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视角看庆山的哲学脉络 (original) (raw)
2021-11-08 12:11:24 已编辑 四川
【写在前面的几点:】1.庆山的清醒体现在她一以贯之的智性上,这也让她一直有一套不随主流的价值观,也因此一直面临社会主流的冲击。拒绝被主流价值观绑架,做一个异类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人类天性中就有清除异类的心理。但她是个非常勇猛的人,具有从精神上的苦修中得来的坚忍,使得她在逆流中前行20年。她深知自己的处境,即便身处异见生存空间狭窄的时代,也从未向这种现实妥协。
2.从《夏摩山谷》开始,可以感觉到庆山开始筛选她的读者。不为读者写,而为自己写。书名中“一切”二字足可表明作者的态度。随性的自由、敞开,毫无顾虑。她说,作者没可能去为读者定制喜欢的口味。有种放任去挑战读者耐受力的倾向。这种“真实的写作”也需要很大勇气。
3.观察大多负面声音,本质还是一种自私、要求。希望作者写自己爱好看到的。一种占有欲、控制欲的体现。看任何书,如果不能知觉到作者拥有独立的灵魂,就不能理性地看待作者的表达。最后留下来的读者,会是深谙这个道理的那部分人。没有足够开放的心态和完整的认知,读不了,也不会喜欢她现在写的东西。
【庆山的哲学、心理学脉络。神赋予了我们意识与觉知】
因为一直有阅读的习惯,阅读庆山也十余年了。自从因工作去系统性学习哲学、心理学后,才发现她作品中的哲学和心理学脉络,回看庆山的写作,其实很早就有这条脉络在,甚至可以称之为哲学心理学写作,而非纯粹的文学写作。他涉猎宗教哲学颇深,从中看见与西方哲学和心理学的众多观点交汇,这个有趣的现象,也印证各派教义中隐含的智慧都始于一个源头的理论。
如果是她常年的读者,肯定会发现她早期写作和当下写作的不同。可以说我比较幸运地是从《莲花》开始阅读她,因为这本书的宗哲思想已经很强烈,里面融合了深深的个人信仰和《圣经》的隐喻。但如果比较年轻的读者,也许只能看到其中原生家庭带来的巨大创伤。如果是从更早的《七月与安生》这类短篇小说开始,更能看见其中的原生家庭问题。那时的安妮宝贝还处在一个舔舐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口的时期,可以说早期的作品都是伤口下的产物,所以读上去激烈、黑暗而颓废。
那么从心理学上看,早期的作品就是马斯洛所说的——爱的匮乏。(这也是庆山时常说到的一个问题。)早在1943年,马斯洛就提出爱的两种形式,一种是匮乏之爱,比如我们现在常说的占有他人,这是一种自私的爱,是为了获取而不是给予。另一种是存在之爱,比如我们去关怀他人,这是一种基于成长的不是占有的爱,是不自私的爱。成熟的爱是两个人之间健康亲密、相互信赖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两个人会没有恐惧、戒备。爱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在家庭中得不到爱的需要,就会使人出现心理疾病,产生人格上的困扰。可以说早期的庆山一直在她的作品里解决自身的这个问题,有大量痛苦挣扎的黑暗心境表达,直到后期《莲花》开始投入宗教哲学的怀抱,才渐渐透彻地理解并接近完全地解决这个自身的问题。但实则一直延续到她中年后的《夏摩山谷》依旧可以从中观察到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
到《莲花》以后,尤其从《一切境》中近几年的心路可以发现,她的写作已通向更深层次的宗教哲学,有时可以看到她的思想和柏拉图、马斯洛等人一脉相承,这源于她深究的宗教哲学与西方哲学和心理学本质上同根的缘故。我们甚至可以从她的语言中直接看见大量的哲学与心理学术语的运用。比如投射、爱的匮乏、意识、显现、觉知、自我、直觉、特质、记忆、情绪、情感、个人体验等等。
如“投射”和“自我”,也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思想,即他说:现实世界由心而生,物质个体仅仅是心中想法的投射。(后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中也运用到投射法,来研究无意识现象。)柏拉图的这个思想庆山也常有提到。
还有她常提到的“意识”和“觉知”。在心理学上的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这些术语虽然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犹如常识的存在,似乎并无特殊之处,但恰恰相反,因为人与人的意识与觉知的深度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耶稣、释迦牟尼等圣人成道顿悟的原因,就在于首先他们的意识与觉知的深度超越常人。庆山同样是一个意识与觉知深度超群的人,这使得她一如既往地深邃、智性、精进。从经典中的记载:人与动物的差别就在于,动物似乎没有人所有的意识与觉知,但神赋予了万物意识与觉知,而唯有人的意识与觉知已经醒来,所以人有了思考、高智力,再有了灵性,而灵性是通往觉悟的钥匙。
另外像爱比克泰德曾说:我们都属于一个躯体;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必须为所有人寻求福泽。这样的观点在庆山的写作中也几乎无处不在,如她写到:“世界的样子,是由每一个人及万物的心,互相牵连联结而完成。世界的模样,取决于自己如何对待人与事物。”“万物与我,都是唯一源泉的分身。分身生灭变幻,是它永恒的嬉戏。”“没有比那自然更好的治愈,人与万物同体。”等等。
