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笔记 (original) (raw)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1年的第22本书。
这本书在互联网圈子里很有名,知乎、小红书的创始人们都对其推崇备至,将其视为社区建设的经典著作。前几年曾经匆匆看过一遍,但由于翻译过于晦涩,没有读得很细。这次又捏着鼻子“啃”了一遍,算是完成了打卡仪式吧。
这本书的核心论点可以简要总结如下:
第一,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它是自下而上生长出来的,在看似杂乱无章的外表下有其内在的结构和秩序,但这个秩序和人类所崇尚的优雅、简洁的结构和秩序是不相容的。“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的生命。正因为如此,在处理城市问题时,我们会遇到一种基本的审美局限:城市不能成为一件艺术品。当城市设计者和规划者试图找到一种简单清晰的方式来表达城市的基本结构(高速公路和林荫散步道是目前这种企图的拿手好戏)时,他们其实走上了一条完全错误的道路。一个城市不像一个钢架结构的建筑,或者一个蜂巢,可以拼装在一起。如果说城市有结构,那么这种结构就是由各种用途混合组成的...只有充满活力、互相关联、错综复杂的用途才能给城市的地区带来适宜的结构和形状。”
第二,对于城市这条生命来说,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器官”是街道及其人行道。城市的成功取决于街道的成功,而街道成功的标准在于它是否能够满足以下三个用途:安全,交往,孩子的教化。
- 安全:人们在街上身处陌生人之间时必须能感到人身安全,必须不会潜意识感觉受到陌生人的威胁。而这个安全不是主要由警察来维持的,而是由一个互相关联的、非正式的人际网络来自觉维持的。在这样一张网络里,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必须界限分明,必须要有一些眼睛盯着街道,同时人行道上必须总有行人作为观看者和被观看者,共同上演一场“人行道芭蕾” - 这里的基本假设是,人们喜欢互相观看。同时,这些街道最好有足够的照明;
- 交往:街道需要能够作为公共交往的渠道。街道能够形成交往的前提并不是居民阶层的一致性,而是在于街道上是否有一些公共场所(比如杂货店)和一些“自我任命”的、经常与众多人群保持接触、能够传播各种信息的公共人物(比如杂货店老板),让人们能够在街区上认识各种各样的人,并且和他们保持一种良好的“人行道交往”的公共关系。这让我想到了Friends里的Central Perk,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共咖啡馆,在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孩子的教化:满足孩子们对街道的迷恋,让孩子有机会在充满活力和刺激的街道上闲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适度的监视,让孩子从人行道上那些普普通通的成人身上学到城市生活的基本知识和经验,建立公共责任感。作者提到,30或35英尺宽的人行道就足以承担任何形式的随意玩耍。
第三,如何建立一个成功的街道?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最重要也最简单的答案就是“要建立多样性”,而这又取决于以下3个条件:
- 街道/地区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多于两个,以确保街道上人流的始终能够达到足够的密度,并且人们能够使用很多共同的设施。如果功能过于单一,比如之前的天通苑就是“睡城”,大家都是早出晚归,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如果都是写字楼也不行。只有多个功能混合在一起,比如中关村和五道口(学校+工作+购物+居住)、南锣鼓巷(居住+工作)这种,能够在不同时间段里把不同目的、不同背景的人吸引到街上,进而让商业和公共设施得到充分地利用。纽约在西五十七大街上建了卡内基音乐厅,之后旁边兴起了很多音乐舞蹈戏剧工作室和练习室,还盖了写字楼、电影院,吸引了各种饭店和旅馆,进而盘活了整个街区的经济;
- 街道必须要短,在街道上要能够很容易拐弯。太长的街道会将人流隔离开,切断规模效应,并且影响很多新兴业态的孵化(比如长安街和纽约第五大道的区别)。在曼哈顿几百个长街段里,只有区区8-10个街道表现出与日俱增的生机;
- 街道/地区上的建筑物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该包括适当比例的老建筑,它们的租金不同,可以满足不同的经济效用,允许多样化的企业入驻。在这里我想到的例子是798。同时,不同年代的建筑会为街道提供不同的景观,避免视觉上的单调、枯燥与压抑 - 比如中国很多地方上的“鬼城”。
第四,街道是最基本的单位,街道之上的单位是街区。成功的街区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依靠人为划分的边界。
