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傳統》讀後感 (original) (raw)
讀完了朱剛《中國文學傳統》,復旦的通識課程講義。很不一樣的是中文系的同學也要同其他專業一起選這門課,並非單獨針對外專業同學開設的選修課。但是朱老師講地非常清楚、淺明。內容上告別袁版陳舊的文學史書寫,不再以年代為編纂線索,而是分為“作者”、“作品”兩編。作者部分又分為有明確作者署名權的士大夫文學和無署名、集體創作的庶民文學。其中士大夫政治身份的變遷對文學產生的巨大影響,讓我收穫良多,這也與朱老師本身就研究這一話題有關,非常精彩,洞見疊出。特別是科舉考試內容的變化,直接影響唐以後的文學發展。例如賦到唐發展為律賦,但宋王安石廢進士科不再考詩賦而改為經義,賦也就此式微。考試內容從王學變為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興起八股。還有駢文和散文糾纏到清的此消彼長的關係,非常有趣。 作品編,按文體文類分類,也是雅、俗文學皆講。對我啟發最大的還是對《西遊記》從庶民生活角度觀察其中俯拾皆是的生活智慧——流行語、俗語。孫悟空在故事中可以克服種種困難,依靠的不僅僅是從菩提老祖那學來的本領,更是這些高度濃縮的經驗性智慧。而《西遊記》從唐到明漫長的成書過程中,主角從唐僧變為孫悟空,可以解讀為士大夫到庶民的變化,與唐宋變革呼應。 一個人講通史非常困難,其中具體作品也是中唐至宋(朱老師所關注時段)講解較多,其他較少。能看到朱老師對日本漢學相當了解,日本禪宗史學者柳田聖山、俗文學研究者澤田端穗、賦學名家鈴木虎雄都有介紹。其他領域的重要學者也有提及。 但還是存在一些不盡人意之處,問題比較大的是文言小說,沒有採用當前最新研究(見羅寧師相關研究),其實最新研究問世也有十多年了(此書出版於2018,目之所見所引文獻最晚為2014年)。將文言小說直接用“筆記”二字代替,所引證的例子均是宋代文獻。而“筆記”最早見於宋初(歐陽修?),之前這種形式的文類被命名為「小說」。「傳」圍繞一人展開,會有很多故事串聯;「記」圍繞一事展開,事情經過大於人物塑造。但這兩個概念在講義中,講地很含糊,似乎是個懸案。並且這裡如果不辨析清楚,直接影響白話小說如《水滸傳》、《兒女英雄傳》、《西遊記》、《石頭記》命名的理解。 另外就是感覺朱老師個人氣質偏宋型科舉士大夫,對民間技藝傳承是從知識推論的角度認識,而非自己有親身學藝的經驗,所以講到俗文學時,非常精英視角。提到儒家,就是“偉大的儒家傳統”;而理解佛教的“空”就是為“無”,但“空”乃“非有非無”,是第三種狀態。或者也可以說,朱理解地是唐宋時期流行的莊子化禪宗。 總的來說,讀完此書,對朱老師充滿敬意,非常適合查缺補漏,所以我在Onenote上做了全書詳細的讀書筆記。現在可以理解之前《唐宋「古文運動」與士大夫文學》再版時,四百哥激動地讓我也抓緊機會下單。另外很好奇復旦是否開設《古代文學作品賞析》這類的通識課。因為之前完整聽過謝靈運在北大所開的通識課(作品賞析類)的音頻課,很想將兩所學校做進一步比較。現在這本書是介紹文學史,啟發思想;而作品賞析則是陶冶情操。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