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林里分出的无数条路 (original) (raw)

读了此书,才知道学习巴菲特没啥意思,但跟巴菲特学习有意义:

1 牛人就要吃屎

科比纪录片Muse里说,即使他的天赋和他人相同,但他愿意为了篮球牺牲一切、包括家庭,那么不愿意牺牲的人注定会输在他手上。巴菲特老了之前基本上没有为生意之外的其他事情做过太多妥协,并且愿意一直干自己不想干、但应该干的事情(早期的Dale Carnegie和后期的elephant bumping)。不愿意成为此类“绅士”的人,似乎不该预期自己成就太高。

2 学习巴菲特好像跟乔丹学打篮球

沃尔特·施洛斯被认为不配成为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接班人,但独立门户后却能连续50年一人一笔(后来外加一子)获得近20%的回报。巴菲特是格雷厄姆的钦定继承人(并可以继承他的合伙企业),却认为这样无法贯彻自己的意志而拒绝了格雷厄姆的好意。

能够被格雷厄姆(和其他大佬)看好,本质上就是因为有他这样起点(家里开经纪公司、父亲担任议员、亲戚朋友能够提供启动资金等),又有兴趣和才能、同时能专注地为一个宏大的目标(不断compound)长期做正确的事情,实在太凤毛麟角了。

3 英雄不问出处(但要早点明白我是我)

Ed Anderson只是个随机格雷厄姆粉丝,主业都不是投资,但他能够吃透格雷厄姆的理论终成Tweedy, Browne合伙人。施洛斯之子的介绍里写到,他毕业于北卡大学戏剧专业,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成功)投资人。但这不是说每个人都能成为投资大拿,了解自己的机遇、能力和意愿分别有多少。

总体来说,宏观最重要(所以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像美国一样长期持有必赢),周期次之(名义和实际利率会决定到底是价值划算还是增长划算),所以2010年后闭着眼投QQQ都能够胜过70年代投资大师的回报。能力方面,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比,Raja Bell在一期播客里就提到,他做个role player就能成为冠军级别团队的一员,让他当家球队估计就奔着9胜赛季去了。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里(3&D)是Bell能够在NBA混迹十几年的关键因素之一。当然,他也愿意为此付出(不然就被裁员了),但如果他有足够的才能,是否还愿意牺牲一切和科比死磕就是价值观的区别了,这就是意愿层面的差别(而不是差距)。

4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听巴菲特只言片语去学习他们的方法没有什么意义。就好像之前的段子里说的那样,如果乔丹当教练那么每次他的建议都是你就合理的打,突破不了就后仰跳投。巴菲特不断积累的理论、实践、管理网络带来的经验本身就难以跨越,关键是积累的多了之后还会因为Lollapalooza Effect而量变形成质变。这些积累让他能够快速找到roughly right的答案,而其他人因为没有他那两下子所以能够precisely wrong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没有一定的本事很难做到precise)。

芒格说得自己好像书呆子一样,但从书中的只言片语可以看出,芒格的网络资源也十分霸气,融投管退样样擅长,仅能够不断找到牛人来做管理这一点就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5 无可无不可的随波逐流同时坚守原则不容易

作为大师的格雷厄姆一生被大萧条未能提前跑路连亏5年max drawdown到了70%的阴影。施洛斯虽然最后也不得不看book value,但本质上还是管小钱投资net-net的路数。巴菲特的NB之处之一就在于什么级别、什么类型的游戏都能玩得好,小钱就大量投机,现在管理千亿美元级别依然可以和指数抗衡。另外一个NB之处就是能够忍受千夫所指而不变,永远坚持最关键的安全空间和能力圈原则,所以即使这么爱盖茨都没投资过微软,很早就认识到贝佐斯是牛人也没投资过亚马逊,谷歌两个老大亲自来奥马哈取经也没能说服BK买其股票。

6 投资自有规律

格雷厄姆的兴趣多样化(包括个人生活方面),以至于他未把全部精力投入投资中。与此同时,他当布道者的意愿要高于积累财富的意愿,所以才愿意免费分享自己的心得。即使有如此多拖后腿的元素,格雷厄姆依然长期击败了市场。综合下来,其年化回报比市场高了不到3%。

