱,我们修好了夫子之道,可没被当权者采纳,是当权者的耻辱。老师您有什么忧愁的呢?虽然不被接受,但是这样才显出了君子的本色。”
在春秋时期,所谓君子,泛指贵族。
从春秋到战国的过渡,旧社会崩解期到新社会形成期的过程,君子的内涵重心,开始从【政统】掌握者转向成为了【道统】的掌握者。这让人十分好奇,贵族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导致他们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为了找寻答案,我翻开了刘勃撰写的《失败者的春秋》。
刘勃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的采访中提到,之所以写春秋战国,并不是因为个人的什么特殊感情,而是你上课,总免不了从这里说起。
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查阅大量历史文献,用现代语言,帮我们勾画一幅诸侯国兴亡变幻的画像,带我们深入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制度、思想的勃兴,以及它对后代的深远影响。
谈及刘勃自己本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他说,
我想我在写《失败者的春秋》这本书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在讲困境。不管是谁,你总是要面对特定的困境,在这个困境面前,你能走到哪一步?这可能是我当年写小说的时候留下来的一个命题。 周天子有周天子的困境,诸侯有诸侯的困境,乱世小民有乱世小民的困境。不同的人面对的困境不一样,而每个人面对困境的那种挣扎和努力,也许是历史能够让不同时代的人产生共鸣的原因。
再者,参考刘勃对春秋时代的三阶段划分:从周平王东迁到齐桓公等级;从齐桓公的霸业,到弭兵会议大国休战;以及弭兵之后向战国过渡。
我认为的【贵族(君子)失败】,可从周天子的失败、诸侯纷争的失败、贵族个体的失败三方面讲起。
高高在上的周天子,一高兴就赏赐诸侯土地,以增强自己权威性,彰显周王朝的强大实力。随着诸侯国的羽翼丰满,他们越来越不把周王朝放在眼里。
周平王不喜欢郑庄公,老打着天子的名号,到处惹事为郑国谋求利益,他偷偷计划着换卿士,没想到这事传到了郑庄公的耳朵里,他问周平王是否有这事?周平王赶紧摇头否定,“无之。”
为了表示双方的彼此信任,把彼此的儿子送到对方身边作为人质。这本来是诸侯国之间常做的事,可天子这么干,无疑是让自己降了一格,离地位不保不远了。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曲沃的面积比晋国的都城翼还大,这就犯了一个大忌讳,当时周王的国都规定:大诸侯国的都城不能超过周王国的三分之一,中等诸侯国不超过五分之一,小诸侯国不超过九分之一。
不仅如此,曲沃与晋对峙了67年,杀了5个晋君,当时为了阻挠周天子派兵支援,曲沃武公用抢掠来的珍宝器物,贿赂新立的周釐王。周釐王欣然接受,后来还将曲沃武公封为晋君,列为诸侯。
曲沃成功代翼,标志着周王彻底不能再控制比自己大的诸侯。既然周天子都不好好履行自己颁布的礼制,花钱就能打发,诸侯国有样学样,既然周天子爱宣扬如何提高道德水准,那就让他自己去遵循即可。
万一不小心侵犯了周天子的权益,学一学晋武公,给他点甜头,安抚一下。要是周天子想寻求诸侯国帮助,就必须割地赠款,国力越来越衰弱,意味着越来越需要诸侯列国的援助,周朝越割越小,最后自己破了自己立下的规则,陷入了死循环中。
后来,大家越来越不把周天子当一回事。天子御驾亲征,神圣不可侵犯的身体还被郑国大夫射了一箭,中伤肩膀。
就像《失败者的春秋》里说的,当实际利益被过分剥夺时,天子会牺牲一点合法性去争取利益;但当合法性岌岌可危时,天子又会牺牲一些实际利益去捍卫合法性。最终,周天子把两者都耗尽。
而周天子的反应,恰恰说明他深陷心理学上所讲的“沉没成本效应”。为了避免损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沉溺于过去的付出中,并选择了非理性的行为方式,比如一次次妥协、割地、对诸侯的冒犯睁一眼闭一眼。
这也意味着,随着“沉没成本”的增加,周天子的势力逐渐被诸侯瓜分,而他能做的,只是维持周天子的表面风光。
贴心的作者刘勃,还帮我们总结了周天子的特质:
在春秋时代的舞台上,天子只能是一件重要的道具,或者最多是一位非玩家角色(NPC)。真正活跃的角色,另有其人。
周武王灭商之后,将功臣和宗室分封各地,先后“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后来通过不断的兼并与战阵,一百多个诸侯国锐减到屈指可数的齐、楚、秦、晋四个国家。
在攻伐兼并过程中,这四个强国是如何把握时机崛起的呢?
作者刘勃给出了更为全面的解释,“本来处在边缘的诸侯国,周围却还有大片无主之地。王畿较早被充分开发,内部挖掘的余地很小,而那些本来属于边远落后地区的诸侯国,由于有不少荒地,反而大有可为。”
第一个活跃的角色-齐桓公,公子小白。
“人在对现状不满时,就要为过去上色,追忆美好而伟大的传统了。”因为周天子烂泥扶不上墙,晋国发生内乱,秦国太偏远,楚国的定位又是野蛮人,自然只有齐国齐桓公能成为霸主了,毕竟他身还有一位大红人—被《史记》《论语》《左传》《管子·大匡》大肆宣传并作为经典案例的管仲,为他助力。
齐桓公杀兄弟纠,睡自己的妹妹,背信弃义,骄奢淫逸,从品德看简直就是个人渣,可他为什么还能不亡国,成为霸主呢?
