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和他的产品观人才观 (original) (raw)
原书的编排混乱繁杂,加了很多尴尬的评述。
固去伪存真,并根据主题重新组织为文,全文9000字。主要的主题包括:
- 自我
- 今日头条
- 产品和技术
- 人才招聘与培养
自我
我是张一鸣,是80后的“技术宅”,在朋友、同事的眼中,我是一个不善言谈、很低调的人,好像除了写代码,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我觉得说自己是“技术宅”不够准确,确切地说,我应该是一个不安分的“技术宅”,因为我不安于现状,不愿意一直做一个码农。我喜欢有挑战的事情,喜欢有难度的事情,喜欢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而不是平平庸庸、碌碌无为。 所以,我选择了创业,选择了不断地创业,因为我觉得每一次创业都能让我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那时候我也有困惑,觉得看的这些书和思考的问题都很有意思,但在生活中没什么用。直到后来我进入互联网行业并开始创业,各种各样的知识才连成线,帮我理解行业、理解管理,更快地掌握不熟悉的领域,包括如何让信息得到更有效率的组织和分发,从而改变各行各业的效率
当时张一鸣的一个同乡电脑坏了,他跑去帮她修电脑,回到宿舍时就兴奋地说,哇,她们宿舍一个女孩子不错!接着就总去修电脑,在BBS上聊天,经常约她出来玩,然后表白,被拒绝。“被拒后没有表现出一点气馁,”梁汝波说,“有什么呀,他说,照样约出来玩。” 有一次,梁汝波和女朋友还有张一鸣和这个女孩子一起去北戴河玩,玩到张一鸣身上只剩最后几个硬币时,他说,我们把它花光。于是张一鸣和这个女孩子就拿着这几个硬币去了一趟网吧,回来时便牵着手了。这个女孩子便是张一鸣现在的妻子。
我做事从不设边界。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但我想说:你的责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动你做更多事情,让你得到很大的锻炼。 我当时是工程师,但参与产品的经历,对我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
我在生活中,不算特别有规律,也不算特别有纪律性,经常看手机,听音乐、看今日头条、刷抖音西瓜,跟外界传说的不大一样。有时候晚上计划做一个工作,但后来被西瓜上有意思的内容吸引了,看了很久。睡前又有点懊恼,唉,我要做的事情没有做,然后报复性地工作一会儿,但又导致晚睡(我真心觉得睡眠很重要),第二天重要会议上精神很不好。其实这个时候,你应该做的是赶紧去休息。我现在虽然还经常没计划,但是至少发现太迟了,不懊恼,马上去睡了。
问:别人都说你抗压能力很强,你怎么看? 张一鸣:我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很平静,内心和表面差不多,多数时间也比较平静,当然,偶尔有波澜。 问:你觉得自己有事业心吗? 张一鸣:如果把很投入地做成一件事当作有事业心,那我还是有的。 问:平时有运动的习惯吗? 张一鸣:以前没有,但是从今年开始我觉得有必要开始锻炼了,因为熵值在增加。 问:熵值? 张一鸣:它表示一种无秩序的程度,对于人来说,脂肪就是混乱无序的。
延迟满足感经验:涵蓄情绪,让自己静止,不要在沟通交流的时候走动、晃动,情绪跳动,会让思维失去精确控制。 常言道: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我的版本:以大多数人满足感延迟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什么是努力?早出晚归,常年不休的人很多,差别极大,区别好像不是努力。
今日头条
我们不是像网易那样做“有态度”的新闻客户端,而是要做“没有态度”的新闻客户端,为每个人提供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我们一直在努力优化算法,当用户的兴趣发生变化时,如何能更迅速地捕捉到,并且做出回应。
我们从来没有研究过新闻客户端,所以能抛开包袱,不拘一格地来做这个产品。对于用户怎样获取信息的问题进行深入理解,而不用受困于新闻媒体自身的诸多缺陷。 我们的思路和理念与传统的新闻媒体不一样,能将搜索与推荐的技术优势最大化地嫁接在新闻客户端上,为每一个用户推荐切身相关的资讯。从更大意义上来说,它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闻客户端,而是一个连接用户到信息的入口。
比如,家庭主妇会收到家常食谱的信息,体育爱好者会看到足球比赛推送。今日头条根据用户特征、环境特征、文章特征等数据,进行组合推荐。这背后是数据挖掘、神经网络、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
