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觉醒 (original) (raw)

前言 觉醒家庭的使命

在一个觉醒的家庭中,父母意识到家庭中任何关系的存在都是为了促进每个成员的成长。父母把子女视作镜子,让他们看到他们自己也需要成熟和成长。这些家长会改造自己,提升自己的成熟度和处事风度,而不是试图纠正子女身上那些父母所认为的过错。他们的关注点永远是父母意识的觉醒,而非孩子的行为。

当父母学会关注当下,学会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整个家庭就会充满活力。每位家庭成员都可以自由地实现个人的追求,活得轻松自在,无惧无畏。每个人都关注自我,充满自信,敢于表达,从而可以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表达真我。这就是觉醒家庭的使命。

第1章 学习新的一课

“自我”的声音之所以让我们反应激烈,是因为它根植于恐惧之上。

无论是你对孩子有着过分夸张的愿景,还是为他们感到担心或是失望,所有这些想法都来自恐惧。

我们教养孩子所经历的诸多问题,根源都在恐惧,这正是“自我”的一个特点。我们的恐惧对孩子危害巨大,且他们大多数让人不满意的行为,最终都是由我们的恐惧引起的。

我们的恐惧对孩子来说危害巨大,最终也让我们产生许多令人讨厌的行为。

当孩子们没有足够的自由来发出他们真实的声音,而是被父母的条条框框所压住和湮没时,他们便会成长为焦虑而压抑的人。

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是全天候处于觉醒状态的。我们所有人都经历过令我们困惑无助的莽撞时刻。这是为人父母的必经之路。

每天练习觉醒意识很有价值。当觉醒意识提高了,人变得“觉醒”或“警觉”了,我们便会习惯性地区分“自我”引起的应激反应状态和来自真实自我的更平和、更公正的状态。

我们在努力成为好父母时,误认为对孩子的担心就是关心,而没有意识到大多数教育方式的问题,恰恰在于这种担心。这种担心常常表现在对有关孩子的事情极为紧张。无论哪种具体表现形式,我们的好意都被恐惧掩埋了。现实与父母的预期南辕北辙,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恐惧。

当事情与孩子相关时,我们会变得不理智,由恐惧导致焦虑只是其表现形式之一。

我们的过去影响着我们的今天。

我们的情绪越不成熟,孩子就越会表现出复杂的个性、不安的情绪,以及行为问题。

承认孩子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并能从镜子里检视自己,是成为觉醒的父母的标志。每一次检视,都给我们机会去摒弃旧的行为模式,以免传递给孩子。改过自新需要巨大的勇气,但要想成为觉醒的父母,和孩子们建立联系,这是唯一的方法。只有充满觉知,我们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最真实的自己。

你有没有试过愤怒地朝孩子尖叫?我敢打赌,几乎没有一位父母,不曾在某种程度上对着孩子发脾气,过后又感到无比尴尬。当我们朝孩子发怒时,就像是在情绪上被人推了个跟头。我们通常认为是孩子的行为令我们发火的。

我们以为,只要我们让孩子“做”或“不做”某些具体的事情,我们就不会有过激反应。这就像一个游戏,父母和孩子们在竞争着谁能领先对方一步。无须赘言,这个游戏注定会以生气、焦虑、屡屡失望,甚至伤心而结束。

觉醒的教养方式打破了游戏规则,因为它试图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本身。这一理论认为只要家长创造了合适的条件,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改变,并达到更高的觉醒境界。当然,问题在于父母是否懂得去创造这些条件。

只有在觉醒意识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对孩子行为做出更精准的回应,从而让他们充分表达真我。

就独立生活的能力而言,我们的孩子可能还很弱小,但在充当唤醒者的角色上,他们有着巨大的潜力。

孩子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不是以顿悟的形式出现的,而是隐藏在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时刻和最朴素的事件中。其实,它多半发生在我们与孩子发生冲突时,那时我们可以完全地看清不觉醒的自己所玩的把戏。

我们的“自我”喜欢感到高高在上,喜欢控制,因此,能对孩子发号施令是一种巨大的诱惑。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怪它对权力的迷恋,谁叫“自我”就是在专制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呢?说到底,谁能让我们获得对他们的生活几近全部的控制权呢?职场上,不行;在父母或兄弟姐妹或朋友们面前,也不行。通常,“自我”认为,你能全面掌控的就只有你与孩子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它会如此卖力地去施展威力。只有在孩子面前,我们才能表现得无所不知,拥有控制与独裁的力量。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种所谓的权威,其实只是我们内心软弱的象征,也许我们会重新认识自己的行为。

举个例子,一位妈妈抱怨孩子早上不听话,并且上学迟到成了习惯,她总为此发脾气。传统的方法会教这位妈妈管教孩子来让他们学会听别人说话。问题是在这种情境下,父母会说:“你有没有听我的话?”过一会又会说:“我刚才怎么跟你说的?”用不了多久,家长们便会开始朝孩子吼叫,以为他们喊得更大声,孩子才会学会专注。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们根本没有学会专注,反而会产生怨恨,进而越来越叛逆。

如果探究一下这位妈妈的问题,效果会怎么样?这位妈妈是否没有条理或者常常爱拖延?是否她自己早晨不能有序地完成好自己的事呢?看,现在我们把焦点从“孩子要改变什么”转移到“妈妈自己可能需要改变什么”上了。

通过这种截然不同的角度,这位妈妈需要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来反思:“孩子是不是在某程度上反映了我的处事方式?我是不是可以重新安排一下生活,让自己变得更有条理呢?”有孩子之前,个人生活少些条条框框也无伤大雅,但当了父母之后,我们意识到缺乏条理的生活,将无法为我们想教他们的健康行为模式树立好榜样。我们自己或许已经能应付不同程度的混乱,但带给孩子的影响却是很恶劣的。对妈妈来说,早上的日常有些混乱也许不是什么大事,但恰恰是这些每日的行为模式,最终养成了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我们对孩子的教导或者下达的命令。我们的孩子会不断反映出我们的不成熟,直到我们承认自身的问题。真的,如果我们不接受成长的挑战、更成熟地安排生活,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总会在家庭中滋生出很多有害的行为模式。

通过反复地自我检视,我们一定能逐渐成为真正的好家长——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拥有的好家长。

第2章 我们的文化如何导致家长失败

父母必须转移育儿焦点,从控制孩子转向支持发展孩子的体魄、情感和心智。

只要我们致力于帮助孩子实现自我,而不是逼迫他们成长为家长心目中的样子,孩子就会茁壮成长。

这样做违背了我们的常识。我们习惯性地认为,人生是充满危险的,必须时刻保持着“主动作为”的状态。因此一开始,这个觉醒助力者的角色总让人觉得别扭,甚至让人觉得自己背弃了家长的义务。

我们把孩子当成了一件物品,把他们推向一个我们为他们设想好的未来。只有当我们不再听从我们脑海里的声音,摒弃错误观念,把孩子看成是完全有能力书写自己人生篇章的独立个体时,他们才能展现出与生俱来的活力与勇气。

我们是如此痴迷于实现目标,痴迷于这些目标能为孩子们带来“幸福未来”的美好前景,以至于我们不断对孩子的生活进行“无微不至”的管理。

家长与孩子之间冲突的根源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是时间概念的冲突。家长们是以未来为导向的,关心的是如何达到理想中的目的地。孩子们却相反,他们活在当下。

我所指的孩子“活在当下”的能力,是指孩子能全心全意投入到他们眼前正在做的事情,包括他们其实此刻什么都没做的情况。这是孩子的本能,直到我们通过使他们忙于一项又一项活动,以至于完全没机会“存在”于在当下,从而教他们斩断与现在的联系。当我们的孩子被允许享受当下的每一刻,而不是被密密麻麻的日程安排推着走,他们天赋的智慧、真挚的愿望、自然的天性与兴趣都会被激活。这些宝贵的品质,根植于孩子们对生命奇迹的自然感知,以及对“生活是一场伟大冒险”的信念,而绝不是源自他们对“不努力就是浪费”的恐惧。

大部分失败的家庭教育,是由于我们对孩子茁壮成长所真正需要的东西缺乏了解。每个孩子都希望问三个问题:

● 我被看见了吗?

