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original) (raw)

在上海封控期间形成的邻里互助群,看到友邻推荐这套书。封控近三个月,在某种程度上经历了困厄、见证了历史之后,就很想从先贤身上汲取一些力量,看看战乱期间的民国知识分子们是如何面对家国苦难的。

我对西南联大相关的历史一直有兴趣,第一次看到如此系统的整理,让我这样浮躁的读者得以走马观花,对诸多大师的学问与精神有些了解。作者的文笔确实不算好,某些段落甚至轻薄油滑到需要捏着鼻子读,暗骂作者糟蹋了大好的写作题材。而每当看到书中恰到好处地附上了详尽注释或资料摘录,就还是很感谢作者毕竟花心思做了钩沉史料的工作。

用一周的闲暇时间读完第一部,不忍接着读第二、第三部了(如果有第四部,那更是不忍)。如我最敬仰的陈寅恪先生,只在清华园有过几年安心做学问的时光,而后就是漫长的颠沛流离;遗失了凝结数十年心血的手稿,右眼失明左眼又染疾,这些已足够让人痛心,而这些不过是这位大师一生遭受折磨的开端而已。

记性很差的我,读完大部头之后就不太记得其中具体的人和事了。然而清晰记得阅读过程中的感受:揪心、感动、震撼;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如愿从这些离今天很近的先贤身上汲取了力量,毕竟我遇到过的困难相比之下太小太小了。

遗留的困惑是,我该如何以大师们为榜样?他们年轻时有明确的学习路径,大多是先留洋再归国;归国后面对的问题也很明确 —— 救亡图存。他们离今天很近,而世界完全变了,他们的学问与精神也散失殆尽;那我究竟该如何学习、如何作为,才可能让世界变好一点点?今天的我,甚至无法笃定地说出“好一点点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