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电影中的彩蛋预示了怎样的未来?致敬钱学森的“星际航行码头” (original) (raw)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电影《火星救援》中主角马特·达蒙有一段独白提到,一个著名实验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旗下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这个实验室主导了NASA包括月球和火箭探索在内的诸多项目。

电影中的五人小组所成立的“火箭俱乐部”前身,独白中所说的加州理工学院的5个学生所做的一场制造火箭燃料的试验,其中一个就是钱学森。正是钱学森曾经仰望火星时的自问“我们会能有那么一天,和火星通信吗?”开启了钱学森对星际航行的科学幻想。

那么关于钱学森我们又知道多少呢?于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的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吕成冬撰写并出版了这本《科学与忠诚》。

作者1985年出生,江苏盐城人。现任职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人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

他近年来主要从事钱学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在2019年独著《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

《科学与忠诚》以博考原始材料为基础,以传记文学的表现手法,聚焦讲述钱学森为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而奋斗的故事。

书中不仅记录了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教育等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有他勇于自我锤炼和敢于自我突破的心路历程。既有他在上下求索过程中坚守知行合一的治学方法,还有他不断绘制个人思想坐标和构建个人思想体系而结出的理论果实。

这些故事深深地内嵌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的伟大征程之中,因为故事主人公身后屹立的,是秉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执政理念的中国共产党。

01 原来对于“中国导弹之父”的称呼,钱学森是拒绝的

世界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曾说过:一个共产党员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要为党的事业奋斗。

对于“中国导弹之父”这一称呼,钱老一直是拒绝的。作者在书中说到,虽然钱老长期以来就被公认为“中国导弹之父”,不过他在多个场合明确明确表示反对这个称谓,且认为“不是好话”。关于这一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这本书。

钱老认为这个称谓是在否认和忽视数以万计航天人的贡献。他深深地认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绝非他一个人的功劳。他坚信这凝聚着数万中国航天人的心血,更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决策和支持。

这本书以钱学森为典型人物,阐述新中国科技建设者投身时代、担当使命、为国为民、创新求索的科学家精神,并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科技史作为大背景,重点凸显钱学森“共产党员”第一身份的历史教育读物。这本书在时间线上主要叙述钱学森回国后的科技贡献与个人的思想历程。

02 关于院士的起源与发展,你了解多少?

从知道院士这个名称之后,就隐约了解到院士是学术研究中最高的称谓。在这本书中讲到了关于院士的世界发展史。

不管是1660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还是1666年法国科学院的成立,都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院士制度的发端,院士被视为职高的学术荣誉。

中国最早的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928年,并设立为“中央研究院”,直到1948年选出首批院士,其中钱学森就被提名此批院士候选人,但因故未能最终入选,有人认为原因在于其婉言拒任母校交通大学校长一职有关。

钱老之所以拒绝出任母校校长,原因在于他对国民党产生了失望的情绪。所以,当时朱家骅时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长,1947年正是他拟聘钱老为交通大学校长。后来钱老以“兴趣纯粹在研究,无意于行政工作”拒绝了他。

虽然钱老落选“中研院”院士候选人,却在1949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在新中国成立过,1957年钱学森最终被聘为数学物理化学部学部委员。在1984年,中央书记处决定建立院士制度。1994年中央政治局决定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院院士”,并补发了院士奖牌,上面铭刻着“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益”。

03“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作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钱学森常常有“时不我待”的感叹,但他不断地以此来勉励自己,秉承着“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精神。

钱学森这一生成就卓越,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1950年7月,当钱学森要求回国时,美国海军次长 Dan Kimball说:“我宁愿枪毙他,也不愿让他离开这个国家……他知道太多对我们有价值的东西,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但现在我们知道,钱学森的价值远远超过五个师!让一个大国有了核威慑,这是多少个师都补不回来的!

他在1945年参加顾问团工作后,不仅全面掌握了全球飞机、导弹、火箭、原子弹、自动控制等领域的最新情报,而且还科学地预测了这些学科在未来空中力量的发展和作用。当时35岁的钱学森不仅是航空和导弹研究方面的专家,而且也已经是一位真正的全面的战略科学家,对原子弹和核动力推进有全面的了解和预测。

本书叙事简洁,描写生动形象,真实地展示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工作者群里根植于心底的家国情怀,即“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科学家杨振宁曾经有一个演讲《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里面详细讲述了中国从零开始,一步步发展成科学大国的历程。那真的是筚路蓝缕,催人泪下。

我们通过这份钱老在时代中书写的人生答卷,或许都能从钱老精神所散发的光芒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悟,并激励自己前行。正如钱老所说:研究过去是为了研究现在,而研究现在是为了创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