信息的流动涉及安全、效率和自由等好几个维度。政府比较关注安全;文科生比较关注自由;作为理科生,我最愿意从效率角度看问题,即让需要某个信息的人,快速得到这个信息。效率是比较好量化的。比如效率讲究的是降低信噪比,减少无用信息对你时间的占用。用技术的手段提高信息流动效率,就是降低信噪比的过程,降低信噪比的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消除有害信息,比如虚假信息,让信息有序有效流动。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一个“双向”的特征,即用户行为可以随时返回到内容发布者,并且内容发布者也有机会不经过第三方就能直接和用户发生联系。显而易见,移动互联网可以同时提供连接和信息服务。 所以,我们不仅帮助用户找到优质的内容,同时也帮优质的内容找到优秀的读者。 比如,有关科学、历史或者文化的内容,可能很难在邮局和机场这种地方发布,但有了推荐引擎以后我们就有机会推荐给用户。所以现在我们发现,在今日头条上已经产生了一些特别的信息爱好。
看似一片红海的行业,我却觉得是一片蓝海。在上线不到一年时间内,我们就有了一百多万日活用户,截至目前已累计2.4亿用户,每天日活用户超过两千万,每天阅读时长仅APP端就超过八亿分钟。 还有一个数据是社交分享量,大家在朋友圈会发现很多分享自“今日头条”的内容。据统计,“今日头条”在微博上的分享量是第一名,并且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微信上亦如是,所以我们是社交网站上分享最活跃的应用
算法是一个生命体,你要调教它,驯养它。这个想法我在2011年的时候才开始萌发,开始只是想怎么样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后来研究下去,用户对信息需求有越来越多的特征,比如说,不同人的信息需求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同。算法对特征规律的总结与存储是要不断训练调教的,而且是因人而异的、动态的,就像一个自我演化的系统。你在看它(算法),它也在看你,它看你看得认不认真,并且不断地在做感知、存储、判断这一系列动作。算法是社会化的,观察你就能推导出他,因为你们有共享的特质。推荐系统很有意思,是活的,你做好了摆在那儿,它会越来越好。
2014年,我们在决定做今日头条号平台的时候,进展是非常缓慢的。产品非常简陋,邀请作者非常困难。 当时今日头条号产品和运营在本职工作以外,每周都需要邀请作者入驻,在微博私信和微信公众号后台给创作者留言,从“智能推荐是什么”“今日头条是什么”开始解释,经常找几百个人才有几个愿意入驻。内部也产生很多质疑,疑问我们能不能做起来。 但我们还是觉得这对构建平台的内容生态非常重要,我印象中陈林特别坚持。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发动全体员工邀请创作者入驻,很多同事就从邀请自己身边的自媒体朋友开始,所有同事都兼任今日头条号作者的客服,答疑解惑,在内部沟通解决各类问题。 回头看,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很多方法并不好,但是很努力、很专注,大力出奇迹。
产品和技术
同理心是地基,想象力是天空,中间是逻辑和工具。AB测试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是测不出用户需求的,同理心才是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同理心,做出的产品肯定没有灵魂,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但是光有同理心还不够,这样只能做出有用的产品。想要做出彩的产品,想象力非常重要。 在今日头条还非常简陋、信息非常少的时候,我们就想象着今日头条的feed连着一根智能的天线,天线连着无边的信息海洋,每一刷,就会从海洋取回此时此刻此地你最感兴趣的信息。所以我们努力涵盖各种各样有用的信息,从新闻到图片,从三农到学术。 抖音也是如此,想象全屏的视频让手机变成一扇窗户,你透过这个窗户看到一个丰富的世界,抖音是这个五彩斑斓世界的投影,感觉非常奇妙。如果没有想象力,你可能只会做出一款对口型的热门应用或者搞笑视频软件,抖音也不可能从一款炫酷的音乐舞蹈小众软件,演化成包容美丽风光、戏曲艺术、感人故事、生活消费的大众平台。
看一个产品是不是好的产品,最重要的是看产品能否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如果这个需求是用户的基本需求,即使你的界面、交互略有一些缺陷,只要你在满足基本需求方面做得好,用户就会频繁使用。我曾经对比过各个手机下载的Message应用,我发现国外有的产品做得其实挺差,但它的活跃度却非常高,因为它在单体市场里是最大的,而这又是一个非常基础的需求。所以,它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几乎都不比微信差。现在有不少产品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交互也非常有特色,也很新奇,但如果它不能满足用户的一个长期基本需求,还是会很难维持下去。