● 我有价值吗?

● 我重要吗?

当孩子觉得被看见,认为自己有价值,并且觉察到他们是作为一个“人”,而不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而获得重视,他们便能感觉充满力量。这种能量会转变成他们对所关注的事物的真正热情。换句话说,他们本性的自爱会通过对生命的热爱显现出来。

在孩子成长的这个阶段,我们与他们的联系至关重要。这让他们确信,他们的存在是被肯定的。

当我们看待、聆听以及与他们说话的方式,都让孩子知道他们有多么值得被爱时,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便会大大增长。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孩子变强,召唤出孩子内心强大的自己,它会成功地支持孩子度过一生。只有当我们把对孩子“应该”成为什么人的幻想,与孩子真实的自己区分开来时,我们才能公正地对待他们最原始的“真我”,并且不断改进我们的教育方式,好让他们的“真我”发热发光。

第3章 看不见的反应触发点

传统的子女教养模式早已让家长们习惯性地认为,当他们被孩子激怒时,那一定是孩子的错。

我们的反应触发点一直在我们身上,根植于我们过去受过的伤害以及幼年时期的痛苦当中。孩子的行为,不过是一阵风,把我们内心那些情绪的余烬煽成了火焰。

我们的孩子都只不过是在做他们自己。他们并没有兴趣来惹我们生气,让我们感到羞愧或焦虑。恰恰相反,他们依照自己的内心行事,根本和我们没多大关系。然而,由于我们背负了许多情绪上的痛苦,内心的火焰难免偶尔会被他们点燃。这完全是出于无意的,但这是我们内心不健全的结果。触发我们情绪的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我们自己未解决的情绪问题。

我们的文化盲目地设定“家长情绪被触发是孩子的责任”,这给予了家长“修理”孩子、控制孩子的权力,直到他们再也不能用这种方式激怒家长。

问题不在孩子的行为上,而在于为什么这样的行为会惹怒我们。只有去检视为什么孩子的行为会促使我们做出负面的反应,才可以改变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这一点对任何亲密关系都适用。

为了找到触发我们情绪的根源,仅仅停留在一些表面的解释,例如“当时我很累了”或“老板对我的工作要求太多,于是我将挫败感发泄到孩子身上”,或者就简单说“我有容易发怒的毛病,得治治了”,是不够的。

通往觉醒式教养之路,是由强烈和坚定的好奇心所发掘出来的生活经验,没有人能把另一个人变得更觉醒。这是一次安静深沉的个人修炼,修行者懂得“唯有学会意识到自己是如何思考,以及自己倾向于如何表达情感,才能让自己恢复平衡和平静”。

第4章 迷思之一:教养都是为了孩子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高度不觉醒的教育方式之下成长的,我们的心灵都受到了情感的伤害。

子女教养往往都是在我们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子女身上时最有成效。

身为大人,如今成了父母,我们发现自己的情绪总是不经意地被自己的孩子触发出来。其实真实情况是我们过去的痛苦被重新触动了。儿时不懂得处理而埋藏起来的痛苦感受,如今重新浮现,犹如一头不再甘于处在下风的饥饿猛兽带着盛怒而来。我们那些不恰当的行为其实是被这些残留的痛苦记忆引发的,但我们通常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我们最亲密的关系最容易触发我们的感受,尤其是亲子关系。觉醒式教养强调我们的孩子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看不见的一面。孩子让我们看到,是过去没有处理好的那些伤痛记忆,如今驱使我们用激烈的反应,并且通常以不理智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的行为。

父母们对孩子的坏行为总是抓住不放,却很少去发现他们日常行为中值得称道的地方。

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中,赐予了我们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们自我提升、自我成长。因此,子女教养过程中的每个时刻,都犹如觉醒的警钟。觉醒的前途是光明的,它让孩子从我们的期望中解放出来,并使他们获得力量来发展真我。孩子的行为反映着我们自身,当我们以此来提升自我时,不仅我们的孩子可以从父母施加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我们也可以减轻负担,不再需要认为父母就必须一直管束和控制孩子的生活。这样,我们开始借着养育孩子,与我们的过去来个了断,因而也卸下那些关于孩子未来的不切实际的期望。

自我提升宣言我全然接受:子女教养的关注点是提升自我,而不是我的孩子。我认识到:改变的责任在我身上,而不是在孩子身上。我意识到:我纠结的情绪是内心冲突的反映。面对每一次挑战,我会转而自问:“这反映了我的什么问题?”

第5章 迷思之二:成功的孩子总是走在前面

我们需要把孩子的注意力转向内在,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情绪及动机,而不是寻求下一步的纪律干预。

当孩子把我们看作他们坚定的支持者时,他们会以一种健康的方式依靠我们,把我们视作亲近的家人,有时还会找我们出谋献策。这样既增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又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第6章 迷思之三:孩子有好坏之分

孩子才一岁的时候,家长就期望他们“行为得体”。到了两岁的时候,甚至是“两岁”这一事实也被视为一个问题,因此我们称这个年龄为“可怕的两岁”。

无论是“好”还是“坏”,都是我们用来描述孩子行为的典型标签,但这还不是我们给他们贴标签的唯一方式。因为我们的“自我”总是给世事归类,我们心中有很多标签,一部分是基于孩子的行为,但更大一部分是基于孩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觉。诸如“懒惰”“乖巧”或“害羞”这些标签,其实会给还没有形成牢固的自我认知的孩子带来沉重的负担。

我们每个人都会记得在孩提时代被贴过的标签——就好像套在我们脖子上的一根绳索,多年后还会令我们因羞耻而喘不过气来。

给孩子贴上标签,比怀疑我们的想法容易得多。当孩子让我们面对自己时,我们总会惩罚孩子去面壁或静坐思过。

许多孩子事实上并没有那么任性或者叛逆,只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力量强大到与我们的个性发生了冲突。

我们大多数时候都被困在我们的“自我”里。加上我们的文化在亲子关系中把权力赋予了假定为全知的父母一方,孩子只好成了被贴标签和被惩罚的一方。

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里,我们总期望看到他们按部就班地成长。如果孩子的个性允许自己这样成长,我们会感到欣慰,并为自己的教养方法感到自豪。然而,许多孩子的个性不允许他们遵循我们喜欢的方式成长。有着这种个性的孩子有一股内在的动力促使着他们为自己发声,为自己的人生掌舵。父母常常对这样的孩子缺乏准备。带着“坏孩子”的标签成长,这些孩子长大后以为自己是问题所在。这会给这些年轻人带来无谓的羞耻感和不安全感。

那些挑战界限、破坏规矩、制造混乱的孩子,常常会感到自己被忽视以及愿望得不到满足。父母要训练自己,把这些行为解读为孩子希望与外界建立更加深层的联系的呼唤,这样才可以放下纪律检查员的角色,从而成为孩子的支持者。

在行为上,我们对孩子的期望,要比我们对自己、对配偶或对朋友的要求还要高。这不就是双重标准吗!孩子摔了一跤,我们有些人会马上责备他们,有时还会用最不礼貌的方式给他们贴上标签。孩子没有听我们的话,我们就开骂。孩子忘记带午餐盒,忘记做作业,或是把请假条给丢了,我们的反应就犹如世界末日来临。我们忘记了自己也总忘记带钥匙,没有回复别人的电话,或者未在截止日期前把事情做好。

这种双重标准对我们的孩子有巨大的影响。

第7章 迷思之四:好家长是天生的

每个家长都知道他们不应该对孩子吼叫。尽管如此,所有的家长有时也难免触犯并感到惭愧。

为人父母,一方面需要方法和策略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需要一定程度的成熟的情绪,才能有效而强有力地去执行这些方法和策略。