这些心理学和哲学上的表达如今也可以发现充斥在庆山作品中,和早年围绕来自原生家庭情感创伤的写作已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没有系统性接触过宗哲心理学,可能会对她的表达有个别部分理解得不够透彻,再加上她的语言本身就比较隐秘,向内,用词精密考究,祛除了大量的白话词汇和句式习惯。有时会给人留下一个朦胧的体验,而使人不能深入其中的真意。阅读现在的庆山的确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
【关于原生家庭与纯然的文学】
另外关于原生家庭,还想提及一点。(虽然她说还没有勇气写原生家庭,但其实庆山早期的作品正是因为原生家庭的伤害从潜意识中激发出来的创作。)早年原生家庭写作为她带来了庞大的读者群,似乎是理所应当,因为原生家庭问题几乎遍布每个人内心,且具有终生性。她辞藻上的美只是起到一个表面的作用。拿我做比,最初刚接触《莲花》时一方面对她中文的独特运用感到文字组合的美,到后期,尤其是现在才渐渐明白是其中的原生家庭共鸣与心理学上的共同特性使得读者与她的作品互相吸引,这种长久的心理共鸣,使得读者在书中同她一起,踏上找寻原生家庭中缺失的爱的道路,并在这种找寻的过程中获得同作者一样的疗愈的效果。早期的安妮宝贝之所以能够获得庞大的读者群,和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冲击作用下,大量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心理疾病(爱的匮乏)有密切的关系。
这也印证了像张爱玲说过的一句话:出名要趁早。她深深知道自己的写作土壤建立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她的作品只有在这样的土壤上才能开出最耀眼的花。同样,安妮宝贝也是那个特定时代的机遇与巧合的诞生。常有文学爱好者对她提问,如何成为作家并以此维生,她也总劝导他们。因为她心里很清楚,如她自己说,是写作选择了她,而不是她选择了写作。换句话说就是,是时代选择了她,而她无法选择时代。并且她们被选择、爆破的那一刻也随着时代过去而逐渐远去。换句话说就是,短时间内不可能再诞生另一个安妮宝贝或者张爱玲。这种远去是整个社会革新下的远去,文学已经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成为如微尘的可有可无的存在。
甚至仔细观察现在某些榜单或文学奖就会发现,文学太容易沦为政治工具与资本炒作对象了,纯然的文学其实非常稀缺、边缘化。也只有抛开政治、资本、阶级游戏的写作,才会是关乎性灵的纯然的写作,并且具备永久的生命力,因为它不局限于时空,也最能体现超越性。这种写作本质上就融合了哲学、心理学的写作。庆山的写作就属于这个范围。
【庆山是深受去个体化、群体极化思维和首因、晕轮效应影响的作家典型 】
庆山作品毫无保留的坦诚,总是给她带来两种极端化的社会反应,尤其安妮宝贝时期的作品给她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前不久还在豆瓣里看到某个帖子在讨论她,大意是说,想到早年读过安妮宝贝就觉得羞耻。这种自我否定行为其实是一个人失智的反映。尤其像《春宴》时期,因为非常畅销,让她遭受的非议和人身攻击达一个高峰。
这种时期最能够从网民施加于她的网络暴力中看见心理学上可怕的去个体化现象。
去个体化最早是由费斯廷格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人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
导致去个体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匿名性(尤其现在的网络),个体在匿名状态下,个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不被标识,于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的责任意识就减低了,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就会失去控制。在这种去个体化中就会导致极端化的群体思维,造成群体性的攻击行为。
历史上有很多重大事件,如文革、各种恐怖主义、战争,包括我们现在的网络暴力,都是因为去个体化与群体思维的极端化导致的。所以,庆山早期面对的网络暴力,也是因为这种原因。
其次,庆山也是个深受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影响的作家。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庆山在这方面是典型,因为人们(包括一些学人)似乎一直关注并讨论的都是她二十年前的作品形象。“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知觉者认为是坏的。
庆山早期的作品因为影响范围非常深远而广泛,这其中造成的“首因效应”与“晕轮效应”也尤其严重,从而导致这么多年过去,对她持有片面刻板印象的人依旧存在。
【说说庆山的变化,和她的批判意识】