Reddit,包括HackerNews,打开都是H5页面,非常简单,都是一条条的信息,我觉得这个形式很好。不像很多门户网站的手机版,他们标题都是对齐的,很讲究形式,还要加频道,搞得很复杂。所以我们最早做产品的时候,我一开始就觉得什么功能都不要加,就是一个feed,然后做到随刷随有。另外就是根据用户行为按热度排序,虽然没有完全做到个性化,但当时也是可以的。
新浪微博告诉我们,只要抓住主要需求,产品再糙也能取得一定的成功。
今晚见了一个国内少有的技术团队,在一个技术领域耐心做了三年。不过,我自己持保留态度,还是在用户驱动或客户驱动的过程中同步完善和积累技术比较好。
可能很多今日头条的用户不知道,今年奥运会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新闻,或许是一个名叫Xiaomingbot的AI机器人来完成的。 在整个奥运会期间,Xiaomingbot写了四百多篇新闻稿,一条稿件的写作时间平均下来大概不到两秒钟。最后AI写的稿子大概有一百多万的阅读,有的阅读量甚至略高于记者的稿件。 有媒体对比了今日头条和华盛顿邮报的写稿机器人,发现头条的机器人不但信息量更丰富,能写配图长文,而且文字也更生动有趣。 这个AI机器人是我们今日头条实验室和北大计算机所合作完成的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综合运用了自然语言处理、视觉图形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写稿机器人。此前国外开发的写稿机器人,基本都是写一些简单的资讯,做一个模板,填上数据结果;Xiaomingbot则可以通过获取网上对相关赛事的文字和讨论,总结归纳生成一篇较长的赛事资讯,并且还能自己选图。 其实今日头条一直在尝试类似写稿机器人这样的项目,我们希望用人工智能来帮助创作者创作更优质的内容。比如,今日头条号作者写文章的时候,选择一个合适的封面图常常是个难题,我们今日头条实验室现在做的工作之一就是用人工智能的算法去帮助今日头条号作者选出更好的图,或者取一个合适的标题。
从广告的生产方面来说,现在需要像做内容一样去做广告。 在智能分发时代,广告信息化是我认为的一个趋势。因为个性化推荐,推荐的是信息。而广告也是信息的一部分,它是有商业价值的信息。现在,强行插入的干扰阅读的广告不再是好的模式。当年门户网站的广告就是挂两边,甚至在网页旁边飘,挡住用户的视线,非常影响阅读体验。 而我们商业化的目标是让广告成为一条有用的资讯。广告必须具备可读性,之后它就能直接产生价值了。比如一个新品上市信息,或一个试驾活动,这种既具备商业价值,同时又具有可读性和可服务性的广告,我们就把它当做正常的内容推荐给用户。 2012年初的时候,我去见投资人,他们当时还跟我说,移动屏幕这么小,你们广告肯定很不赚钱,因为屏幕小,广告的展示位也少。但是我们推出了信息流广告,生产出来的广告可以像信息一样分发,信息流广告可以不断刷新,没有展示位数量的限制,更不会像以前那种打扰用户体验。可以说,它就是一种信息。
做很多事情,初始都是很困难的,要调动资源全力以赴尝试很多次,才可能取得进展。现在,我们也有一些产品还不够好,我们欢迎积极吐槽提建议,但不要那么容易放弃希望。我觉得动不动就说“凉凉”是很势利的。什么是势利?势利就是只对表面现状的附和,不能超越现在,去想象还未发生的事情。
人才招聘
大家应该了解,我一直很重视人才招聘,对个人的潜力充满期待。我认同德鲁克的说法,对于公司内部来说,公司存在的意义,是通过公司这个方式实现人们的创造力。我会再加上另外一句——让每个人有更丰富、更有意义的经历和体验。对的,和我们用户产品的使命一样:InspireCreativity,EnrichLife(激发创造力,丰富生活)
张一鸣说:“现在部分年轻人流行把三四十岁退休作为理想,我不认同,我觉得理想是一直有机会创造、实现想法,有机会修炼、创造到老。为什么会想退休?想退休说明你认为现在是在‘忍’。我还有很多很多想法想做,希望三四十岁更有条件去实现想法。” 黄河就回他:“所以有人的选择让他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但是我也相信,有人的选择可以让他更快乐。” 张一鸣又回:“我们最后想要的,很多时候是更大的快乐啊,未必只是成就。” 黄河则说:“提高生产率不是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健身、娱乐、思考都必不可少。” 张一鸣则转评:“延迟工作时间,增加50%已是理论极限,想要更好的结果要靠方法、状态、配合。”
2014年初,快手把这个行业的估值抬起来了。美拍这个公司快不行了,快手估值涨起来。我不知道具体多少钱,所以我当时一直在关注这个。 在版权风波之前,我们一直在考虑,到底是收购快手,还是把张楠团队收了。我觉得快手很好,我比较推荐快手。陈林觉得快手太贵了,因为快手已经接受1000多万美元的投资了,收购的话,可能要几千万美元。 最后,我们从张楠公司回来的路上说,我们决定将这个团队收进来,尝试一下短视频这个方向。我们就不收快手了,而是收购了张楠。