为人父母需要一生致力于每时每刻的改变和成长。

为人父母不是一种天生的技能。我们不是自动自发就知道如何去做父母的。

第8章 迷思之五:有爱就是好家长

尽管我们对孩子充满爱心,但在残酷的现实中,我们却常常对他们做出一些与爱相违背的行为。孩子常常感觉到我们无休止地在抱怨他们,纠正他们,对他们发脾气。后果就是,许多孩子活在害怕令我们失望的恐惧中,甚至惧怕我们。

为什么有时我们会憎恨那位我们称作“最爱”的人?虽然爱是一种欣赏的感情,它却会被“自我”的欲望所污染,从而滋生出恐惧,使我们的控制欲和占有欲蓬勃生长。这种爱的扭曲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是因为我们对所爱之人有依恋。我们对他们的依恋创造出一种共生关系,使我们不再基于他们本来的样子,而是基于他们让我们产生的感觉来与他们发生联系。

尤其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对自身的感受,与他们对自我的感觉交织在一起。我们为他们担惊受怕,于是试图控制他们。然而,我们真正想控制的不过是我们自己的恐惧。

孩子所需要的家长,不仅要有爱心,而且要体现出一种与他们相协调的存在方式。他们需要父母井井有条,对待他们始终如一,面对情绪爆发时能保持冷静。他们需要感受自己最深刻的情感和内心的需求,而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需求被仁慈而快乐地满足。为了成为这样的家长,我们的情感工具箱里需要很多工具,爱只是其中的一样。专注、乐观、善于表达感情、坚定且灵活,以及相对没有压力的环境,也是帮我们成为好家长的其他几样必要工具。

觉醒式教养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明白我们的出发点与孩子接收到的信息之间的差异。孩子并不会过多关注我们的出发点,而是关注我们的反应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就是在感受这个层面上出了问题。只有当我们关注孩子的感受而非我们自己的感受时,我们才能了解他们每时每刻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要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走出自己的内心,实现觉悟。

缺乏觉悟的爱——缺乏教养觉悟的亲子之爱,或者说缺乏教养意识的爱——会迅速变成欲求与自私。

我们的许多爱其实是爱自己,只是伪装起来成了爱别人。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进入人际关系时,都在寻求从他人那里获得使自己“感觉良好”的体验。我们爱那种能在我们身上呼唤出这种心情的人,而对于那种不能使我们感觉良好的人并不关心甚至讨厌他们。

爱他人,必须从爱自己开始。在我们学会爱自己之前,我们所有的关系甚至亲子关系,都会让我们感到是有条件的、被迫的,并且最终得不到满足,因为那都是基于我们从他人身上获取需要,而不是单纯地与他们分享真实的自己。

永远关注孩子向我们发出的信号,我们才能看清藏在爱之下的恐惧,这是为人父母的神圣使命。当我们可以全心全意拥抱孩子的真我时,我们就可以和他们建立最深刻的联系。

爱,一种能够全面地看见、接受且尊重他人本来面貌的能力。

除非我们把爱自己变成日常习惯,不然我们的孩子感受到的依然是我们由恐惧而产生的控制欲和占有欲,而不是爱。

对孩子的爱,从接纳开始。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可他们常见的一些缺点,例如行为粗鲁,缺乏学习动力,甚至他们的坏习惯。它意味着我们接受孩子有权利做自己。我们的职责不是去评价他们,而是鼓励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价值的孩子,会自然避开阻碍与我们建立联系的、不让他们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的行为。获得父母认同其价值的孩子会自然地远离那些破坏亲子关系的行为。尽管家长与孩子的冲突也许依然存在,但彼此之间的联系总是强大深远的。

第9章 迷思之六:父母的使命是 培养快乐的孩子

当孩子考试得了低分的时候,并不代表孩子注定要失败。我们鼓励孩子接受这个分数给他们带来的感觉,面对它,找出它给他们带来什么启发。我们帮助他们认识到,分数并不能定义他们,相反,他们可以从中学习和成长。这个科目是否需要他们更努力地去学习吗?他们是否需要帮助?或者说,孩子在这个科目上没多大天赋,因此需要接受这一事实并考虑他是否可以寻找其他的人生道路?关键是要教育孩子与自己内心的力量保持联系,并且不要在生活面前觉得被打败。

儿童生来就知道如何投入生活原本的样子。他们会哭、会闹脾气,但他们不会把价值观与可能发生的事联系起来。

什么叫作接受生活原本的样子呢?它意味着察觉到每个时刻都包含着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有喜有悲,有痛苦也有快乐。

每当孩子被迫经历不愉快时,不只孩子,家长也会把情况解读为“一定是出了什么差错”。然后,在我们和孩子心中,一出由恐惧和绝望组成的戏剧上演了。这些全是因为孩子没有意识到生活的原本模样,没有意识到要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他们要做的就只是认识到他们自身存在着应对任何情况的力量,以此为支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生命的体验中去。

让孩子融入某个团体的目标是个误导人的观点。与其逼孩子融入某个小团体,还不如教会孩子与那些不关心他们的人划清界限,这对他们更有益。我们应该帮助孩子辨别他人身上那些与自己合拍的特质,而不是教孩子为了迎合他人而伪造自己身上没有的品质。

这都始于一个事实:我们教会孩子们社交,却没有给他们提供能够帮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发展健康关系的工具。

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我们只需要观察年幼的孩子。他们是无须苦苦追寻就能获得快乐的高手。

成年人的标志或许就是“忙忙碌碌”,而“活在当下”则是孩子的域名。就是这种对生活的全然投入,使年轻人活得自由,充满探索和冒险精神。这些不正是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拥有的品质吗?要培养这些品质,我们必须让孩子去做最擅长的事情,那就是做自己。当我们不再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阻碍时,他们就可以自然地发展追逐梦想的决心,而无须我们无休止地唠叨。

第10章 迷思之七:家长需要控制一切

当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控制仅限于我们自身和我们家里的环境时,我们就把需要做出任何改变的责任从孩子们身上转移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应当对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全权负责。一旦我们接受了“是我们创造了孩子的生活环境”,我们就可以开始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 我正在营造环境的方式会促进和谐还是造成不和谐?

● 我要做什么,或停止做什么,才可以引导我的孩子做出某种行为呢?

举个日常生活的例子,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喜欢刷牙,但是我们有责任创造条件来帮助孩子认识到刷牙是每天生活里的重要部分。我们铺好路,让孩子选择如何在这条路上与我们同行。只要我们把精力集中在铺好一条符合孩子个性的道路上面,我们就很好地完成了我们的工作。

我们不能控制孩子。我们只能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

我们需要停止投入精力在试图控制孩子当下要做什么以及他们未来会成为什么人上面去。无论我们在这方面投入多少,这都是一场必败之战。真正的挑战是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那些我们真正能控制的因素上面——我们自己,以及整个家庭的运作。

在成为“我们的孩子”之前,我们有幸拥有的孩子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的。

就是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的经历,即使有些经历是痛苦的,他们也有权利去感受。孩子的一些经历呼唤起我们心中某些强烈的情绪,但我们不能让这些情绪蒙蔽一个事实:孩子有他们自己的人生路,而不是我们的。

我们没有权利对孩子如何表达他们的人性发号施令。

如果你的孩子很害羞,这真的意味着他们某方面有缺陷,需要被逼着变得自信吗?或者更好的做法是让他们纯粹地去体验这种害羞的性格?