在我印象中,庆山以往是更克制的,在这本书中观察到她现在变得更有趣,更活泼、尖锐、犀利,也更为坦诚。如她作为公众人物的私生活,在书中展露无遗,像她说,持续两年收到一位陌生人发来的邮件,邮件内容相同,每天看见只能删除。一段摘句:地球妈妈要开始甩动了,你们人类小心一点。在院子里看到绽放的月季花,她赞美它,又亲一亲它美丽的大脸庞。这些细节看得人发笑。
书中这类繁多的生活细节,让人看到一个比以往更生动鲜活的庆山,甚至有童稚天真的一面。其外,无论是针对许多社会现象,甚至文坛现象,也都有尖锐的批判。她说大部分文艺创作,文学的表达,是提出疑问而无解答。试图去解答,才是一种真正负责任的究竟的写作。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一直以来,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标准之一,就是只描述表象而不提倡解决问题,这种怪异的标准其实是源自西方文学的影响,使得我们大部分的现当代文学阅读毫无用处。庆山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所以她的写作一直都有解决问题的实用性。
新书中对物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亦有指出,如她写:“电影院里,一位整容美女,身材高挑衣着时髦,对着镜子打电话。她说,我就想多几个人恋爱,每天给我发微信,让我有个心灵寄托。原来一个女人的心灵寄托是男人的甜言蜜语。人工美女尚且如此,那些日常女人貌不惊人又该如何度日。某种程度上说,社会审美,尤其是主流的男性审美已极其荒诞和扭曲。一些男性喜欢整容脸,喜欢僵硬而完美的脸,这也是女性被物化的表现。但问题也许也在于女性使得男人把自己当作物品。”这样赤裸而猛烈的物欲批判意识,早在《莲花》就已经出现,只是没有现在这么密集而犀利。
庆山现阶段的作品,某个层面上说,对于当下物欲社会无节制的纵欲、膨胀有着一个缓冲带的作用,以至于能够让人在欲望之海的岸上不被汹涌的浪潮淹死。因此读她的书可以活得更安全,不会患上物欲社会普遍的精神和心理疾病。这是她的书在当下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实际性作用。
另一方面,她是物欲社会边缘人群中的一员,而她却又是这个群体中不合乎边缘法则的一个特例,因为她身处都市中,身处欲海的中央。也正因如此,她反而成为这海中一座坚固的灯塔,她的写作就是和欲海的巨浪对抗,太多人以各种复杂的心态观望这座塔,并看它发出奇异光芒。它是一个不合常理的存在,所以才引人注目。
【她的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食粮】
她写:人活着的过程就是散播种子。在田野上一把把挥洒种子。
书中时常会看到这种美丽的短句。语言上,庆山从《眠空》后进入一种更趋近于诗性的表达,有时候让我想到泰戈尔。这种短句中蕴含着深层而向内的哲学思考,本质上就是诗。当然,她也不乏类似“把别人往坏处想,对别人生气,然后让对方也莫名其妙困惑,这种纯粹自作自受多余的情绪没有任何益处。”这种非常接地气的对于人性劣根(或者说弱点)的省察。所以可以说,她现在的散文短小、精炼,已经去除了形式化的体裁外壳,读起来有一种诗性美与烟火气相结合的气质,令人感到舒适并容易被头脑接纳。像身体需要水,就喝下水。
庆山的作品中,也一直能够看见“一意孤行”和“人没有一点倔强根本做不了事”这两个观点,这种倔强从她早期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就能看见,可以说是这种人格特质上的倔强让她走到现在。从《莲花》开始,她所传达的思想就给人一种觉知,她不像一般认知上的女性,而像个男性。有时候会发觉她没有性别,是超越性别的一种中性的存在。这让她的思考也因此超越了性别的限制。(此处以后再论)
看庆山写亲情,心中会有暖流流过,仿佛在电影《Lucy》中斯嘉丽感受到的,来源于人最原始而单纯的如婴儿与母体的链接,是如同初生与死亡一般强烈的感情。这种情感几乎让人落泪。书中对亲人,尤其与女儿、母亲的互动,家常,一个背影,对亲人的依赖,以及年少时的叛逆,只言片语,淡淡几句,将人生的波折与隐晦不露声色地呈现出来。这种克制的隐秘而柔和的感情,是要到一定年龄才能察觉到的人与人之间无法分割的牵绊的力量。庆山很善于写这方面,尤其在早年《蔷薇岛屿》中对父亲,《素年锦时》中对家乡、母亲、外婆的描写,都能体现,而在《一切境》中又一次体会到这种情感力量,只是后期已经没有早期的黑暗,更显得温暖明亮。并且她在这种描写中,尤其家族中的女性,让人看到一种美的女性的定义。
在亲情面前,庆山有极其珍贵的柔软的一面。
总而言之,庆山现在的写作,已与宗教哲学交融难分,并从中衍生出西方哲学与心理学的脉络,它们成为一个经过淬炼冷却凝聚而成的整体。阅读这些思想,对人的精神与心理有实际上的作用,这也是她作品一如既往的实用性。脱离肤泛的娱乐性,而深入人的精神内里,她的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食物。
最后用她自己的一段话来总结,觉得非常妥当而准确:年轻时候无非都有些纵欲、愤怒、紧张、骄傲,创作也围绕着黑暗、孤独、叛逆之类的妄想。慢慢看到世间的核,放松下来,变得平凡,显得淡漠。外表上看像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内心趋向广漠的归途。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月山行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