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之间历沧桑 (original) (raw)

阅读带来的震撼没有《一句顶一万句》强,就阅读体验来说,对不起自己之前对它的期待。作品中特别执着于延津人幽默这一点,我觉得这就是作者自己自作多情了,心理学上管这个叫什么我忘了,反正就是觉得自己的东西好。幽默是一个极高的评价,它包含了智慧、坦然等等一系列褒义的形容词,但如果 按作者自以为的自己的家乡乡土气息浓重、生活接地气外加一点方言修饰就叫幽默的话,那普天下的农民在这个现代社会都能显得幽默,因为不一样嘛。但在我这个外地人看来,很显然的东北人明显要更幽默,川渝一带的人也普遍显得心态轻松而别具一格……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按说他是要营造出一种沧桑之感,但我也没有这个读感,很遗憾,我也能看出来他从上一代开始讲起,换了几个地方,又有了下一代的下一代,境遇也都各不相同,同时多年后还能产生和多年前一样的巧合,call back的技巧真是经久不衰,人真是都喜欢这种前后呼应的修辞手法。但是他这个花二娘的传说有点过于简单了,很扯淡,我们也知道需要魔幻处理增加传奇色彩,我们知道是假的但我们愿意相信它是真的,愿意按这个来,但这个讲笑话不然就死的说法实在太难说服我自己去相信,我都不想代入,感觉贼出戏。

他想把花儿娘、延津、白蛇传、上吊这几个因素给糅合到一起,表现一个轮回,这种事情尤其容易让人唏嘘,偏不唏嘘,有些东西是你走到哪儿都逃不脱的,但他倒并没有对此有任何感情色彩,不觉得这样仿佛被命运玩弄之类的那种无奈,他只是客观地写下这本小说记录了这个现象,没有感慨没有叹息 。人就是喜欢自己熟悉的,就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认识清楚这点就坦然许多,不乱折腾了,在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再随便折腾也就没有负担了。

因为马小萌做鸡,后面引发了一系列事故;因为明亮他爸演白蛇传,后面引发了一系列事故……这里面有好有坏,似乎都能归因于最开始的那些事,但当后来的事发生的时候,似乎早都独立于之前的了,事与事之间环环相扣,好像有宿命决定一样,这么想问题是一种方法,每个事都有前因后果的解释,但这样说的话那每件事之间直接或间接、强相关或若相关都能扯上关系,聊着聊着就没法聊了,因为怎么说怎么有理也无法反驳,就事论事的话又太孤立,也没有给人总结规律的由头,那还有什么讨论的必要呢?

“当然,遇事编瞎话瞒着对方,不敢理直气壮提出来,还是怕人家不同意这事;既然是怕人家,就不是怕这一件事,而是什么事都怕;给人家提这事之前,自己先怵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瞒着。”

“说真话还是说假话”“都行,真的假的都一样,跟我没关系,我就是随口一问。”

“命不命的,也是胡说,不必认真。”

“人说你风凉话,你得听着,不能认真,顺着意思答下去把人哄高兴就得了。”

“干净都是从不干净来的。”

“老实人就不能想发财,撺掇着做生意像他爹一样赔了让人把钱卷走都没处找去。老了老了,安于贫困多好,但是不服,想去做生意赚钱,到头来是一场空。”

“上辈子让你知道了,这辈子让你知道了,下辈子也让你知道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但我觉得吧,即便你以为你知道了,也只是表面上的知道了,尽管你看起来好像大家都一样的地方,都是一眼望到边,但实际上人人又都是不一样的,人跟人之间就是差异大,就这么神奇,家与家之间就是不一样。

“想起过去许多糟心事,当时桩桩件件,都觉得事情挺大,挺不过去了,现在想想,都是扯淡。”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