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事内》值得身在事内的我们一读 (original) (raw)

2020年初疫情,改变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兰小欢教授的一些想法,其中就包括他准备把讲课好几年的“中国政府和经济”写成书稿。于是他给自己定一个纪律:“白天工作和研究,晚饭后写一千字”,以及四个规矩:“不讲没根据的话,不说听不懂的话,不掉书袋,不抖机灵。”他说“前两个是技术问题,后两个反而难些。希望能写的好看。”

这一写了就是9个月,2021年一月完成书稿。

又过了7个月后排校印成书,纸质首印1万册,4天就买光。一周后开始各大电商平台书籍畅销榜和关注榜前三位。出版后5个月内加印了9次。再后来成为电子书,微信读书有12.7万人阅读。豆瓣给与8.9 评分。2021年末登上豆瓣、微信读书、得到、多抓鱼等各处年度书籍榜单。

这本书就是《置身事内》。

加上副标题会让内容更直观——《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市面上有无数本经济书籍。但这本书的脱颖而出,本身就是,对身处这个时代中和这片土地上的我们,众多好奇和疑问,的一个回答。

兰小欢在微博上说:“没有科学常识,打个雷都会以为是天神发怒,容易迷信,一会儿祥瑞,一会儿凶兆。没有社会和政治经济常识,其实也差不多,听风就是雨,也容易迷信,一会儿腾飞,一会儿崩溃。 ”

《置身事内》这本书的底层基石是:在我国,政府不但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参与“蛋糕”的生产。不能脱离政府来谈经济,是理解中国经济的基本出发点。

“政治经济密不可分。就像一个馒头,你说哪部分是面粉,哪部分是水?”一国之内,如何分清哪些贡献是经济哪些是政治,哪些是纯粹市场活动哪些纯粹政府政策?在别人忙着讥讽“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手忙脚乱时,我们或许可以想想,“馒头为什么越蒸越大?”

在不能脱离政府来谈经济的基石之上,《置身事内》从梳理中央与地方权力与事务划分开始。

包括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市-县区-乡镇上下级的纵向分布,包括同级跨行政区或者平级部位部门之间横向分布,包括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内部分布,也包括多部门组成的“特别领导小组”。通过“条条”部门垂直业务关系,以及“块块”行政区领导关系,形成一套完善、专业、复杂的官僚体系。比如地方教育局要接受教育部的管理,同事地方教育局的人事安排由地方政府委任。事权划分包括公共服务的规模经济与边界、信息复杂性、激励相容。管理和资源分配制度不能朝令夕改,才能形成稳定预期。

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是理解政府间资源分配的基础,也是之后讨论财权的基础。

财税是深入了解政府的关键。道理很朴素:办事要花钱,如果没钱,话说得再好听也难以落实。就像看一个人不要看他怎么说,还要看怎么做。要想把握政府的真实意图和动向,不能光读文件,还要看政府资金的流向和数量。财税的地位和功能,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分税制是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根本性改革。但地方为了发展,需要更多资金,就有了通过土地出让及开发所产生的“土地财政”。土地不值钱,但土地之上的经济活动能够抽象出意义,于是过去的储蓄、现在的收入、未来的预期汇合在一处,可以撬动“土地金融”。但是嫁接资本市场加上杠杆,滚雪球之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债务的隐忧。根源在于收入不够但支付太多,承担太多发展经济任务。政府融资平台因此繁荣。债务和投资是一体两面,地方政府为了发展,需要招商引资,政府补贴和产业基金也就随时而来,书中用京东方和光伏行业作为例子讨论。

各项事务不存在一个绝对分割,而更多是利益的一环套一环的各种组合。

书中还对房地产有进行了讨论,出发点在于:“在古典经济学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统中,土地和资本是分开的,地主和资本家也是两类人。但如今房产和地产已成为国民财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应该重新把土地纳入主流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框架。”在债务问题之上,兰小欢认为不是简单修改政府预算框架的问题,而是涉及政府角色的根本性问题,在于简政放权,从生产投资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逐步转型。服务型政府本质是投资于“人”的政府。“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一样,都不是天然存在的,需要不要建设和完善。书中对于国际经济结构再平衡也做了一定阐释。

在整本书读书过程中,一直能感受一种务实:“避免意识形态化”,也避免照搬市场经济理论觉察“扭曲”和“错配”。就像个人赚钱的方式不止一种,经济发展的方式也不止一种。从赤贫到小康,再从小康到富强,再从富强到保持富强,方式是不一样的。这跟人的发展道理类似。

作者作为发展经济学家,不相信简单的因果关系,接受复杂的互动发展,对相关因素的提取和组合,本质是对“何为重要”的反复考量,其判断标准只能在比较中产生。“比较数据和表面现象容易,但要比较数据产生的过程和现象发生的机制就难了,而这些往往更加有用。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就是理解发展过程,因此必须理解初始条件和路径依赖,对“历史”的延续性和强大力量心存敬畏,对简单套用外来理论心存疑虑。”这种对“何为重要”的思考,需要不断提出问题,而“切中要害的问题,必然基于对现实情况的深刻理解”。

作为中国经济的所有亲历者之一,我当然想抱怨书中很多浅尝辄止,半遮半掩,一笔带过

但作者每章后补充阅读和参考文献非常用心,信息量爆炸,指明了你要想去兔子洞,路径何在。

更重要是被结束的真诚打动。

他坦陈写书需要幻觉“我必须坚信这本书很重要,很有意义,我才能坚持写完它”;坦陈自己成长中国看到中国因此而来的乐观,就算“影响了我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我接受这种局限性,没有改变的打算”。以及最后一小段话:

『没人知道未来会怎样。哪怕只是五六十年,也是一个远超认知的时间跨度,信念因此重要。1912年,溥仪退位,旧制度天崩地裂,新时代风起云涌,直到改革开放,仿佛已经历了几个世纪,但实际不过66年。

所以这本书没什么宏大的构思和框架,也没有预测,就是介绍些当下的情况,如果能帮助读者理解身边的一些事情,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些门道,从严肃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出些机会,争取改善一下生活,哪怕只是增加些谈资,也足够了。

我是个经济学家,基于专业训练的朴素信念也有一个:“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回到最初兰老师给自己“不讲没根据的话,不说听不懂的话,不掉书袋,不抖机灵”的四个规矩,以及“希望写的好看点”。作为一个很普通的读者,我觉得他做到了。

兰小欢执着于通俗易懂“我觉得通识写作,就是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语言和日常表达方式,去讲述和解释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在讲述的过程中,不断用专业知识去打磨故事的结构和逻辑,帮助读者把各种零碎的信息串联起来。我觉得关于中国经济的很多知识,都应该成为通识。”

因为是通识知识,虽然不敢说“应该”,遑论“必须”,但《置身之内》可以、也值得身在事内的我们一读。

附:兰小欢回答为什么那么在意用大白话说明白一些事儿

会在未来相见。

© 本文版权归作者 付四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