放手不去管孩子,这也许是父母面对的最艰难的精神斗争,尤其当其他父母和孩子的老师向我们施压,一定要让孩子跟上大部队的时候。当孩子的发展没有遵循规范时,我们经常会感到被他人尤其是其他父母评判。这些批评制造了更多的匮乏感,使我们加紧了对孩子的控制。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控制得越紧,孩子就越能改变自己。我们几乎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创造了相反的效果,变本加厉地固化了孩子原本的行为。

我们每个人,一生之中都会面对许多挑战,我们必须战胜它们。每个人的际遇不同,但要战胜困难,我们都需要我们爱的人的帮助。你的女儿不需要认为,她碰到了困难是因为哪里出了问题。她只是单纯要求你接纳她原本的样子。只要你帮助她面对她所碰到的困难,而不是怨恨那些困难,你可能会意识到,没有它们,她就不能成为现在的她。她需要你接纳她的局限,从接纳开始,帮助她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实现最大的成长。当我们看清楚孩子是带着什么来到世上的,并将这些作为他们天性的内在部分来尊重时,我们就能够帮助他们成为他们需要成为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想的那个样子。这就是做孩子的精神导师的意思。

我们的孩子能自动感应到,我们是接纳还是拒绝他们。当他们感应到我们理解他们本质的个性时,他们身上那些为了躲避我们的批评而封存起来的活力便得以释放。这些活力使孩子的身心成长焕然一新。当明白我们身为孩子的精神导师这个角色的力量时,我们就能为孩子内心渴望自我实现的悸动灵魂喝彩。

从父母转变为精神导师我不会:只 把他们看成小孩,而是把他们看作独立的精神个体。把 自己定位为家长,而是把自己当成是一位合作伙伴。让孩子达到我的标准,而是帮助他们创造自己的标准。让孩子依赖我,而是解放他们,让他们学会自立。把 孩子当作是“我的”,而是鼓励他们找到自己的个性。

第11章 养育真实的孩子

我把我内心的创伤看作是我的情绪触发点,而女儿的行为只是点燃它的火柴。这使我可以一直在心中竖立起一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不把矛头指向女儿,而是在我的内心打开聚光灯。

暴风雨式的情绪爆发不一定就是怒气或暴力。有时,我们对孩子的反应可能用的是最沉默的表达方式。亲子关系失调不一定总意味着双方大吼大叫或互相羞辱。它的表现形式可以很隐秘,需要高度警觉才可以察觉到。

一位母亲无意识地脸部扭曲,她儿子的双肩马上会耷拉下来;或是一位父亲把拳头握紧,他的孩子会马上知道停止吵闹。有时,最细微的反应可以对我们爱的人产生最深远的影响。

我们大部分人总是想方设法补偿童年时的创伤。

第12章 我们反应背后的真正驱动力

虽然每个人的信念各异,但有一种潜在的情绪共同主宰着我们所有人在面对配偶、自己或者孩子时的反应,那就是:恐惧。恐惧使我们内心产生分裂,使我们与真实的自我剥离,以自我欺骗的方式把真我掩盖起来,以虚伪的“自我”取而代之。

我们可能不容易看出恐惧就是我们反应的驱动力,因为恐惧太擅长伪装了。它有很多副面具,例如愤怒、沮丧、虚伪、控制和悲伤。

表达恐惧的典型路径我们完全可以画出一条清楚的路径图,看看孩子的行为怎样引发我们的情绪反应,从而揭示出我们的情绪蓝图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我指的是:孩子的行为:不听话。你的反应:发怒、恐吓、惩罚潜在恐惧:“我不能控制我的孩子。”“我的孩子长大了会是个恶霸。”“我是个没用的家长。”“我感到自己的话没分量。我说的话不管用。”

孩子的行为:因为受到了同学的排挤而不开心。你的反应:过度参与和干涉孩子的社交生活。潜在恐惧:“我的孩子要是不在任何一个小团体里面,他就会觉得没有安全感。”“我的孩子觉得孤单和被孤立了。”“我的孩子要是不和同龄人一起玩,就会感到迷失。”“没人喜欢我的孩子。”

为了更清晰认识我们的内心,我们可以探究自己恐惧核心的各个方面。

不被爱的恐惧

对冲突的恐惧

投入的恐惧

独立自主的恐惧

对于不幸福的恐惧

觉得自己没用的恐惧

失去控制权的恐惧

对平凡的恐惧

对短缺的恐惧

第13章 从恐惧走向觉醒

孩子需要我们成长和觉醒,这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放弃我们对自己父母的情感依恋、需求与依赖。

我们要是习惯于得到父母的认同或批准,总是转向父母寻求归属感和爱,我们就是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子了。

让我们的孩子获得自由、摆脱依赖的唯一方法,就是先让我们走出对父母的依赖。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与我们父母之间不能有圆满和牢固的亲子关系,而是我们要建立一种更像亲人和同盟战友的关系,我们必须停止像孩子一样让父母继续教养的依赖。

父母其实也是他们父母不觉醒教育的受害者。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都是出于他们自身的恐惧和匮乏感。他们这样做不是出于恶意,也不是出自下意识,而是受到了自己的父母或童年时其他事物的影响。当我们觉醒到这一点时,我们也能把父母解放出来,让他们追求自己的人生。

我发现一个有效的练习,是要求家长们在每次被强烈的情绪冲击时,自觉地停下来。当情绪来时的确很难停得下来,但我还是叫家长们把当时的感受和想法记录下来。然后,我要求他们列出内心所有的担忧和恐惧。

弗兰西斯卡和她11岁的儿子奈特一直为了芝麻绿豆小事争执不休。最近一次争吵,是弗兰西斯卡发现儿子没有为考试复习,而是在玩iPad。她发火了,并惩罚儿子周末禁足。奈特也气坏了,那个周末刚好是他最好的朋友的生日派对。他朝妈妈大吼大叫,推着她离开房间。在冲撞之间,她失去平衡撞到了衣柜上,肩膀受了伤。

我让弗兰西斯卡列出她害怕的事情,她写下了这些关于儿子的字句:“失败、软弱、输家、注意力散漫、无所成就、没目标、流浪儿。”我们可以再一次看到恐惧可以让人麻木。难怪弗兰西斯卡在儿子面前会反应过度。无论是谁,如果心里常常被这些恐惧缠绕都会失去理性!

我再让弗兰西斯卡写下她对儿子的爱意。她写道:“我希望我的儿子得到最好的。我希望他获得成功,因为这是他应得的。他聪明伶俐,和善又有爱心。我只希望他获得世上最好的一切。”弗兰西斯卡写着写着,她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转变了。她的脸部表情变得柔和,她的双肩也放松了下来。很明显,她清空了脑子里的担忧和恐惧,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广阔自由的心胸。

我让弗兰西斯卡重新想象这个场景。这一次,她不许出于恐惧而对着奈特发怒,而是要重复她写下的话。当她重新回想这一幕,她立刻看到,要是她换一种方式,事情的结果将会大大不同。她说:“奈特本来不需要感觉被逼得无路可走,本来不需要感觉必须如此激烈。他当然希望我滚出他的房间!当时我太咄咄逼人、太尖酸刻薄了。他只是想把我的负能量赶走。”弗兰西斯卡开始明白从恐惧发出的力量,与从爱所发出的力量之间的天壤之别了。尽管两者看起来都是怀着好意的,只有其中一个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前者只会造成情感碰撞,后者则解开对对方的束缚,让他们找到自己如何面对当下。

一旦我们走上觉醒的道路,我们会留意到自己像钟摆一样迅速地从爱的一边摆到恐惧的一边。随着我们开始不让自己摇摆,我们就可以收紧约束恐惧的缰绳,让我们与孩子之间充满着关爱、和谐、接纳,以及最重要的——亲情。

当恐惧的比例超过了爱,恐惧占了上风,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结果与意愿相违,我们就不禁疑惑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我们担心、想要控制孩子时,孩子会反抗,反而使我们以为我们成了受害者。恐惧的威力也能破坏亲子关系,把通常良好的局面变成怒气冲冲的对峙,彼此误解,情绪紊乱。

当我们对子女的爱被恐惧蒙蔽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及时觉察,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每时每刻保持觉醒,我们才能发觉这种倾向,使我们从焦虑的绑架中一步一步地走出来,进入一个宽容体谅的心境。在那里,我们既能认识到自己的致命弱点,又不会无意间把自己的痛苦经历投射到孩子身上。