- 一个自然形成的、运转有效的街区的最大面积似乎在1.5平方英里左右,由生动有趣的街道网组成,并且包含公园、广场、公共建筑,将它们的不同用途紧密地编织在一起;
- 有两种主要的公共力量在塑造和运作美国的地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选票,金钱(公共资金);
- 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自治街区,需要有一个连续的人群组成街区的人际网络,或者需要人们建立一些共同的组织:民族、帮派、教会、市民协会、俱乐部、业主委员会等等,这些协会能够与其他街区发生关系,形成更大的区域性网络,这个网络是街区不可替换的社会资本;
- 最容易腐败衰退的街区是不同地区交界处的“真空带”,以及一些贫民区。对于前者,解决的办法是通过景观、公园等的设计来打破屏障,发展出更多的用途,增加多样性,将它们变成接缝而不是屏障。对于后者,“消灭”和“重建”并不是最佳的方案,要摒弃居高临下的态度,将贫民区的人视为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用各种非贫民区化的手段发掘其内在的活力,增加人们的居住自豪感,降低人口迁出的速度。
第五,在街道、街区(地区)之上,才是城市。一个城市的价值在于,能够把有共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应该给我提供20或30个性情相投的朋友。”对于城市来说,汽车是灾难性的,交通干道、停车场、加油站和汽车旅馆让城市和街区变得支离破碎。解决的方法是用上文的方法培养出更多更有吸引力的街道,拓宽人行道,增加其便利性,让街道进化,进而慢慢限制车辆的使用,对其进行反蚕食。
以上是我觉得有价值的一些观点。作者还提到了不少关于政治、经费、选举等各方面的话题,和我国国情相距较远,所以也没太关注。
说说本书对我的一些启发。
首先是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在做城市设计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采用一种“上帝视角”,把自己摆在造物主的位置上,居高临下。我想起自己早年玩《模拟城市 / Sim City》这类游戏的时候,活脱脱就是这种心态 -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记得我当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城市按照用途进行规划:这里是商业区,盖一堆写字楼吧,这里是住宅区,于是就开始堆居民楼。对于有整理癖的人来说,这种感觉非常爽,好像搭乐高一样,转瞬间一座城市就拼出来了。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早年的城市规划者们也是这么操作的。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以柯布西耶、霍华德为首的所谓乌托邦式的城市规划流派 - 他们用一种计划经济的、家长式的专制手段来进行城市设计,霍华德的版本是一座座不到3万人的卫星小镇 - 他称之为“花园城市”,而柯布西耶的版本则是一座宏达的“光明之城”。在1933年出版的著作《光辉的城市》中,柯布西耶阐述了自己对现代城市的构想。在他的设想中,现代城市应该摒弃一切小的琐碎的建筑模块,追求规模庞大的整体性的模块。在此之上,柯布西耶追求几何学上的美观,力图将现代城市分割为不同功能的规整的分区。在柯布西耶看来,自然生长的城市,如巴黎和旧德里,代表着污秽,昏暗,犯罪和失序。而他的新城市,将代表着“组织有序、平静、有力、通风、秩序井然的”综合体。柯布西耶认为,城市必须在开始就规划好不同的功能分区,比如居住区、工作区、娱乐区等等。他还对高耸入云的纪念碑有着狂热的偏好。由于柯布西耶本人在学界卓绝的声望,他的思想统治了国际建筑师界长达十年。
我在知乎上(参考链接)查了一下,在城市规划的历史上最失败的案例就是这样的两座“光明之城”,一座是巴西利亚(巴西首都),一座是昌迪加尔(印度旁遮普邦首府)。最典型的可能是巴西利亚,因为这是一座“人造城市”,是从零开始新建的,而不是对旧城的改造,所以可以比较完整地体现出设计师的思路。巴西利亚城市规划的设计者卢西奥·科斯塔,就是柯布西耶本人的拥趸。巴西利亚的整体规划遵循勒·柯布西耶光明城市理论,以高层建筑、高速交通网络和大面积绿地为基础构建现代化的城市格局。理性平等与功能分区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 政府官员、各国使节和劳动者混合居住在居民区,两条主干道将居住区域与工作区域分隔开,商业区位于主干道交汇处,辅以大面积的公共绿地、人工湖泊等公共区域。规划中巴西利亚的人口为60万,由于相信私家汽车是未来主流的交通方式,路径规划以没有交通信号灯的高速公路网连接各区域,并未考虑公共交通系统。而在象征意义上,巴西利亚的城市平面图被设计成飞机的形状,不仅象征着当时巴西腾飞的经济和飞速发展的科技,十字架形暗喻了这个天主教国度的信仰,机头处的国会、总统府、最高法院象征着国家的三个掌舵者,两翼的功能区域代表了承载国家的劳动者,机身为贯穿首都的大道,将各部分以交通网络连接在一起。由 Superblock 组成的居住单元结合了居住区域、娱乐设施、教育场所,保证居民的各种需求。具体到城市中,建筑设计师们各显其才,创造了形形色色极富象征意义的建筑。
