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别人PUA自己:说不,不代表懦夫 (original) (raw)
这本书我觉得对于很多性格偏内向,或者,性格偏“包子”的朋友很有意义。
作者伊莎贝尔·娜扎雷是一位有30年临床实践经验的心理治疗师,她基于自己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案例提炼出来六种惯于PUA他人的人格类型。除了第六种硬钢阿尔法之外,其中五种都不太容易识别。比如害羞型,不看作者的讲解,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出。
这种容易识别的阿尔法,原词是Alpha Male。这个词说是Male吧,但其实不局限于男性。此类人的特点一讲,读者诸君便会恍然大悟。啥特点呢:小时干班长,长大干领导。不管干不干得上,但他/她就当自己是;不管能力行不行,总之就是硬钢着要人上人。事事就他/她对,凡事总有理;相处就让你吃亏,你吃亏了到头来反过来他/她仿佛还是偏让了你。是不是平时都有遇到过这种类型呢?
但是这个类型由于过刚,生活里一眼就看出来了,能被识别,他的危害性就不如剩下五种那么大。
作者都有一一说明五种类型的特征,并用小漫画的形式配了一些场景对话。让读者明白,就是生活里的这个场景的这类人。比如伪利他型的对话示范是这样的“你现在跟我说不能帮我,可是当初你需要帮忙的时候,我并没有推辞,不是吗?”
作者这些人格的可识别外露特征做了一个量表。表内有30个项。符合其中14项以上的,就是操纵者。否则只是稍微有点操纵欲的。 而她所描述的那种先提出一个小事儿让你帮忙然后又屡次更改条件的情况,确实生活里会发生。
本来是个举手之劳的事儿,然后这个事儿的条件变了,你又因为已经答应了,不好拒绝。然后这个条件居然又变了,甚至再变,几次一变,最后变成最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你碍于初始情面做完,自己心里却觉得很是窝火和麻烦。从本质上看,实际上是被对方操纵了。
如果意识到是对方故意这么干,屡次改条件,应该在中途拒绝掉。 但是对方这类人格又会用你当初答应好了的道德束缚来进一步打压你。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15年吧,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她来我家参加过派对。 她发现我挺喜欢交朋友的,也喜欢玩,就说能不能带同学来玩。
那就来呗。但是呢,她带的人越来越多,带陌生人去一个初相识的人家玩,带两三个已经是上限了。她带了多少呢?算她自己11个。我的天呐,一屋子陌生人,我这个主人反而很是局促。 后来这一堆陌生人不但要求喝酒,甚至自己开冰箱,各房间逛逛的时候,我已经疲于应付了。但是很碍于好客的道德束缚,就这么僵持着,有一搭没一搭的聊。
当然了,他们并不无聊,这11个人一个学校的,聊的挺热闹。最后我实在被一个人的吐痰行为惹怒了,我的天呐,这不是饭店夜宵大排挡呀,这是人家客厅木地板呐!说了他一通。此君若无其事的推开阳台门,我以为他要往楼下吐痰(这行为也够恶心的),不,他一口痰吐在阳台里,然后关门回来接着喝酒。这群人让我见识了人的脸皮能厚到什么程度。
但是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就是此书作者所描述的逐步加码的事。如果看到过这本书里对这种“先定承诺,再改客观条件,逐步加大难度”的操纵方式的描述,我就可以识别出来了。 (这破事过去7年了,都记忆尤新,一辈子能遇到几个在别人家客厅吐痰的?)
作者所提到的这30条特征里有很多我们日常是知道陷阱的。 也有几条是作者提出,但我没意识过的。比如这条。 第27条:故意制造尴尬的气氛令他人产生不自由的感受(这是他们设下的陷阱)
想要摆脱这种操纵者,除了参考作者所描述的量表和特征去提前识别,就是勇于拒绝他们提出的要求。防止他们给杆儿就顺杆爬,给面儿就当天大。拒绝并不是不善良,拒绝恰好反而是自信的表现。
周杰伦说:说不,不代表懦夫。
迈克尔·杰克逊说:Just Beat it!
杜边生说:别给他们脸。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杜边生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