通往解放和觉醒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笔直的,路上坑洼不平,阻挡重重,甚至还有坍塌路陷。正如一位艺术家花数个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来绘制一幅杰作,他依靠的是内心的创作力去进行必需的练习,一笔一画耐心地积累,觉悟的过程也是如此。一个自由的自我并不是一夜之间能成就的,而是靠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我们的“自我”,以正念以及修炼出来的智慧取而代之。觉悟的代价也许看起来有些高,要我们去面对内心所有的恐惧;然而,只要我们的方向是前进的,我们就可以一步一个脚印,我们的努力所获得的甜美回报不久便会显现出来。

天赐希望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他与你对着干,从而你可以学习如何放手;他不听话,从而你可以学会聆听;他有拖延症,从而你可以学会欣赏静止时的美;他老忘事,从而你可以学习摆脱对于事物的依恋;他过度敏感,从而你可以学会理智;他总是心不在焉,从而你可以学会专注;他敢于反抗,从而你可以学会打破常规思维;他感到害怕,从而你可以学会相信宇宙的力量。希望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他使你学会,这一切不是关于孩子,而是关于你自己。

第14章 从期望到投入

我们嘴上说着希望孩子长大了能成为独立自主的人,但在亲子关系中,要是孩子展现出独立的意愿,我们就感觉自己的控制权受到了威胁。

我们对孩子抱有期望,是我们深信我们是为他们好。但要是我们再全面观察一下,我们也许会质疑这些事情究竟是为了谁“好”。

当我们只看到事情的一面也就是通常我们看到的那一面时,我们几乎不可能做出好的决定。当我们超越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我们看到世界的本质其实是一个整体。

自然界不是二元对立的。

例如,当孩子忘记带作业本回家了,我们会将其定义为“坏”行为,需要实施某种惩罚。当我们责骂他们、惩罚他们,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理解了吗?他们会把我们的反应理解为对事情有建设性,还是在加强他们的负面形象?孩子会为第二天有机会按时带作业回家感到有所启发、充满热情或者兴奋不已吗?

当我们不再抱着一种两极分化的思维看待事情,而是花点时间,纵观全局,再把事件放在大局中看,我们对待子女的方式便会发生巨大的转变。我们的焦点不再放在孩子的坏行为上,而是放在如何去理解事情的因由,并且找出有用的方法来避免它再次发生。也许孩子当时在和同学聊天——这是件好事,因为我们乐意看到孩子们结交朋友——聊着聊着忘了带作业本。我们是该纠结那本遗忘了的作业,还是去肯定孩子的交友能力呢?又或者是孩子正在帮助别人,急急忙忙跑出教室,过后才想起忘了作业呢?

每当我的女儿忘了东西,她总是提醒我:“妈妈,至少我还记得起我忘记了某件事!”健忘这件事,是提醒我们去想实际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要我们做出道德审判。一旦我们认识到健忘其实与“好”和“坏”没有联系,我们就可以帮助子女克服健忘的习惯。这是个契机,教育子女学会列清单、设置提醒和闹钟的技能——尤其是在现代科技例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帮助下,他们是很容易做得到的。

为什么这种教育方式会给我们的孩子带来巨大的变化?因为它使孩子不再活在担心失败的阴影下,可以感觉安心,知道父母会关注每件事情的各个方面。因此他们不再害怕冒险。他们了解到,无论结果如何,他们的行动都是勇敢的表现。当我们接纳和鼓励孩子时,孩子会茁壮成长,相反,批评和惩罚只会让他们内心消沉,最终犯更大的错,而不是在小错上磨炼出自我管理的技能。

这种解放性的方式鼓励孩子扩展他们的舒适区,体验生活的多种可能性,而不用担心受到责罚。这样的孩子可以无惧地大步迈向未来,充满韧性,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自身值得理解和肯定。

只有我们鼓励孩子投入到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执着于结果,孩子才能学会去冒险。其中的技巧是,持续地接受每一刻生命的赐予。孩子全神贯注地做他们正在做的事,这就是他们需要的成长——不多,也不少——而且无须感受到父母的逼迫,因而也不会有压力。作为父母,我们密切关注子女在这一时刻的表现,帮助他们活在当下,而不是要求他们变得像将来的样子。

不用再管芝麻绿豆的小事,相信过程比结果重要,这样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任务,不仅使我们的孩子,还使我们自己,从结果的压力中释放出来。孩子不再受到事情结果的束缚,他们学会了全力以赴地投入当下是最重要的。从期望到投入,这个简单但影响深远的转变,为我们打开了真正的自由的大门。

第15章 从无心的反应到用心的陪伴

为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做出改变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意味着不加抵触地接受生活原本的样子。只要我们不带着“为什么我的期望没有实现”的“攻击”能量走进当下,我们与孩子相处就不会有那么多情绪失控的反应。

你也许会问:“那么,我们是否永远不应该纠正孩子?我们是否必须永远接受他们当下的样子?万一他们在做错事呢?”这些问题的确有道理。然而,它再次揭示了你的担心是来自对匮乏的恐惧,揭示了你控制、修正和监管孩子的欲望。

我告诉家长:“接受当下的现实,并不意味着你要消极应付,对什么都听之任之。它只是意味着你要把情绪爆发的那根刺从事情里挑出来。你当然可以改正孩子,有需要的话甚至要坚定地给他们定下规矩,但在整个过程中你不许让你的种种情绪例如恐惧、慌张、羞愧或内疚等爆发出来。”

接受孩子与因此而满足他们的任何要求,这两者有天壤之别。

不能把接受孩子误解成被动的许可或放任。

要是孩子在晚餐聚会或在餐馆中表现粗鲁或者没礼貌,虽然重要的是不要呵斥他们,但同样重要的是不让他们的不合适行为太出格。有时这可能意味着你要离开,直到他们冷静下来,明白什么才是恰当的行为;有时候这意味着你要把他们拉到一边去,清晰直接地告诉他们,他们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什么影响。无论哪种做法,觉醒的家长都不会干坐在一旁,不做出任何干预。

“但万一我们的孩子做着非常有害的事情呢?”家长也许会再问,“例如,在考试前一天没有复习只在玩手机?”树立当下的觉醒意识,要求我们专注于此时此地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样子。与其冲进他们的房间,满脑子都想着他们多么不听话,我们需要让他们把手机拿出来,向他们解释玩手机影响了他们的复习。不用争执或进一步的说明,我们只是纯粹向他们说明约好的手机使用规矩,要求他们把手机放到注意范围之外的地方。即使他们说出反感的话,或者发脾气,我们眼前的任务就是从这些干扰中抽身出来,而不要再制造任何戏剧场面。一定要注意,制造越多冲突,引起孩子越大反抗,就等于进一步扩大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如果孩子无法理解你的观点,不遵守你的规矩,那就意味着有另外的东西在发挥着作用——有一些东西正在破坏着亲子关系。

执着于孩子某一个时刻的表现,等于否定他们成长与更新的潜能。

每当我们挑出他们性格中的某一个特点大做文章,相当于是在推波助澜;我们越是讨厌某一点,这一点就会越在子女身上放大。

当我们抱着孩子在过去某个时刻的形象不放时,那我们就无法欣赏他们现在的样子;当我们倾向于注意过去的事情时,我们便会忽视孩子现在的样子。

孩子并没有这个难题。他们不会纠结于昨天的事情。与他们生活中的大人不同,他们不背负各种来自昨天、上周,甚至几年前的包袱。他们能够原谅和忘记过去的不愉快,这让他们可以自由而怀着热情开展下一段旅程。换句话说,孩子本能地适应这个世界的无常特性。

当我们还紧抓住孩子过去的某种形象不放时,我们便无法欣赏他们在此刻的美;越是纠结于过去,我们越是错过了孩子现在的样子。

然而孩子这种顺其自然的天赋却会激怒家长。大人无法理解一个拥抱、一个笑话,或是一些善意的话怎么可以如此迅速地改变孩子的心情。我们沉思细想,分析诊断,然后当我们还是无法为他们的行为找到合理的解释时,我们感到好泄气。这就是为什么当家长们坚持要找出子女非理性行为的原因时,我都会耸肩,说:“他们就是这个样子。他们活在当下。你或者我永远都无法理解他们从这样的心情一下子跳到那样的心情的能力。”立足于当下意味着我们要怀着积极和接受的态度走进每一时刻。这样做,我们就能随时准备好迎接生命持续赐予我们的新鲜体验和新的一课。

