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果在论语里我们病了 (original) (raw)
近日读杨伯峻译注的《论语》,颇有动心处。不禁思及,如果在孔子身边,在论语里,我们生病了会怎样呢?
开始读时,茫茫然,没什么理由就读上了。一日忽然看到——孔子的学生伯牛病了,孔子去探望,从窗户里握着他的手说:“亡之,命矣乎!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要死了,这是命啊!这样的人竟然得了这种病?!这样的人竟然得了这种病?!
孔子连叹两句,也算是悲愤了,然而没了下文。除了感慨,无复言。这话,就这样空荡荡飘在中国的天空上两千多年了,没人敢应声作答。我的脑子一下子醒了。就从这句孔子面对疾病与死亡的无力与无奈开始,对于我,孔子生动起来。
我想,为什么从窗户握手而不进屋呢?是传染病吧?在其他版本的注解里看到,后来真的有书蠹猜测过是患了传染病的关系,呵呵。康有为的注解说:“言伯牛有德,不应有恶疾,而竟有之。”什么是命运?命运其实就是一个字——“竟”。这个字,就是命运的黑色大纛。
李泽厚在《论语今读》里发挥道:“此章足见孔子远非教主或神仙,并不能使盲者明、病者起,而只能慨叹命运的无据。”其想象中的对话者,显然是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在李泽厚眼里,此乃“尽人事而听天命”,吾儒之悲怆情怀与苦难意识即在此节。
如果说,伯牛之疾,让孔子可以竭力带着旁观者的姿态感慨两句,足以节哀,那么等到他最心爱的学生颜回短命三十而亡,孔子颇点绷不住劲了。
“回也,视予犹父也”,颜回把孔子当作父亲,孔子也把这个学生当作儿子,喜爱之情在《论语》中数次脱口而出。孔子被困之时,颜回来晚了,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颜回说,老师在,“回何敢死”啊!这份感情,足见其深。
因此当颜回早亡,孔子又接连感慨了两句一模一样的话“天丧予!天丧予”——老天爷啊,你不让我活了!老天爷啊,你不让我活了!这种悲伤的程度,远超出了对伯牛之疾的慨叹。孔子也顾不得遵循中庸之道了,伤心得大哭。身边的人劝他不要太过悲伤,孔子回答:“我不为他悲痛我还为谁悲痛呢!”真乃吾辈性情中人。
“知者乐,仁者寿。”颜回近乎仁,却早夭。唉,仁者为何不寿?颜回一死,世间再无好学之人哪。可见颜回之死,给予孔子的打击是多方位的,既是情同父子的情殇,又让自己一心建立的仁义之学露出解决不了的终极破绽,同时这一学说还失去了最能传承衣钵的弟子。
然而孔子也的确没有什么办法,能做到的只是,尽管悲伤,殡葬仪式依然要求学生们按礼制的要求,不逾矩。
孔子自己重病的时候,子路请求祈祷,孔子说,“这么做有依据吗”?子路答,书上有过向天地神灵祷告的记载,孔子回答,“我早就祷告过了”。朱熹的注解说,孔子没有直接拒绝子路,其实意思是说,没有什么事需要祷告。李泽厚就此继续阐发他对中国实用理性、乐感文化、审美哲学的推崇:儒学遭遇人力之极限而失败,无怨无悔,并不希翼神意与奇迹,这才真正保持了人的尊严。
儒者,对人生境遇的偶然性只好硬起心来,生生承受。不能多想,不敢多问。问是不明智的,因为无解。
于是,孔子的学说,出自孔门的文化,一开始就带着这一文化最优秀的传承者也不免穷困终日以至于仁者短命的心理压力(这是渗入文化孕育期的先天性格因子),于是,“命”这一概念,作为儒学一脉无法拒绝、必须引入的救济品,也就在一切刚刚发生时出现了,游荡在华夏大地。果子的爱与病与死,替我打上了一个系统补丁。早年间的利玛窦与徐光启,一个要通儒,一个要补儒,双方都有自信,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后来环境日益恶劣,双方也都失了教养,一方要砸场子,一方要清场子。回到明朝,或许才是正路,至少对身处中国文化中的个体而言。
另两处,《论语》记道——“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在死者家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孔子在这一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
很简单的陈述句,读起来,却温暖而体贴,也像诗:孔子在这一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
一个开心的结尾是,孔子是个音乐爱好者人们都知道了,听到好的音乐,可以三月不知肉味。其实孔子还是K歌王,这是我的发现,“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就一定请人家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跟着唱一遍。古代没设备,直到两千年后,日本人发明了卡拉OK。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