问题很快在这座“看起来很美”的新首都投入使用后显现。公共交通系统的缺失导致行人不得不穿行机动车道,交通事故剧增。同时步行穿越城市难度极高;传统街区的消失造成生活不便;居住区域建筑过于相似造成外来访客和本地居民容易迷路;严格划分功能区域让居民觉得“每天除了工作只有休息”。同时为购物或寻找售后维修等目的需要穿越大半个城市,因为规划中这些场所位于集中规划的区域;60万人口规划过于保守。20世纪末巴西利亚人口已超过300万,政府不得不新建大量卫星城,同时核心城区出现大量贫民窟;城市在何时都显得冷清寂寥,缺乏生机活力,政府办公区域夜间一片黑暗。本质上,巴西利亚在规划阶段全面奉行的功能主义和对形式性的强调忽视了人的需求,造成了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事实说明,柯布西耶的乌托邦的、数学式的设计思路是傲慢的,而应该使用一种更为谦卑的、生命科学式的城市发展观。
其次是对社区的理解。为什么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行不通?我自己的理解,是因为他忽略了“人”的力量。城市不是确定、静态的,因为城市、街道的背后是动态的、活生生的人,而人的行为是不确定、不可预测的,是量子态的。作者在书中写道,“能够让一个人留在一座城市的,永远不是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而是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和这座城市中的人… 城市建筑的背后是人们不同行为的融合。所谓人的不同行为就是指人在做不同的事情,出于不同的理由和不同的目的,而建筑就要反映和表达这种差异性 - 问题不仅仅是形式,更主要的是内容。”
所以,城市也好,街区也好,街道也好,都是某种“结果”,尽管它们在最开始修建的时候是遵循某种意志的,但之后要用一种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理解它们。最关键的因素是城市里的人,人是一切现象背后的原因。所有的设计,短街道也好,多功能也好,建筑的多样性也好,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能量,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更多的连接,让他们赋予城市以生机勃勃。
最后说一下城市规划与互联网社区产品的关系。如前所说,这本书被诸多互联网人奉为经典,例如:
- 小红书的首席产品官Chaos在访谈中提到,“我在这里推荐每一个在互联网世界做社区产品的同学们去看一本书,也许很多人都推荐过,那就是 Jane Jacobs 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给我触动更深的是我以一个互联网产品的角色再读时给到我新的理解和思考。我们在定义产品和定义功能时很多时候会自然的从表象出发,这是一个实体的壳子和容器,这是一套明确的规章和制度,但是真正重要的产品真正运作的方式,是这些产品使用者,这些用户在真正定义产品,就像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城市中的居民的关系。所以我要在这里给出这样的再定义,社区即城市。带着「社区即城市」这样的视角,可以让我们避免落入沉醉于添加功能和创造形式的自我陶醉的怪圈,可以让我们更加 focus 从用户的视角去解读这个群体是如何真实运作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最初期的调性和氛围,这也是老人们愿意留守并且新人愿意进驻的基础原因,但是新人因为什么原因进入和自己进入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是分开和独立的,而这些真实的表现就在影响着流动的方向和速度,老人们有的选择顺应改变,有的选择反抗离开,也有的选择视而不见,同样这些新人也会部分性的变为老人,这样的流动迭代,定义了城市发展的规模和特征。这些城市有的持续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有的间断的潮起潮落,人来人往,但是这些城市正在发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经历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作为一个城市,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场所,让一些人因为一些原因来到这里,留在这里,在这里倾听别人的声音,偶尔也表达自己的声音,然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自然得融入了这个城市,这个场所。未来可能会继续留守,也有可能因为一些原因再去到下一个城市,有些人会再未来的某些时刻回到这个家乡,而有些人则再也不会回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番城市中正在发生的场景,是不是和我们的社区是一样的…...