一个孩子悄悄告诉我:“某个晚上,要是我说我累了,不想做功课,我的父母就会开始长篇大论地说我会考不上好大学。他们总是在说未来的事,而我只是说那天晚上而已。”

与我们的孩子建立联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与他们在此刻的现实中相处。这意味着当孩子放学回家,与其马上让他们报告上学的情况,或者催促他们做功课,我们不如就单纯地迎接他们。我们允许孩子以他们喜欢的形式与我们交流。

举例说,你的孩子身材肥胖。你也许会对自己说:“我的孩子太胖了。”这个念头可以是中性的,事实上却很少如此。它会激发你的焦虑,并向你头脑中的思想发出信号,引发更多这样的念头。你的下一个想法可能是:“我的孩子在学校会不受欢迎。”这样的念头又发出了信号,吸引更多相似的念头,例如,“我是个不称职的家长,没管好孩子的饮食。”一波接一波,这样的念头连绵不绝。很快你变得焦虑不堪,连孩子也开始感受到了并吸收着你的焦虑。这样的坏影响还可以无穷无尽继续下去。毕竟,我们的想法不会塑造现实,但我们的信念可以,因为信念从内在塑造了我们。我们持有什么信念,便会从宇宙中得到什么回应。这就是为什么建立起能为我们内心创造最大的自由而不是焦虑的信念非常重要。

孩子长胖了,与其发慌,不如选择一种接受现实“原本模样”的态度,无须加上任何情绪或批判。我们依然可以回应,但是无须情绪失控,只是单纯地采取行动。我们可以给家人的饮食选择一种新的口味,把所有的加工食物去掉。也许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瑜伽班或者健身课程。我们也可以对食物更加留心。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留心自己是否把饮食作为一种麻木自己或逃避生活的方式。

把事情看作一次觉醒的契机,我们可以帮孩子放下心理负担,让他们不再觉得自己有问题要“修理”。身体健康是每个人的心愿,我们应该感恩这个机会让我们可以改变饮食习惯。与其厌恶这个现实问题,不如把它视作一次与孩子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和关怀家人的机会。

面对孩子目无尊长,要保持冷静是很难的。许多家长都被孩子的无礼气炸了,并且把它看得很严重。然而,与其因此激发孩子不尊敬长辈的连串愤怒情绪——全都基于恐惧而生——我们也可以选择不为负能量助力。只要我们不为负能量添加能量,它自己会慢慢消散。我们可以发挥不同的情绪能量,先不管孩子说了什么话,而是问自己:“为什么我的孩子感觉必须用这种态度与我相处呢?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我没留意到?我是不是对他们控制得太厉害了?还是我把规矩变来变去?为什么我的孩子会一反常态,用无礼的态度对我说话呢?”

如果我们不能保持冷静,我们可以选择走开——但可不是怒气冲冲地走开!如果我们能温柔地走开,我们可能会提醒孩子问问自己,他们当下是否处在自己最好的状态。如果我们需要先离开,我们可以等到彼此都能完全控制情绪的时候再去问他们。我对女儿说:“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很没礼貌,让我觉得好像你发生了什么事情。是真的吗?可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我将自己的情绪从事情中摘了出去,这样可以给她空间去反省。最后她会说类似这样的话:“学校压力太大了。”或:“我累了。”

当孩子不懂得尊重长辈,没有礼貌时,我们需要去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感受,再向孩子展示他们的无礼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怎样直接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说:“我明白,在你试图表达某些东西的时候正觉得沮丧,但我也被你搞得更加沮丧。你能不能换一种表达方式让你的需要得到满足?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把对方惹生气的,好吗?我们来把规律找出来,看以后我们能怎样彼此帮助。”

这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不要将孩子的行为变成是关于我们自己的问题。不要想着自己如何被羞辱了,自己有多么失望、多么受伤。如果我们将孩子的行为看成是关于我们的问题,孩子最终会费力对付我们的负面情绪,而无暇关注他们自身的问题。

接纳孩子,可以去除负能量的伤害。接受事情“原本”的状态,会给我们带来优雅、顺服,以及最重要的——感恩。所有这些态度会在我们的思想里注入积极的能量,这种能量能够向外发出强大的辐射。接纳不意味着消极,它与屈服完全不同。接纳是一个积极的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眼前的局面是如何由我们一起造成的,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教训。要是我们的生活要做出什么改变,我们需要的是不带一点儿负能量地面对眼前的现实。

接纳还有经常被忽视的一面,那就是由于世界万物都是一个连续存在的状态,我们可以关注我们所注意的方面的另一极,从而做出改变。

例如,当我的女儿安静吃午饭时,我抓住机会这样说:“我喜欢你现在安静的样子。当我们像这样纯粹地享受着彼此的陪伴时,我觉得和你很亲近呢。”像这种时刻,我们不该做的,是把子女此刻的安静,拿来与他们之前的又吵又闹的时候作比较——很多家长都会陷入这个陷阱。这样做,赞美就变成了一种反面说教。

日积月累,我们越是突出孩子的尊重和善良行为,他们就会变得越尊重别人,善待别人。通过转移我们对子女坏行为的注意力——那样只会增加我们自身的负能量——我们就自发地强化了我们对孩子显出的尊重与善意。

你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着你的语调、你的情绪,以及你的非言语信号。你可能更了解自己的情绪触发点,但你有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情绪也可以被你触发?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孩子可能会用某种特定的方式回应你,因为你对待他们时就含蓄或者不那么含蓄地采用这种方式?我们逼孩子做的事情,远比他们逼我们做的事情要多。

这一切都只不过是我们控制孩子的手段罢了。

没有任何一种行为是没有原因的。我们的孩子一定是被某些东西激发了情绪,正如我们被某种东西激发情绪一样。这种东西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家长;它也许来自孩子内心深处,而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要是这样就要我们的孩子为他们的行为负责,而不对他们的行为抱有同情和对其原因的好奇心,那我们就既无心又毫无帮助。一旦我们明白这些不令人满意的行为是别的事情所发出的信号,我们就会获得提醒去用一种更有意义的方式与孩子交流。用因果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急于批判他们的个性,我们就会对孩子的感受和体验产生兴趣。这样的方式有着神奇的力量,它建立起信任,从而拉近我们和孩子的距离。

我们面临的挑战不是试图让我们的孩子改变,而在于意识到生命有源源不绝的丰盛赐予供我们使用,在此基础上把我们的能量从一种匮乏感的状态转到丰富感的状态。当我们开始问“我能成为我希望孩子成为的那种人吗?”时,我们就拥有了那些我们希望孩子获得的品质。

我们在外部世界的状态有很多方面都是内心世界的投射。

我们许多人宁愿在现实生活中遇事责怪别人,而不是把它当作一面镜子来观照自己。

我们很少人懂得用平和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自己。

不再盲目反应,开始真实表达,这会为我们与子女的关系带来巨大的转变。

盲目反应: 不要玩手机,我在跟你说话呢!我不敢相信你竟然没为测验复习。把手机丢一边去,否则我会永久没收。 真实表达: 我知道你没留意到你现在有些分心。我看得出来你在无意识地逃避测验。我可以帮助你做复习计划吗?那样你就可以好好准备考试了。

或者是:我见你对手上的小玩意爱不释手。我再给你5分钟,你就要开始完成你的任务了。不过,要是时间到了,你还任由自己逃避责任,我就不得不拿走你的手机,直到你完成功课。我不希望没收你的东西,但我需要看到你学会自律。