这3个点看着不多,但15年就足够差出近一倍。从2005年到2020年,北京房价大概年化15%(9.4倍),Fidelity Blue Chip Growth年化13.6%(7.7倍),A股年化11.6%(5.8倍,和南加房价差不多),S&P 500年化9.4%(4.2倍),Berkshire Hathaway年化9%(4倍),美国60-40组合年化7.8%(3.3倍),港股年化7.7%(3.3倍)。

BH之所以表现不好,是因为联储会托底+低利率对价值投资不友善,而这样的大势也是规律的一部分。而即使能够每年都15%(绝对大师水准,特别是后期),连续33年也才能百倍。如果年景好的话,这33年CPI只会翻一倍,也就是实际购买力增加了50倍。这些都是规律的一部分。

7 投资是自己独特的人生观的体现

同样是投资,高回报的定义都不一样,巴菲特和芒格是希望自己的雪球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后期肯定回报率会越来越低),格雷厄姆和施洛斯则是希望管理较少的钱获得较高的回报。巴菲特和芒格自认为自己是道德的,并有一些原则是不打破的,比如不能投资烟草(但可以投资Salomon Brothers)。他们有自己的规则,也有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但总体来说“盗亦有道”。究竟想从投资中获得什么,归根到底要看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巴菲特和芒格想做自己自认为正义的事,同时将长期利益最大化(maximum cumulative return in term of purchasing value),在此过程中坚信美国(beta)和自己的眼光(alpha),并且不惧波动性(不论是standard deviation还是drawdown,但害怕loss of principal,主要是因为会大幅耽误compounding)。

巴菲特和芒格这样的做法未必适合每个人,首先大多数人缺乏能力获得alpha,而且除了loss of principal之外也害怕波动性。被动投资可以获得市场回报,但市场不是最有效的、同时波动最大。60-40组合实际上还是在很大程度上被股票的风险性所影响,而且股票-债券的negative correlation并不是永远成立。要想击败这两个benchmarks,一般来说有三种方法:涨的比指数略多、跌的比指数略少,涨的比指数多很多(但跌的可能也多很多),以及涨得和指数差不多或略少,但跌的少很多。巴菲特和芒格选择的是变种的第二类,但人一定要知道自己要啥,而不是盲目也跟第二类。

8 钱和原则一样,太多未必是好事

不说别人,只说Susan Buffett,如果她能说服老公(当然她不能,所以选择比努力重要)在富有后就停手(或者至少Ed Thorp级别的停手),那么她过上的“正常”生活会让她比之后的流浪生活幸福得多(私以为)。

巴菲特如果没那么有钱,估计也不会有机会认识Katharine Graham(当然他作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化身不可能停止自己compound)。或许自我意识让一个人无法成为巴菲特,但私以为整体没有短板比某个方面出类拔萃是更好的选择。

9 没有话值得迷信

巴菲特因为引用格雷厄姆而被训,同理如果想讲道理总是引用巴菲特而不去深究他讲话的背景和动机也应该被训。另外,大多数人心目中投资的目的都是用尽量小的风险尽量长期赚尽量多的钱。这个目的是可以证伪的,所以不要看一个人怎么说,看他的业绩回顾怎么样。

每种理论在验证是骡子是马之前都能自圆其说(至少是好的理论),所以光听忽悠不是一个好的证伪方法(特别是如果听众水平低于讲者时)。还有就是讲的话是有时效的。巴菲特为了体验不同级别的游戏,让现在的BH跟几十年前的BH已经不一样(还有衰老确实也有负面影响)。只有不断用数字印证后,才能提炼出真正的价值(比如BH相对的low market correlation)。

10 无论巴菲特还是芒格也一直在成长

光看Poor Charlie's Almanack,还以为芒格一直深得斯多葛哲学的精髓,但原来他在面对幼儿死亡、痛失眼球时也一样无助和一心求死。巴菲特说人生最重要的是你爱的人是否也爱你,但他到了70多岁才有了这个觉悟,之前都是“玩玩玩”来挣“钱钱钱”。所以,人只要能够不是一直“不明戏”就好(当然太出戏了也影响表现)。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