- 其一,他会玩心理战术。打着周天子的招牌,以天子名义为大家做事,比如尊王攘夷,支援诸侯,扫荡戎狄。
- 其二,他有牺牲精神。不像古典时代的雅典,剥削他国为本国人服务,变相为本国人民提高福利。而是大方地援助其他小国,不管齐国人愿不愿意,这也导致了后来的失败,老百姓不恋战,只想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管仲、齐桓公相继逝世后,齐桓公的儿子们个个想上位,加上同周襄王、王子带之间的斗争,晋楚两国的崛起,齐国的不变,沉迷宫斗无大局观,导致它最终将从春秋霸主的位置上退下来。
关于晋楚两国,《失败者的春秋》提到,
共同点是军事发达,经济文化落后,霸主政治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从同盟国吸血的体制,国君、贵族、军队,甚至人民……都可以多少从这个体系里获益】。
那么,崛起的晋楚,为何最终也失败了呢。
当时的晋国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虽然西南部容易受到西方和北方的威胁,但此时并没有强大的军事政治能力存在,而它的北部和中部,都是崇山峻岭,中间的黄河湍急,无法大规模用兵,反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军事前线、军事堡垒。
当然,霸主政策也有所改变。晋国要诸侯会盟,不像齐桓公那么温柔,而是你不接受我的保护我就威胁你。然而,一般在盟友国需要帮助时,晋国就爱玩失踪,像夹杂在晋楚之间的宋、郑、卫就挺惨的,小弟们经常被揍得莫名其妙。
而它的失败,得从晋武公开始说起。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曲沃代翼,后来晋武公的儿子-晋献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异姓大夫的帮助下,一步步完成了对自己叔伯兄弟的分化与屠杀。
到春秋后期,国君与权贵家族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引来了内外夹攻-公元前550年,齐庄公率精锐翻越太行山,杀死晋军,刘勃称这次“堪称春秋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长途齐袭。”
- 对内搞屠杀、玩高级宫斗,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暴走他国;
- 对外爱耍赖,玩弄贵族礼仪,不守信用,一次次欺骗秦穆公感情。战场上还破坏了规则套路,好比出自曹刿之战的成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春秋时期的战争大都有竞技意味,击鼓后双方才可以进击彼此,而晋国击鼓了三次才出发,搞得齐国军队莫名其妙,被穿小鞋了。
至于楚国为何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楚国人的血统不纯正,被中原诸侯认定为蛮夷,且楚国人自己也喊出了 ”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的口号,老百姓之间还流传着一个传统—“不服周”。
所以,即使后来楚成王在位时,先后灭亡贰、谷、绞、弦、黄、英、蒋、道、柏、房、轸、夔等国,独自面对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诸侯国承认它的战斗力,但是不愿意屈服于蛮夷的统治下,有种老贵族看暴发户的鄙夷感,所以楚国自然无法获得国际公认,也成不了春秋的霸主。
在硝烟四起的春秋时期,各国诸侯打仗时,仍十分注重展示教养和风度,其中特别注重以下三点:世俗理性、尊严意识和文雅风流。
《失败者的春秋》帮我们捋清了贵族的特质,
- 首先他们有“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的态度;
- 再者,他们对自己强调责任和担当,对国家和君王充满敬意,但绝不低下自己昂贵的头颅;
- 最后,成年贵族得经过漫长严格的训练,掌握“九能”,成为多才多艺的人。
然而,贵族之所以没落,除了前面提到的宫斗、政权斗争,自相残杀内耗严重外,也与统治者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逐渐向战国集权制度过渡的春秋霸主,不喜欢有自己价值观的贵族。
在书中,作者刘勃解释说,
霸主反感这种人,不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对不对,而是因为他们居然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判断就有可能不听话,集体行动强调协同一致时,就有可能坏大事。
总结
钱穆先生提出的,读中国历史,要注意历史的“变”,应该从历史进程各个时期的变动中,去寻求历史的大趋势和大动向。而从《失败者的春秋》中,我们能看出贵族的失败,主要有四个原因。
1.受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容易选择非理性的行为方式
1.内部矛盾激化,内耗严重,贵族们为了各自利益,互相残杀
2.没有以身作则,玩弄人们对其的尊重,大幅度削弱信任感
3.集权主义的萌芽,不再需要拥有自己价值观和判断力的贵族
而我个人很喜欢刘勃的《失败者的春秋》,帮助我这个历史渣捋顺了春秋时期的历史时间线,而且语言通俗易懂,不说教,还时不时带点调皮意味。好比书中形容鲍叔牙和管仲的关系,【青年管仲的人生态度是我弱我有理,而鲍叔牙是圣母白莲花,所以他们不能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我特地从书中摘取了刘勃部分见解,深刻又有意思,让人忍不住想安利给身边所有人。
·利用自己的小弟给对方找别扭,或者欺负对方的小弟让对方没面子,但尽可能避免正面对决,场面上能做到单方面宣布胜利,就算圆满结束。(晋楚之争) ·北方不能过分逼近长江,南方亦不能过分逼近黄河,可以偶尔过去耀武扬威,但要追求长期控制,多半会自取其辱。(晋楚之争) ·怀公被杀,推算年纪,当时还不过十五六岁,搁今天就是个不安躁动的中学生而已。今天论史的人,居高临下指责他政治低能时,不应该忘了这一点 ·吃人者要花精力和心思保持吃相不难看,对弱小者来说,就多一点逃生的时间和空间。所谓“文明”,常常也不过就在此留不留这一点点余地而已。 ·国家需要一个绝对权威,为将来考虑,一个国君就不应该对儿子们平均施予父爱。 ·政治这种事,顺着人性办事的时候往往就是灾难。
© 本文版权归作者 二狗和奶牛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