盲目反应: 你既不听话,又不尊重长辈。你可不能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你这个周末不准外出。 真实表达: 我看得出你感到有必要用这种负气的语调跟我说话。很明显,你是不开心了,不然你不会这样对我说话的。我要5分钟冷静一下。我建议你也花点时间来思考一下怎么才能实现自己的需求。 或者是: 我看出来了,此时的你被情绪笼罩着。我想听听你的感受,但你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我很难听到你的心声。当你准备好和我分享你的感受,而不是冲着我说难听的话时,我会做你的听众。或者是: 你这样冲我说难听的话,我很难明白你的意思。我也是有感受的,听到你这样对我说话,我很难过。我现在会离开房间,给你一些空间。当你准备好冷静地和我讨论时,我们再继续聊。

当我们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时候,我们是在双方关系中注入了风度、正念和责任心。我们让孩子知道他们是聪明的、有能力的,同时我们也知道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有多么激动,我们愿意为了改变双方的对立状态而做出必要的改变。当孩子看到我们是发自内心,而不是着力让他们感觉自己像坏人的时候,他们会放下防卫,和我们一起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身为家长,我们的神圣任务就是要记得,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种深切的愿望,要被看见、被聆听,以及被理解。

第16章 从混乱到平静

每天抽出几分钟来静坐,可以帮助我们觉悟自己的本质,也帮助我们充电。花几分钟坐下来,关注自己的呼吸,让我们的心从无休止的信息处理中暂停一会。仅仅几分钟的专注,便可以提醒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与自己的联系、与他人的联系。外在的成就在不断迷惑我们,可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两种联系,本质上我们一无所有。

家长需要停止犯以下这些常见错误,停止做所有疏远孩子的事情:八卦、打听、质问、评判、说教、讲理论、假设、总结、批评、审判、责骂等。

用心说话,而不是凭大脑指挥去说话,意味着我们要少说话。心的交流无须言语,只是愿意以接纳和温暖的心去沟通。所有这些都充满力量。它是一种身心感受,从无言深处中体会相互尊重。随着我们不再执迷于口头上的交流,双手的轻触或眼神的交流都会变得更有力量。如果孩子孩子愿意表达,我们会认真倾听他们说出来的和没说出来的感受和愿望。在这种全心的倾听中,我们什么也不说,直到一切都自然变得明了。

当我们致力于深度倾听孩子时,我们会改变彼此沟通的频率。我们不再焦虑、分心,或者在对话中寻找控制权,而是能够与孩子的心灵与感受连线。

子女教养不是一场讲究策略控制的心理游戏。它是一场信心之旅,要求我们全然顺服于宇宙以及它无穷的力量。我们的信心越足,我们就会越少担忧孩子的前途。

第17章 从有角色到无角色

我把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看作一朵多瓣的花朵,花瓣层叠交错。如果我们只观察其中的一瓣,便无法欣赏整朵花的美丽。同样,我们的子女也有着许多层次的花瓣,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寻找他们完整的内在美——特别说明,如前文所强调的,孩子的潜能是从每天的生活经历中发现的,不是存在于那些我们催促孩子要完成的未来目标里。

当孩子经历失败,或是面对自己的局限时,我们的心态依然是充满关爱与同情。当他们害怕或者担忧时,我们依然保持坚强。

如果我们看到子女毫无节制地玩电脑,我们不往他们身上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不与他们对着干。

相反,我们会自问:“我的孩子要全面发展的话,他需要什么?”如果答案是他们需要少些把时间花在小玩意儿上,那我们就应帮他们多把时间花在别的地方——不是因为玩电脑不好,而是因为孩子的成长走偏了,失去了平衡。

如果我们看到孩子花太多的时间独处,我们应给他们介绍更多的人去接触,更多的事情去经历。或者,如果我们的孩子很爱社交活动,花很多时间与人交际,为了平衡,我们需要鼓励他们拿出少许时间来安静内省,甚至带他们去儿童瑜伽班,或者为他们挑选一本书,拿出一个小时来陪他们阅读。我不是在让家长们去操纵孩子的时间和活动,像一名指挥家那样把某些乐器的声音放大,同时把某些声音减少。这种方式鼓励我们把自己的角色转换成孩子的精神导师,时刻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哪些地方卡了壳。帮助孩子摆脱顽固思维的桎梏,与逼他们按某种方式做人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同的。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持续地在孩子的生活中陪伴他们,成为他们可信赖的人,为他们提供一个他们可以平衡、全面成长的基础,使他们可以吸取他们本性中丰富的养分。

不要反对孩子的天性,而是去平衡他们的天性,让孩子可以发展全面的个性,活出更完整的生命。

无论我的孩子正在经历什么,我都通过运用其对立一面的能量来尝试平衡我的能量。例如,当她担心的时候,我保持对她的信任;当她生气的时候,我保持静默;当她沮丧的时候,我选择平静。我控制住自己不充满跟她一样的能量,因为这样只会加强她的负能量,而是尝试寻求那些能解除她的能量的毒性的特质。这种能量的转换沉静而深刻,它使我的女儿能自然地找到自己能量的平衡,找回自己。

我们不能指望孩子能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但通过调节我们自身的能量,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改变行为的空间和许可。

当我们不再焦虑时,便不会掉进自己的念头或者情绪反应的陷阱里,从而可以中立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行为。

第18章 从情绪到感受

当我们不能好好处理我们的感受时,我们的情绪就会爆发。当我们觉得难受,情绪就会指使我们有所行动。

感受,只能通过我们内心深处的安静去体会。它们需要呼唤、陪伴、触摸,甚至通过颤抖或震动去体验。

当我们发现自己对孩子失去了耐性,开始责骂他们,我们要马上注意并暂停下来。“我在骂我的孩子,那我现在真正的感受是什么?”

要是我们是在骂孩子不上床睡觉,我们可以问自己:“我究竟在骂什么?”表面上看来,我们好像是担心他们睡得不够,或者是他们违背我们的命令。要是再深入了解,我们也许会发现其实是我们觉得累了,经过漫长的一天我们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来恢复精力。

情绪是指向孩子的,而感受却是我们需要时间来自我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一种平静的语气说:“我忙了一天,现在很累了。我再也打不起精神了,我需要休息。所以我的语气开始变得不耐烦,几乎控制不住。你能帮个忙吗?你也需要休息。”当我们诚实地对孩子说出我们的情绪反应时,我们就进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掌握了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只要我们是从内心出发,孩子们就更可能理解我们,也更有可能体会我们的感受。

再假设我们真正担心的是孩子的睡眠需求。即使我们不对孩子表达出来,仅仅是观察到了这种担忧,我们也会发现自己开始平静下来。意识到这种担忧后,我们也许会后退一步,对自己说:“如果担忧支配了我的行为,我会给自己和孩子制造更多的担忧。相比起来,孩子少睡几分钟,比我们之间失去心灵联系要好得多。”我总是对来访者这样说:“保留你的感受,去掉你的情绪反应。”

焦虑作为一种感受是很自然的。然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简单地坐下来安抚自己的焦虑的话,焦虑就会把我们吞噬掉。

当我们感到焦虑时,我们该做些什么呢?首先就是要承认你的真实感受。

当我们给孩子施压时,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孩子接下来一段时间都会失去动力。

孩子其实渴望着与我们合作。然而,他们需要感受到我们与他们同步,是在帮助他们完成他们的目标,而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子女需要知道我们的出发点是对他们善良本质的充分信任,而不是对他们未来会失败的焦虑。

我们所发出的能量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胜过我们的千言万语。

一旦我们习惯了恐吓孩子,从情感上要挟他们,孩子便会害怕我们,表面上服从我们,但长期而言这对他们改变行为几乎没有帮助。孩子的内心还会充满着诸如厌恶、愤怒等情绪,要是我们持续这样用情绪虐待他们的话,它们甚至会心怀怨怼。相反,当孩子感受不到家长强加给他们的期望时,他们便不会辜负我们的信任。培养信心需要时间和诚心,而且只有随着我们真正成熟起来才能实现。

如果希望与孩子创造良好的沟通,我们需要制止自己控制孩子的欲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接受孩子当下的真实模样。例如,要是我们看到房间乱糟糟的,而想抑制自己不要发作,我们可以问自己:“为什么衣服掉在地上会影响到我的心理平衡呢?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以致会有想责骂孩子的冲动呢?”

