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笔记 (original) (raw)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1年的第22本书。

这本书在互联网圈子里很有名,知乎、小红书的创始人们都对其推崇备至,将其视为社区建设的经典著作。前几年曾经匆匆看过一遍,但由于翻译过于晦涩,没有读得很细。这次又捏着鼻子“啃”了一遍,算是完成了打卡仪式吧。

这本书的核心论点可以简要总结如下:

第一,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它是自下而上生长出来的,在看似杂乱无章的外表下有其内在的结构和秩序,但这个秩序和人类所崇尚的优雅、简洁的结构和秩序是不相容的。“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的生命。正因为如此,在处理城市问题时,我们会遇到一种基本的审美局限:城市不能成为一件艺术品。当城市设计者和规划者试图找到一种简单清晰的方式来表达城市的基本结构(高速公路和林荫散步道是目前这种企图的拿手好戏)时,他们其实走上了一条完全错误的道路。一个城市不像一个钢架结构的建筑,或者一个蜂巢,可以拼装在一起。如果说城市有结构,那么这种结构就是由各种用途混合组成的...只有充满活力、互相关联、错综复杂的用途才能给城市的地区带来适宜的结构和形状。”

第二,对于城市这条生命来说,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器官”是街道及其人行道。城市的成功取决于街道的成功,而街道成功的标准在于它是否能够满足以下三个用途:安全,交往,孩子的教化。

第三,如何建立一个成功的街道?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最重要也最简单的答案就是“要建立多样性”,而这又取决于以下3个条件:

第四,街道是最基本的单位,街道之上的单位是街区。成功的街区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依靠人为划分的边界。

第五,在街道、街区(地区)之上,才是城市。一个城市的价值在于,能够把有共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应该给我提供20或30个性情相投的朋友。”对于城市来说,汽车是灾难性的,交通干道、停车场、加油站和汽车旅馆让城市和街区变得支离破碎。解决的方法是用上文的方法培养出更多更有吸引力的街道,拓宽人行道,增加其便利性,让街道进化,进而慢慢限制车辆的使用,对其进行反蚕食。

以上是我觉得有价值的一些观点。作者还提到了不少关于政治、经费、选举等各方面的话题,和我国国情相距较远,所以也没太关注。

说说本书对我的一些启发。

首先是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在做城市设计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采用一种“上帝视角”,把自己摆在造物主的位置上,居高临下。我想起自己早年玩《模拟城市 / Sim City》这类游戏的时候,活脱脱就是这种心态 -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记得我当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城市按照用途进行规划:这里是商业区,盖一堆写字楼吧,这里是住宅区,于是就开始堆居民楼。对于有整理癖的人来说,这种感觉非常爽,好像搭乐高一样,转瞬间一座城市就拼出来了。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早年的城市规划者们也是这么操作的。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以柯布西耶、霍华德为首的所谓乌托邦式的城市规划流派 - 他们用一种计划经济的、家长式的专制手段来进行城市设计,霍华德的版本是一座座不到3万人的卫星小镇 - 他称之为“花园城市”,而柯布西耶的版本则是一座宏达的“光明之城”。在1933年出版的著作《光辉的城市》中,柯布西耶阐述了自己对现代城市的构想。在他的设想中,现代城市应该摒弃一切小的琐碎的建筑模块,追求规模庞大的整体性的模块。在此之上,柯布西耶追求几何学上的美观,力图将现代城市分割为不同功能的规整的分区。在柯布西耶看来,自然生长的城市,如巴黎和旧德里,代表着污秽,昏暗,犯罪和失序。而他的新城市,将代表着“组织有序、平静、有力、通风、秩序井然的”综合体。柯布西耶认为,城市必须在开始就规划好不同的功能分区,比如居住区、工作区、娱乐区等等。他还对高耸入云的纪念碑有着狂热的偏好。由于柯布西耶本人在学界卓绝的声望,他的思想统治了国际建筑师界长达十年。