时间倒流到 2013 年底,当时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出境旅游,同时在海外花了非常多的钱在买东西这件事情上...但是就是没有人教大家到底应该怎么买,应该买什么。于是我们就在机场构建了一个“服务站”(这不是真的服务站噢,我还是相信各位的智商的),通过发送海外购物攻略的方式,单方面的把这些信息传递到那些即将出行的人们手中。然后有些游客在回程的时候也会尝试在这个机场的服务站有所逗留,主动分享一些自己刚刚结束的旅程的购买经验,因为这些分享比我们服务站原本提供的信息更加实时,这些分享者的叙述也更加生动,所以之后那些即将出行的人们也更愿意倾听之前游客们的分享,很自然的我们作为服务站就不再提供官方攻略信息了,但是服务站作为一个场所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准备出行的人会过来倾听,越来越多的旅途归来的人不愿离去,这个群体越来越大,一个服务站已经无法负荷,人们开始选择在附近定居,大家分享和交流的话题也不限于在海外买什么东西,开始讨论即使在国内有什么东西值得买,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餐厅酒店值得分享,学生党交流如何学英语如何考研,妈妈们交流如何备孕和培养宝宝,这样的正向循环和吸引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迁徙至此,小红书这座城市也初具规模。四年多来有超过一个亿的中国年轻人到访过这座城市,城市的常住人口也从最早的一二线白领女性,逐步拓展到城市女性中的年轻女生,然后到现在吸引着无论男女的城市年轻人。大家讨论的话题也从最早的护肤美妆类的商品购买和使用经验,到现在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全生活 lifestyle 的日常分享。这座城市的风景也从最早的干货经验性质的长图文表现形式,拓展到百花齐放的全生活图片加文字的日常碎片分享和记录,再到现在习以为常的短视频形态,我们希望这座城市的风景是好看的,丰富的,生动的,精彩的,会让你有所留恋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小红书可以算是中国在 UGC 图文分享这个维度质量最高的一个社区,这也是这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家愿意来到这座城市的原因。城市的精神是来源于城市里的每一个人,小红书这座城市的精神,真实、美好、多元,这里只想和在座的每一位表达城市精神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对于城市精神的重要性。城市的精神和城市的能力不是我们定义的,是真实生活在里面的每一个人一起定义的,这一点对于互联网社区产品实在太重要了,这里不得不再引用一下原著作者的原话,让大家一起再感知一下。Cities have the capability of providing something for everybody, only because, and only when,they are created by everybody.这个世界不变的什么,就是每一个城市居民的每一天就只有固定的二十四个小时,我可以很快的穿梭于多个城市之间,我也决定着我要在每座城市逗留多久,记得去年某段时间多家大众产品的使用时长在同一时期都有所下降,都在找自己原因的时候突然发现其实自己什么都没做错,只是大家都开始集中性的去往一座叫作「王者荣耀」的城市,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年轻人这个人群的敏感性,去思考自己这座城市在这固定二十四小时的吸引力。我们发现最早大家都习惯去百度做信息搜索,然后 transfer 成去各家垂直平台做垂直搜索,大家去豆瓣搜电影,去点评搜餐厅,去知乎搜经验,去马蜂窝搜游记,还有去小红书搜商品。但是今天在小红书这座城市提供的不仅仅是商品的信息,居民们在这里分享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平台已经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大家去完成一些交易的决策和生活中的下一步,这也是小红书这座城市看到的机会,这也是这座城市想要提供的价值。”
- 快手投资人张斐在访谈中提到,“生态建设对于作为平台的快手而言非常重要。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提到建设活力城市生态要多功能,且建筑年龄要不一样,建筑年龄会使租金有差异进而支持不同的商业业态。生命的进化是非常有趣的多层级增长: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细胞到组织再到器官,从个体到群体再到社会。一个好的生态一定是开放的、多样化且多层级的,这和你讲的建筑逻辑很像,类似的亚马逊森林就是由多样的生命层级构成的典型开放系统。当层级足够多时,维度就提升了,比如肺虽然是三维的,但当肺细胞连接到足够密度时,就完成了维度的升级,接近四维。结果就是,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变得更强,稳定性特别好。