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人》里让你印象最深刻的角色是谁? (original) (raw)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北欧暖男巴克曼这次带来的故事,设计挺巧妙的,一个愚蠢的劫匪误打误撞地劫持了一群奇葩的房屋买家,又赶上临近新年只有两个警察前来处理案件,两边谁都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局面僵持了一整天,各种寸劲儿都凑一块儿了,但是巴克曼就是有本事把巧合写得顺理成章、真实可信。
劫匪、人质加警察,主要登场人物前前后后有十多个。劫匪本人的遭遇确实令人唏嘘,中年夫妻安娜-莱娜和罗杰、新手妈妈茱莉亚和卢欧,还有父子警察,也都代表着各自身份下的典型焦虑。不过在众多平凡又脆弱的角色中,银行高管扎拉则显得非常格格不入。
只有扎拉不是来买(卖)房子的,她本不该出现在案发现场,是十年前的跳桥事件,彻底改变了扎拉的人生轨迹,让她脱离了原本的设定,出现在故事的现场。
扎拉这种人很常见,严格遵循着某种机制和原则,在她信奉的逻辑面前,是不存在特殊情况和或者“情有可原”的。投资风险对每个人都一样,你自己评估能不能参与,既然参与了就要承担后果。但是扎拉这种人忘了,同样的风险在不同人身上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输得起,有的人却万万输不起。而对于“未来保障”这个东西的渴望,有时候会让人失去理智。金融体系和自由市场,是人设计的运转规则,反过来也会将人吞噬。如果扎拉这种人能在跳桥男将资产全部押进去的时候,设身处地为他想一想,而不是为了业绩给这个男人不切实际的承诺,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
男人跳桥当然不是扎拉的错,但是扎拉却为此付出了十年的代价。她不停地参加看房团,和中下收入阶层的人混在一起,看心理医生,寻找着某种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直到这场劫持案的发生,一些细节撬开了她的心。
巴克曼将《焦虑的人》这个故事写得很有耐心,一个劫匪、八个人质、两个警察,外加跳桥的男人和心理医生,要把这么多人的故事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讲清楚,还要节奏合理地推进剧情——不好写——但巴克曼最擅长的就是快速树立人物形象,以及用细节助推剧情。我很喜欢第47章,因为到这里,事件的矛盾已经充分发酵,僵局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缝。意外的是,这个裂缝最先出现在“冷漠高傲”的扎拉身上。
失败已成定局的劫匪独自坐在门厅里,听着人质们的交谈声,仿佛一切与己无关,然后掂量着手里的枪,慢慢攥紧对准自己,这时——
另一个人的手指头突然包裹住了劫匪的手指,这只手并没有把枪夺走,而是压低了枪口——扎拉站在那儿,看着银行劫匪,眼神里既没有同情,也找不到关切,然而她始终没有把手从枪身上移开。
从劫持人质事件发生开始,扎拉就试着不去思考任何具体的事,其实她一直都在尽力避免思考任何具体的事——假如你跟她一样,在过去十年里承受着那么多的痛苦的话,也会需要掌握这项至关重要的生存技能。可是,看到银行劫匪拿着手枪独自坐在那里的时候,扎拉的盔甲上面裂开了一条缝。
通常,扎拉会竭尽全力阻止自己产生任何想法,然而今天有一个念头成了漏网之鱼,所以她才会不由自主地走到银行劫匪身边,按住那把枪,说出了她能说出的最贴心的话,这句话只有四个字:“别做傻事。”
“别做傻事”。这可能是扎拉后悔没有对那个男人说出的话,而过去十年一直在寻找的或许就是能说出这句话的心理动机——同理心,这份同理心,让扎拉做出了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举动:压低枪口,她的手始终没有从枪身上移开。
其实巴克曼在故事的开始就埋下了主题的伏笔。第5章“跳桥男”的故事里,巴克曼写道——
尽管并不认识他,但这是先天的本能,我们没法眼睁睁地看着陌生人自杀。
因为你大概也在经历抑郁和沮丧……我们和桥上那个男人的差别或许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小。大多数成年人经历过不少非常糟糕的时刻。当然,那些非常幸福的人也会遭遇人生的低谷。
面对陌生人的苦难,我们不会袖手旁观,我们为弱势的人发声,为灾难中的人伸出援手,因为我们有同理心,会共情。挽救别人,并不是为了彰显什么,挽救别人恰恰是在救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灾难和痛苦中不被绝望淹死。
面对劫匪的遭遇,扎拉的心被撬动了,然而彻底治愈她的,竟是十年前那个跳桥男留下的一封信。这封信在扎拉的提包里装了十年,她不敢打开,不敢面对。抢劫案之后,她再次走进心理医生的办公室,虽然还是一如既往针锋相对,但她的犀利中开始出现尴尬和脆弱。她终于掏出了那封信——那封包含着巨大同理心的极其简短的信。具体内容不剧透,留给大家去书里感受吧。
《焦虑的人》是典型的巴克曼小说,剧情出乎意料,人物一身毛病,在犀利吐槽、制造焦虑和矛盾的表面之下,永远是巴克曼对个体的人的关心,也是他多部作品都在传达的主题:爱、理解、宽恕和希望。
(简体中文版《焦虑的人》8月23日上市)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膝盖上的喵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