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桤木王》不可不知的几件事 (original) (raw)

翻开《桤木王》的第一页,献词页赫然写着:

纪念

为阿列克谢皇太子医治疾病、因反对1914年战争的爆发而被杀害、身败名裂的格里高利·叶菲莫维奇·拉斯普京长老。

谁是献词页的拉斯普金?

拉斯普金,一个充满争议的“魔鬼”,他身材巨大,面容奇特。在历史上,他既备受唾弃又受人尊敬。

相传他有医治病人的能力,用“神力”缓解了年幼皇子的不治之症, 由于只有他能安抚和治疗皇子,他在皇室和国家事务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传说他还拥有预言能力。沙皇不敢杀死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曾预言自己的死亡也预示着皇室的灭亡。

图尼埃在献词页写的事件,指的是拉斯普金在沙皇向普鲁士宣战后,曾写信要求沙皇退出战争,因为他预见了俄罗斯会因为一种神秘力量而失败。在一战爆发前,他因为在家乡被一名妇女刺伤,而错过了这件他可能干预的事件。

但是,因为他对政权干扰过大,拉斯普金被扔进河里淹死了。他死于1916年12月31日,而1917年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因二月革命而退位。

从某种神秘角度的意义上说,他的存在加速了沙皇的毁灭。

如果留心,还可以发现拉斯普金命运中的种种细微“征兆”,与小说主人公迪弗热的命运在冥冥中有许多呼应重合。

拉歇尔和纳斯托尔代表了什么意义

拉歇尔是迪弗热生命中离他而去的一个女人。也是她最开始道出“你是一个吃人魔鬼”。拉歇尔对迪弗热关于性的责备“呼出了一个魔鬼似的儿童的幽灵”,她的话以及她离开令迪弗热开始思考起他内心中真正的魔鬼力量——纳斯托尔。在某种程度上,拉歇尔是一个“洞察”了迪弗热身上魔鬼力量的人。

纳斯托尔是迪弗热青年期的“精神偶像”,也深刻影响了迪弗热的价值观,是纳斯托尔赋予了他左手写字的能力,纳斯托尔“孵化”了这些字,把魔力注入了他体内。

纳斯托尔是魔鬼的象征,他选中了迪弗热,而他的死亡更是令迪弗热愈加相信“征兆”的存在。

冥冥之中,他还在迪弗热的思想里种下不少印象:《金色传奇》中巨人圣克利斯托夫那种使命感;阿德莱男爵邪恶残暴的故事等等。这为迪弗热之后的转变埋下伏笔。

图尼埃与德国的渊源

图尼埃出生在一个德国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父母都是熟谙德语的知识分子。从巴黎索邦大学取得文学与法学学位之后,他又进入德国图宾根大学学习哲学。因此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浓浓的德国哲学气质。

二战爆发时,这个热爱日耳曼文化的家庭瞬间受到巨大冲击。当时图尼埃正值十五六岁的年纪,这段经历对他影响巨大。因此战争中的“孩子”这一母题,也成为了潜藏于作家内心深处的某种关照维度。

《桤木王》也曾被德国大导演施隆多夫搬上大银幕,中文名为《乱世启示录》(又称《魔王》),剧情很忠实原著。而施隆多夫的代表作,正是大名鼎鼎的奥斯卡奖作品《铁皮鼓》,电影改编自德国诺奖得主格拉斯的同名代表作。两部小说有不少相似之处,同是讲二战题材,主人公也都有些怪异的过人之处,可以对比阅读。

歌德的《桤木王》讲了什么?

是谁在风中迟迟骑行?

是父亲与他的孩子。

他把孩子抱在怀中,

紧紧地搂着他,温暖着他。

“我的儿子,为什么害怕,为什么你要把脸藏起来?”

“父亲,你难道没有看见桤木王,头戴王冠、长发飘飘的桤木王?”

小说《桤木王》的灵感,源自歌德最神秘也最著名的叙事诗《桤木王》(Erlkönig),这首诗发表于1782年。

诗歌描绘了一个孩子被神秘生物桤木王袭击而死的故事。

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一位父亲带着年幼的儿子穿过黑暗的森林。孩子以为自己在黑暗中看到了桤木王的形状,因此感到恐惧。父亲使儿子平静下来:他看到的只是“拖着的雾”。但是幽灵般的身影并没有离开孩子,它以具有说服力的演讲邀请“善良的孩子”来到他的王国,但是孩子很不安。等父亲奔到农场时,发现孩子已经死在了自己怀里。

最早,“桤木王”的提法来自丹麦语ellerkonge,意为“精灵王”,后被误译为Erle(赤杨),从而产生了Erlkönig。因此,“魔王”其实是这个词的原意。

除了图尼埃,安吉拉•卡特也曾将这首诗改编成文学作品,舒伯特等许多作曲家也将它改编成了音乐。

Erlkoenig, détail d’une fresque de Carl Gottlieb Peschel, 1840

如何理解《桤木王》的寓言?

理解本书的寓言,需要理解两个关键词:承载与恶性倒错。

承载在宗教故事中表现为驮着耶稣过河的圣克利斯托夫。承载在神话里是一种使命(责任),它教导我们要爱你的承载物(儿童),爱你的使命,相信你做的一切都是神圣的。

而恶性倒错是一种混乱颠倒、善恶倒错的价值观。

《桤木王》告诉我们,若在这样一个恶性倒错的世界里,盲目地履行自己所认为的“正确使命”,我们就很可能这神圣的催眠下做出恐怖的事,变成一样的“魔鬼”。

许多类似的反战的文艺作品也在探讨一个善良人为何会在战争时犯下滔天暴行。所以,这是一个警示的寓言故事。一方面告诉我们这样的灾难的本质是什么,另外提醒我们要约束自己,不要重蹈覆辙。

反对战争,更要反对战争中本质的错误。

图尼埃如何写作信息量如此巨大的《桤木王》?

不精通形而上学,一个人不可能出类拔萃。——巴尔扎克

图尼埃原本的志向是成为一名哲学家,但因为考试落榜,转而做了翻译、编辑,后来成为作家、评论家。他翻译过另一本反战小说《西线无战事》,也是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的创始人之一。

据说,图尼埃有个庞大的图书馆,他是个图书馆型作家,不弄清足够多的事情不会动笔。为了写《桤木王》,他读了不计其数的资料,除了第三帝国档案外,还有人种学、心理学、颅相学、人体解剖学、纹章学、普鲁士家族史乃至粪便学,甚至对囚犯环境第三帝国的垮台、苏联人到来等情景进行了访间查询。

图尼埃是一个对生活观察十分细致,能留意到各种现象的人,因此他的作品中遍布伏笔与征兆。而且他一般在创作之前就把握了故事的结局,会精心安排每个情节,因此他的故事情节总能相互呼应,有种音乐的韵律和对称的美感。

参考资料:

1. 云也退:《他们像盐分一样刺激了这块土地》

2. 杨嘉宜:《论<桤木王>的“承载者”神话》

© 本文版权归作者 亦孫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