像BBS的社区形态在日活达百万后就容易产生极大的噪音,而Twitter、Instagram代表的社交网络可以支撑过亿的有效日活,是因为关注会产生更好的结构,从而支撑生态的稳定性。关注形成的社群有大有小,社群之间还有连接,能够产生更好的结构。当网络层级越细分、连接越多、密度越高,你的生态系统就会变得特别强势。这比用户数、PV等有趣很多,这些都是显性的指标,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结构才是最重要的。回看门户时代,也并不是用户数大的玩家就赢了。好的结构更具生命力,但它需要更多时间来增加连接,你看自然界也是同样的道理——有长得好的,也有长得快的,但很少有长得既好又快的。我认为在生态上快手做得更好,因为快手形成了层次更多的结构,支撑它能不断长出新物种,这或许只是我个人的偏见,并不一定正确。快手最早的生长机制强调关注,对人的连接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内容的重视程度,你的内容被多少人看到与你的粉丝量直接相关,快手的关注流量很大,这就鼓励了异质的人被发现和连接起来形成社群。而抖音的流量分发是由平台的算法决定的,是中心节点分发的逻辑,用时髦的词讲是公域流量,你有多少粉丝并不重要。”
- 知乎创始人周源在访谈中提到,“过去一年(2014年)我们做的最主要的事情跟《大城市的死与生》里提到的纽约复兴——人口从 700 万增长到 900 万的时期很像,我们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治理卫生、修补窗户上(Anti-Spam、清理灌水内容、反对网络暴力等)。2014 年解决了治安问题,接下来需要繁荣。对于纽约来说,第一步是把它变成一个可以居住的城市,第二步才是变成金融中心。如果问我城市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知乎来说,应该是增加某种信息真正的容量。繁荣是一种象征,意味着用户可以在这里生长,可以变。繁荣的意义是你的职位可以发生变化,比如从进京务工的年轻人,可以变成一个年轻律师,后来变成一个资深的律所合伙人,这是一个正向的,也可能会改变职业,变成画家。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会发生改变,繁荣指的是一种可能性,这是城市最大的魅力。互联网产品很难有那么大的变化,但是可以在某一个向度上,让用户获得很大的价值。”
- Musical.ly的联合创始人Alex在访谈中提到,“建立一个影响者社区与从零开始建立一个新的国家(经济)非常相似。在早期阶段,从零开始建立社区很像发现新的土地。想象一下,你刚刚发现了新的土地。比如就叫美国。现在你想建立一个经济。你想增加人口,你想让人们移民到你的国家。我们用一个比喻。Musical.ly 是美国,而YouTube/Instagram 则是欧洲。你如何说服来自欧洲的创作者?你如何说服其他地区(社交平台)的创作者迁移到美国(Musical.ly)?欧洲(YouTube & Instagram)的问题是,社会阶层已经很成熟。欧洲的普通公民在社会阶层中向上发展的机会几乎为零。我们看到了利用这点的一个机会。我们将为欧洲的普通公民打造一些东西。在这片新的土地上,你必须在早期建立一个集中经济。这意味着在你的土地上,财富分配是累积在一小部分人身上的。你要确保他们成功地建立起观众和财富。这使得他们成为国家(和平台)的榜样。你有效地创造了美国梦。欧洲(Instagram)的人将开始意识到这个 "正常"的人去了美国(Musical.ly)并成为超级富翁。也许我也可以这样做?这将导致很多人移民到你的国家(平台)。然而,你必须同时下放经济。有一个美国梦是好的,但如果它只是一个梦--人们终究会醒来。你需要给普通人机会。你必须下放你的流量模式。给所有用户创造内容的满足感,创造一个中产阶级。许多社区应用做得比较成功的应用,都会把社区比喻成国家、城市治理。并且很多社区产品设计者,都提到了一本书,就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小红书的创始人毛文超在访谈中提到,“我看过一本研究美国城市兴衰的书《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研究如何运转城市,研究不同治理手段下,城市各街区产生不同的繁荣与衰败。有一点我记忆非常深刻:书里面提到一个研究,警察最多的街区通常是最危险的。但那些繁荣城市对街道的设计,街道两旁都对着居民家里的窗户,街区虽然没有警察,但是会有邻里监督,一旦有犯罪就会打电话报警,这些居民自发地在维护街道的安全。从这个例子我们得出很多启示:良好的社区氛围,需要热心的“朝阳群众”一起维护。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找出并激励平台上的热心“群众”,邀请他们一起维护社区的真实美好多元;我们也花了很多时间,探讨社区内的行为准则:哪些行为是被鼓励的?哪些虽不鼓励但可以允许?哪些是不允许的?大家花很多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并设置举报、陪审团等机制,去建立一个互助和维护的体系。”
可以看到,大家对这本书理解的角度并不是特别一致。归纳一下,在运营社区上,可能的一些要点:
- 内容。Chaos更多强调这部分。我自己的理解,可以把内容比作城市里的景观(这里要cue一下豆瓣当年的阿尔法城,我相信阿北也是在沿着这本书的思路来创建阿尔法城的,不过有点过于照本宣科了,真的造了一座城市出来…结果就是,用户在里面没事做,因为没有内容。在网络世界里,城市不是狭义的,豆瓣本身就是一座阿尔法城,而豆瓣里的每一条书评、影评、日记、动态,都是城市里的一座建筑。形式不重要,内容才是关键),任何一条小红书日记,一条抖音视频,一条知乎回答,都是一座建筑。而每一个页面就是一条街道,你可以在一个推荐页上发现各种鳞次栉比的建筑,如果有兴趣就推门进去,尽情享受内容的乐趣,还可以在里面遇到兴趣相投的人,并且通过评论、弹幕等方式交流。当然,每条街道都无穷无尽,这看似不符合“街道要短”的要求,但实际上每栋建筑旁边都有不少“岔路”,你可以随时从“推荐”街道拐到“搜索结果”街道,或者拐到“附近”街道,又或者直接拐到某个用户的家里。相比于现实中的街道,互联网上的街道更为灵活(因为移动比特比移动原子容易),支持千人千面,所以同样一条“推荐”街道上,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同的建筑 - 当然,有些“标志性建筑”(热门内容)是大家都会看到的。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在需求端)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内容,在于这些建筑是否有趣,而不是城市本身的马路有多么气派,用了多么高级的水泥(UI设计);
- 治理原则。周源和毛文超都提到了这一点。治理一座城市,首先是安全,其次才是繁荣。城市的安全不能只靠警察,而是要靠邻里监督,共同建立社区行为准则,建立一套举报+陪审团的体系。等到街道的居委会、警察局、下水道、垃圾站、清洁工体系都运转良好了,才能开始扩张人口规模;
- 动机。周源和Alex都是从动机角度来说的,他们认为城市的吸引力(在供给端)在于给人以阶级上升的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新的城市总有机会 - 因为老城市已经没有位置了,所有的街区已经被建筑填满,珠玉在前,建筑师的阶层已经固化,所有的居民都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生活习惯和偏好。即便有新的牛逼的建筑师进来,也无法和这些功成名就的老家伙们竞争。而新的城市还百废待兴,有足够的机会,但前提是基础设施做到位,并且第一批居民都是能力靠谱的、有奉献精神的建筑师。为什么说社区的前1000名用户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所建造的建筑决定了这座城市的风格和景观。这里可以cue一下悟空问答与知乎的比较,悟空问答想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一座移民城市,它的方法就是花钱从其他的城市买建筑师和建筑,把它们搬过来,给自己现有的居民看。事实证明这个方法行不通,这有点像是巴西利亚的设计,把标志性的建筑堆放在预设的街道上,指望它们能够带动居民们的流动,进而引发城市的繁荣。殊不知,在别的城市里受欢迎的建筑师和建筑,搬来之后未必依旧受欢迎。大多数建筑师是水土不服的 -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目前的各种案例来看,城市建设真的没有捷径,必须要按部就班地玩这个养成游戏,急功近利是没用的;
- 关系。张斐是从用户连接的角度来说的,他认为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有效连接会带来更加稳定的基础结构,比如快手更强调对人的关注,而抖音更强调对内容(建筑)的关注,从长期来看,前者能够支持更为开放的生态系统以及更为持久的发展。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人与内容(建筑)之间的连接强度不如人与人(建筑师)之间的连接强度,但前提是建筑师能够不断创作出好的建筑,而建筑本身的精神内涵足够深刻。比如从前的流行音乐,听众与歌手之间的连接要远远强于与歌曲之间的连接,但如今的抖音快手主播是否值得用户长期关注呢?我不确定。
最后的最后,我试图用“熵”的概念理解城市和社区建设。城市也好,社区也好,都是生命,而生命以负熵为食。城市是自下而上生长出来的,但依旧有其内在的秩序,只不过这秩序对于人类来说太复杂,太不容易理解。某种意义上,可以用抖音的推荐算法来类比这种秩序,它是一个巨大的黑盒,以城市总人口、居民活跃时长等指标为目标来进行优化,依赖于无数的变量,是一个无穷高维的结构,但终究是可以被量化的。算法越复杂,负熵就越大,这座城市的景观就越是吸引人,其生命力就越旺盛。从这个意义上讲,柯布西耶自上而下的、乌托邦式的、独裁式的设计思路并没有错,或者说,“计划经济”并没有错,错误只在于“计划经济”的算法过于简单,缺乏反馈和迭代机制罢了。未来在Metaverse当中,一定能够实现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吧(事实上,抖音已经是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