有一天我看到咱们HR(HumanResource,人力资源)写的招聘PM(ProjectManager,项目主管)的JD(JobDescription,工作说明),特别生气。有一条写着:有五年以上互联网产品经验,具有日活千万量级以上的产品规划和产品迭代实施经验。我跟这个HR说,按照这个要求,陈林、张楠、我们公司一大批PM,一个都进不来,连我自己都进不来。别说千万DAU产品了,他们加入前,连百万,甚至十万DAU的产品也没做过。 很多同事加入我们公司的时候并没有光鲜的背景或者很好的履历,公司的产品经理,有设计背景的、运营背景的,还有代码写不好的工程师转岗的。也许有人倾向于招背景光鲜的男神女神,但咱们更爱朴素的“小鲜肉”。我们招人一直秉承的观念,是找到最合适的人,特质是不是真正契合,关注人的基本面。学校、相关经历、title(头衔)都没那么重要。写这样的JD很容易,本质上是偷懒,要发现人的特质才是困难的。
人才培养
我们是要保持学习的组织,因为我们做的是创新的事情,很多事情大家都没有做过。 移动互联网怎么推广呢?这个问题才诞生三年,不可能有专家,很多公司招聘是这么描述的:“大学毕业五年,三年以上经验,20万代码要求……”在我们公司,要是HR写出这样的招聘启事是会被批评的。 为什么呢?比如说大规模机器学习只有两三年的应用场景,如果你要求一个很有经验的人,这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这个技术本来就在日新月异地变化。 所以,我们在招聘过程中,一般对人最常见的要求是要有好奇心、爱学习、爱折腾、爱动手,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很多人毕业后,目标设定就不高了。我回顾了一下,发现有同事加入银行IT部门,有的是毕业后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加入。为什么我把这个跟“不甘于平庸”挂在一起呢?因为他们很多人加入银行,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当时有些机构有分房补助,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 后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自己不甘于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话,其实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是否有北京户口?是否能买上一套经济适用房? 如果一个人一毕业,就把目标定在这儿——在北京市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那么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愿意冒风险。如果不甘于平庸,希望自己做得非常好的话,其实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这一点很重要。 我说不平庸,并不是专指薪酬很高或者技术很好,而是你对自己的标准一定要高。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十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工作生活应该在城市中心,哪怕房子小一点(应该多出去活动啊),在市区有更多的活动和交流,下班之后也不需要浪费大好时光和宝贵精力挤地铁。年纪轻轻不要着急在郊区,尤其房山、沙河、天通苑之类的远郊定居,买了房我其实也建议搬到市区来。最后,我们的就近居住补贴(北京)已经涨到了1500元/月啦(和加不加班没关系,节省的时间用于健身、读书、看电影也很好),建议大家多多考虑住在附近。
我们不用敬语,我不知道在公司各位是怎么称呼上级的,有叫老板的吧,或者叫某某总,或者叫老大,或者叫某某哥某某姐,这在我们公司是不允许的,不允许使用敬语。 大家说我们在面临一个巨变时代,外部是不断变化的环境,公司及时对外部环境做出响应,平等的畅所欲言的氛围非常重要。敬语是形式化的东西,它会有心理暗示。我是不是不能批评他。比如大家都叫他张哥,所以我不好意思批评他。所以我们需要消除形式化的心理障碍,我们不提倡使用敬语,我们也不使用“您”,都称呼“你”,当然这也是简单,淡化复杂性。
“不装”也是我们的文化,我们觉得是保持简单和灵活性的文化。我们要求所有的HR的邮件,所有的同事沟通中要去官腔、去形式化,尽量不要做形式化的东西,表面上搞得很隆重,但其实没有实际的效果。
