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original) (raw)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80年代初期出生的一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从小到大的记忆里,上不了一份份中央的政策、报告、决议,从单位的大喇叭,电视里的新闻,政治教科书中不断传进耳朵,铭刻在脑海里。直到有一天,这些曾经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成为了一段历史。

而在这本口述历史书中,因为出现了不同类型、性格、职位的人物,这些人物在改革中的一言一行,甚至一颦一笑,都让这一行行、一页页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起来。特别是对于一些无法在其他地方出现的名字,也不断出现在字里行间,看来之后除了一点点的悲凉,还有一丝莫名的感动。

本书从杜老的联产承包制开始,一直到高尚全老先生的讲述自己参与起草中央重要文件为止。虽然时间跨越了整个改革开放近40年的历史,但实际上重点的内容还是到1993年的14届三中全会为止。在这届全会上,全面确立了未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解决了改革,特别是经济领域的最后方向问题,后面的无论是财税制度还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都是对这一决定的具体实施。

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当然也在与这些改革参与者之间的各种互动,但是考虑到审核的原因,好多有意思的细节是不可能放上去的。比如,厉以宁先生与总书记和朱总理之间的有趣谈话。

改革,归根到底是人干出来的,任何一项改革的成果,无不是许多人辛勤汗水,与智慧的结果。改革推进过程中,许多推进事情的小技巧,也是特别值得学习和研究的一个方面。

比如二汽的领导陈清泰,在推进关于二汽上马轿车业务的时候,先是把初步想法报给当时的主管部门,得到一个“国家没必要限制”的答复后,立马进京找智库做方案,之后召开行业研讨会就此事进行研讨。随后,采用研讨会报告的形式,将自己的方案上报给中央领导,并取得了中央领导在北戴河讨论的机会。随后陈总马不停蹄,在会议召开之前,分别拜会主管的副总理以及涉及到的各个部门的领导,进行介绍和推介,最终获得的会议的通过。

还是同一个人,在1992年之后调到北京任国务院经贸办副主任,在任期间,负责准备《现代企业制度调研报告》,这份报告虽然经过了多次的修订,但是最后依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按照时任主管副总理的话说,就是“事先交流不够”。

两相对比,可见任何事情,多交流沟通总是没错的。

说到沟通,还有前任财政部长项怀诚的例子。项怀诚刚提拔为财政部副部长的时候,觉得自己资历尚浅,很多下属的司局级领导都是老资历。所以很多工作上的事情,都是项部长主动到老同志的办公室进行商量。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包括1988年的时候价格闯关失败,而1994年的时候进行的分税制改革能够成功,我觉的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当然,改革并不会一帆风顺,一开始的时候也不会有人知道正确的路径在哪里,无法使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创。比如,农业的改革始于包干制度,导致当时的领导觉得什么事情“一包就灵”,无论是企业,还是税务都搞起了包干制度。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最终发现,并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18大以来,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加上4个自信的加持,好像我们的选择从来就不会错一样。但是,看过这本书的都能够明白,不犯错误。不走弯路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对于未来,还是需要做好经受挫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