我在知乎上(参考链接)查了一下,在城市规划的历史上最失败的案例就是这样的两座“光明之城”,一座是巴西利亚(巴西首都),一座是昌迪加尔(印度旁遮普邦首府)。最典型的可能是巴西利亚,因为这是一座“人造城市”,是从零开始新建的,而不是对旧城的改造,所以可以比较完整地体现出设计师的思路。巴西利亚城市规划的设计者卢西奥·科斯塔,就是柯布西耶本人的拥趸。巴西利亚的整体规划遵循勒·柯布西耶光明城市理论,以高层建筑、高速交通网络和大面积绿地为基础构建现代化的城市格局。理性平等与功能分区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 政府官员、各国使节和劳动者混合居住在居民区,两条主干道将居住区域与工作区域分隔开,商业区位于主干道交汇处,辅以大面积的公共绿地、人工湖泊等公共区域。规划中巴西利亚的人口为60万,由于相信私家汽车是未来主流的交通方式,路径规划以没有交通信号灯的高速公路网连接各区域,并未考虑公共交通系统。而在象征意义上,巴西利亚的城市平面图被设计成飞机的形状,不仅象征着当时巴西腾飞的经济和飞速发展的科技,十字架形暗喻了这个天主教国度的信仰,机头处的国会、总统府、最高法院象征着国家的三个掌舵者,两翼的功能区域代表了承载国家的劳动者,机身为贯穿首都的大道,将各部分以交通网络连接在一起。由 Superblock 组成的居住单元结合了居住区域、娱乐设施、教育场所,保证居民的各种需求。具体到城市中,建筑设计师们各显其才,创造了形形色色极富象征意义的建筑。

问题很快在这座“看起来很美”的新首都投入使用后显现。公共交通系统的缺失导致行人不得不穿行机动车道,交通事故剧增。同时步行穿越城市难度极高;传统街区的消失造成生活不便;居住区域建筑过于相似造成外来访客和本地居民容易迷路;严格划分功能区域让居民觉得“每天除了工作只有休息”。同时为购物或寻找售后维修等目的需要穿越大半个城市,因为规划中这些场所位于集中规划的区域;60万人口规划过于保守。20世纪末巴西利亚人口已超过300万,政府不得不新建大量卫星城,同时核心城区出现大量贫民窟;城市在何时都显得冷清寂寥,缺乏生机活力,政府办公区域夜间一片黑暗。本质上,巴西利亚在规划阶段全面奉行的功能主义和对形式性的强调忽视了人的需求,造成了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事实说明,柯布西耶的乌托邦的、数学式的设计思路是傲慢的,而应该使用一种更为谦卑的、生命科学式的城市发展观。

其次是对社区的理解。为什么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行不通?我自己的理解,是因为他忽略了“人”的力量。城市不是确定、静态的,因为城市、街道的背后是动态的、活生生的人,而人的行为是不确定、不可预测的,是量子态的。作者在书中写道,“能够让一个人留在一座城市的,永远不是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而是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和这座城市中的人… 城市建筑的背后是人们不同行为的融合。所谓人的不同行为就是指人在做不同的事情,出于不同的理由和不同的目的,而建筑就要反映和表达这种差异性 - 问题不仅仅是形式,更主要的是内容。”

所以,城市也好,街区也好,街道也好,都是某种“结果”,尽管它们在最开始修建的时候是遵循某种意志的,但之后要用一种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理解它们。最关键的因素是城市里的人,人是一切现象背后的原因。所有的设计,短街道也好,多功能也好,建筑的多样性也好,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能量,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更多的连接,让他们赋予城市以生机勃勃。

最后说一下城市规划与互联网社区产品的关系。如前所说,这本书被诸多互联网人奉为经典,例如:

可以看到,大家对这本书理解的角度并不是特别一致。归纳一下,在运营社区上,可能的一些要点:

最后的最后,我试图用“熵”的概念理解城市和社区建设。城市也好,社区也好,都是生命,而生命以负熵为食。城市是自下而上生长出来的,但依旧有其内在的秩序,只不过这秩序对于人类来说太复杂,太不容易理解。某种意义上,可以用抖音的推荐算法来类比这种秩序,它是一个巨大的黑盒,以城市总人口、居民活跃时长等指标为目标来进行优化,依赖于无数的变量,是一个无穷高维的结构,但终究是可以被量化的。算法越复杂,负熵就越大,这座城市的景观就越是吸引人,其生命力就越旺盛。从这个意义上讲,柯布西耶自上而下的、乌托邦式的、独裁式的设计思路并没有错,或者说,“计划经济”并没有错,错误只在于“计划经济”的算法过于简单,缺乏反馈和迭代机制罢了。未来在Metaverse当中,一定能够实现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吧(事实上,抖音已经是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