既然你已经考虑进入互联网公司,那就该选择快速成长的科技型公司,如果你是技术出身更应如此。但并非所有互联网企业都称得上科技型公司。前段时间流行很多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创新——互联网营销手段改造卖衣服、卖烧饼、养猪等,尽管我并不反对这类组合,也很认同其进步价值,他们通过互联网进行营销,使用已有的互联网工具抓住了商业机会。但在我看来,这更是像是生意人,而不是科技人应该做的事。科技人才应该选择创新、创造,让技术产生根本性进步或者解决之前不能解决的问题。 联系一直以来流行的“降级论”(大意是,干吗要做这么酷的事情,要学会用技术做一些风险低、竞争小的事,死在沙滩上的精英好傻),我不反对不同的人和不同阶段的人选择做降级的事情,但是我认为,应该有一些人、有一些公司可以有更高的目标,一流的技术人才应该加入顶尖的科技公司,顶尖的科技公司应该敢为天下先。 那么,什么是顶尖的科技公司,或者怎么考量一个互联网公司的科技创造力?我觉得,最该看重的是技术投入,以及技术因素对业务的贡献,公司为用户创造的价值里,有多大比例是通过技术投入而不是“地推”烧钱完成的。技术投入包括技术员工的占比、服务器的多少、算法构架上的投入等。从这个角度,我个人是很欣赏ElonMusk(埃隆·马斯克)的,从PayPal、SpaceX、Tesla到SolarCity,他是真正在做有科技含量,且能让未来提前到来的事情。当然过去的苹果、微软、谷歌也是如此。
作为一个企业雇主,我们更喜欢能够学习多种知识能力的人。 比方说我们公司的产品经理很多都是工程师转型的,还有一部分是设计师转型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是学电子转型的;行政的负责人是学计算机转型的。纯专业对口并不是这么关键,更需要的是能够学习多种知识,保持学习能力比知识的积累可能更重要。现在的互联网可以随时获取知识,你自己组织知识结构、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我觉得可能更重要。
我们每两个月有一个全员会,有一个员工提问:公司如何变得很成熟?我的想法相反,我们恰恰要保持年轻,不要对新事物随便持否定批判的态度。新事物出现一定有它的原因,一定要去体验,去尝试,去观察它的发展。我们对团队有很多要求,很早的时候,我发现管理团队不用抖音,很着急。我要求他们每个月拍两条视频,要获得多少个点赞,用强制手段让大家保持年轻。我们公司企业文化是始终创业,类似亚马逊的AlwaysDay1,永远像公司创业第一天那样思考,永远思考用户在想什么。
其他
一个身价两百多亿的老板不作秀、不爬山、不吹牛、不打口水仗、不接受采访、不上电视杂志,以身作则像一个基层员工一样每天脚踏实地测试产品,无止境地改进产品的体验。这才是腾讯成功的最大原因。而被腾讯打败的失败者们始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要么骂他靠抄袭,要么说他靠QQ才能成功。
我其实不止一次听到团队说,哎呀,这个竞争怎么没完没了,到底什么时候才结束。 我觉得要以平常心对待竞争对手,要把竞争当作常态。不要想逃脱竞争,竞争也是好事。我甚至觉得,不应该通过并购来结束竞争。我们看到很多通过并购消灭对手的公司,越来越自我感觉良好,最后都懈怠了。 竞争对手是很好的蓝军。竞争对手可能有产品创新、市场策略等好的方面值得你学习。哪怕是竞争对手推动的批评文章,我们也认真看,而不是愤怒。也许文章里80%都有问题,但20%是对我们有启发的,那我们应该吸收那20%。除了竞争对手,没有人会那么认真挑你问题。
我们重视技术,而重视的体现之一是工资。我一直认为,公司竞争的核心是ROI(投入产出比)水平而不是成本水平。几乎没有行业领头的公司是控制人力成本来实现领先的,公司应该有好的ROI,而这个好的ROI需要通过让员工收获好的ROI来实现。
还有一种走捷径的方式是:对事物的过度抽象,对方法论的过度追求。我自己的感受是,方法论其实没有那么有用,大部分情况下甚至可能是没什么用的。因为你对一个事情抽象,相当于思维上加杠杆。一旦这个杠杆加错,通常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其实这种现象有一个对应的说法,叫作“理性的自负”,这也是人的ego(自我)。因为知识有限性是非常明显的,很多是非结构化的知识,过度地使用概念其实是无助于理解的,避免过度抽象使用方法,也是一种平常心。
平常心对待成功和失败,也包括不要错误归因,把外因当作内因,不要把运气当作能力,要找出成功或者失败的真实原因。我们最早做短视频,城市用户的留存不太好。讨论时,一个同事觉得肯定是因为城市白领做脑力劳动多,更倾向于图文表达。总结的逻辑乍一听很有道理,现在我们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 我不是说所有的结论都不对。只是要承认有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人很不喜欢不确定性,所以对成功和失败都希望找到符合自我叙事的归因。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橘子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