我们吸收了太多“事情本该如此”的标准价值,常常觉得自己没有选择,只能发作。我们身不由己。然而,通过观察每个反应,认清究竟是哪种迷思使它发作起来(通常不止一种迷思),我们开始学着去驯服自己的激动反应。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去观察,在某种特定情景下,我们给了自己什么信号。这样能帮助我们去辨认我们究竟被哪一种或哪几种文化迷思给蛊惑了。

这意味着我们永远不对孩子生气吗?完全不是。问题不在于我们被惹恼了,而在于我们对心头涌起的情绪做出什么反应。我们是直接盲目地发作,给孩子可怕的惩罚,还是用一种更加健康的教养方式去处理,来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和关爱呢?任何情况下,把情绪的因素拿掉,拿出最真挚的感觉,我们就可以创造出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与子女分享我们的感受,与随着性子发作有着根本的不同。我们停止了责备,改变了反复无常的性情。这样,我们可以自由地与孩子讨论问题,意识到双方都有权表达同意或者异议。在一种彼此联合、平和对话的方式下,双方最终能达成统一的抉择。大家的共识是各方都负有责任。

孩子看见我们没有控制他们,而且真心地希望得到他们的协助,他们也会愿意支持彼此达成的协议,甚至还会提出我们没想到的好建议呢。

控制情绪,是一件难事,尤其是当我们处在恐惧之中时。

第20章 从评判到共情

当我们真正对他人产生共情时,我们不会对他人有所期待。真正出于共情的回应,是马上认识到他人的处境与我们的处境有极大的不同;认识到要想与他们建立联系,我们必须完全抛弃自己的期望。要做到迅速放下自己的期望,要求我们专注当下,明白与他人相连是一种双方每时每刻能量的交换,但并不保证事情会达到什么结果。我们明白那是关于交流的过程,而不是我们需要在哪里停止,或是达到谁的既定目标。它充分重视双方在交流过程中每步都携手前行,全身心投入而且完全自主。

共情,是一种能体会他人感受的能力。这要求我们首先接受我们的孩子、伴侣或朋友有某种特定的感受。他们当然有自己的感受,因为我们与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个体。这是健康的关系中事物的自然状态。我们不需要改变他人,也不需要改变自己。我们仅仅需要承认其他人的感受,正如我们希望他人承认我们的感受。一开始,在我们心中为双方的见解保留空间是极具挑战性的事情。我们只有不被自己的情绪所包围时,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内心常被焦虑所束缚,使我们瞬间变成了控制狂,马上又变成暴怒狂。这正是发生在萨万娜父母身上的情况。

孩子们能够察觉到父母到底是在与他们建立联系,还是在试图控制自己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他们不被倾听,他们的意愿是微不足道的,进而增加他们的焦虑感。一旦我们没有真正设身处地地与孩子沟通,我们只会把问题弄得更难。孩子觉得我们没有倾听他们的心声,他们便关上了心门,不再与我们合作。要是我们知道如何真正设身处地地为孩子考虑,我们就可以创造一扇美妙的大门,迎接双方更亲密、更心心相印的合作关系。

我们从来无法要求孩子保证一直坚持做某事。孩子有权利拥有他们的感受和经历,哪怕与我们的期望相违背。随着他们成长,他们的兴趣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改变。这并不是需要反对,反而是需要鼓励的事情。我们在孩子身上寻求的本质特性,与孩子能多长久地坚持做某事无关,而与他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投入自己的身心灵有关。这种投入是无法量化的,这一点使我们深感不安。我们习惯于重视看得见的结果。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剥夺了自己对一些不可估量的东西的感受,就是让我们无法感受到每时每刻探索新体验的过程。

焦虑支配了我们大部分的行为。学会如何处理恐惧,对于家长来说,是真正的挑战,它能使我们为孩子装备必要的武器去面对他们自己的恐惧。对付恐惧的方法,不是试着去消灭它,那样做只会把恐惧放大。积极的处理方法是接受恐惧,与我们的恐惧做朋友。

第21章 从纪律到开明的规矩

孩子出现的所有纪律问题,都是由于家长缺乏纪律。我们需要干预的是家长缺乏纪律的问题,而不是孩子!

我相信,如何建立好界限以及制定适合的规矩,是子女教养中更困难的方面。当我们尝试去做的时候,我们总容易变得要不就太严苛,要不就太松散,我们不知道如何才能为孩子的茁壮成长创造恰好合适的条件。孩子的生活需要有框架,有可预见性。每天基本的日程需要由家长来制定,这个日程需要为孩子的特殊需要量身订制,同时也必须服务于整个家庭。然而在这个框架下,还需要为孩子的率真天性与即兴游乐保留大量的空间。当意料之外的情况或事件发生时,孩子难免会有某种程度的别扭。在这些时候,家长必须肩负起调和孩子情绪风暴的重任,毕竟那是孩子们面对剧变和混乱时难以避免的情绪。

要是我们能给孩子制定清晰、连贯、为他们着想的规矩,我们就无须采取任何带有惩戒性质的育儿策略。我们缺乏对规矩的理解,也不知道如何去建立规矩,是导致家里出现混乱和争吵的根源。

我们在给孩子设立规矩时,我们都甚至不知道我们这样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们许多的规矩都是出于当下的条件反射,这意味着它们往往是基于我们有多累或有多焦虑。它们都不是有目的的深思熟虑的结果。

帮助人生长进的规矩● 尊重自我——做好自我护理,包括清洁和睡眠● 尊重个人所处的环境——整洁的房间和家● 尊重个人的内心——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过程● 尊重家庭和社区——与人沟通及贡献社会

我反对惩罚孩子,我相信自然和符合逻辑的结果的力量。它们不是强加到孩子身上去的。

坚持遵守规矩和界限不代表我们要使用胁迫或严厉的手段,那会很容易走到暴力的边缘。反而,我们要帮助孩子以一种乐观和轻松的心态去面对问题。

孩子不听话,我们期望能够通过语言的指示甚至责骂来教导他们人生的道理。这绝不是好的教导方式,因为它违反了我们学习新行为的最佳方式。我们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吸收,那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要让孩子们充分吸收我们的教诲,我们需要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践行自己的价值观,活出自己价值观的光彩熠熠,让别人看到。

第22章 从战场到谈判桌

要终结孩子之间的战争,第一步要从家长开始。它要求我们摒弃指责其中一方的倾向,从而避免孩子们觉得这是一场竞赛。

孩子会观察我们如何建立与伴侣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并拿来作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榜样。

当家长担心小孩子在大孩子身边不安全时,我总是对他们说:“你的大孩子没有义务去当小孩子的保姆。要是你把这个责任扔给大孩子,要他们当个负责任的好孩子,他们会反抗你的。要是你觉得大孩子还不够成熟,不能让他们在小孩子身边,你的责任是把他们安全地隔离开来。你不能期望大孩子会控制不成熟带来的冲动——他就是做不到。”很多家长都会自然地对大孩子抱有更高的要求。这本身就会在孩子之间制造妒忌和怨恨,造成他们的敌对。同样,家长通常也会强迫孩子之间要守望互助。这也会给他们制造抵触情绪,尤其当他们还没自然预备好的时候。我们希望孩子之间要相亲相爱的愿望是那么急切,通常却把他们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远。与其强行拉近孩子们的关系,不如让孩子在彼此亲近的基础上自然地发展起手足之情。

孩子之间的同胞之争其实很普遍。说到底,他们给了我们机会去教导他们什么是合作和怎样解决冲突。孩子需要学习怎样与他人相处,无论是一对一还是在团体中,这需要我们给予指导和通过角色扮演去演示。

当我们敏锐地在孩子的幼年期就在他们心里种下同理心的种子,我们就能鼓励他们在我们的注意和认可之下发出各自的光芒,从而也培养起他们与身边的兄弟姐妹在亲密无间中成长的愿望。

有些时候,无论我们的出发点有多好,我们的孩子还是会做出破坏性的事情,此时就要求我们对教养方式进行重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