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魔法消失后,我们开始重构童年 (original) (raw)
终日无梦,魔力不再,进入成人世界后的我们非但没有用心看清楚本质的东西,反倒让更多的表象迷乱了心志。现实的沉重似乎也让童话这一体裁变得有些虚无缥缈。即便“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也摆脱不了现实的忧郁底色。也正因为成人见过了太多的浮华虚伪,才会对儿时的清梦抱有“亲切的怀恋”。
这个时候,世界青年的精神偶像黑塞就会拿出烟斗,点燃烟丝,用艺术家的口吻静静讲述他笔下的浪漫童话,为迷惘的年轻人重新注入魔力。与上述两本不同的是,黑塞的“艺术童话”叙事从容、波澜不惊,总是习惯从各种意象的杂糅中体悟故事背后的意义,且带有更多的思辨色彩。虽然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经历各有不同,但其精神内核却是相通的,那就是为成长中的少年“画像”,指引他们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童话《奥古斯图斯》中,年幼的奥古斯图斯虽然被所有人喜爱,但这份祝福却在无形中成了他一生的诅咒,以至于他无法爱别人。于是他只好恳求老教父除去加诸在身上的祝福魔法,转而赐予他爱他人的能力。调换了爱与被爱的能力后,他才得以重获新生。这其中也潜藏着福祸相依、否极泰来的朴素哲理。这种引自东方的朴素辩证,一直影响着黑塞,让他对人的成长有了更多的思考。
熟悉黑塞的人都知道,他自幼在宗教环绕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某一天因“抑制不住内心的风暴”而逃离神学院,执拗地要当一名诗人。在他看来,这种执拗的选择正是忠于内心的表现。然而现实终究要夺去他与生俱来的“魔法”:
“无垠的、千姿百态的可能性之世界,在我眼里已经有了限制,分成了各个领域,被篱笆隔开了……束缚不知不觉地发生,四周的魔法不知不觉地消逝。”
当黑塞在怅惘与回忆中写下这篇《魔法师的童年》时,他依然像个孩子一样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执拗地成长。在他看来,成长中的“魔法”并非指向外界,而是通过“魔法”变化自身,在“魔法”的修习中领悟成长。这些潜藏在现实中、透过日常生活与个人的苦痛所绽放出的“魔力”,不断地揭示着成长的本质。于是,我们得以寻回在成长之路上失去的“魔力”,从童年的经历中汲取慰藉。黑塞用自身的经历告诉大人们,童话绝非止于童年,成长也绝非止于青春。
成长、追寻、孤独、体悟是黑塞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他笔下的童话故事正如他早期的几部成长小说一样,叙事简约,言辞素朴,如音乐般轻快悦耳。不论是田园牧歌还是战争离乱。他都会用诗意的笔触将这一切都如实地记录下来,谱写成一首首与万物圆融的诗篇。一切表象背后的本质,正是那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童心。如庄子引述老子的话:“终日视而目不瞬,偏不在外也。”这种朴素的“婴儿论”,也是黑塞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境界。
尽管童话总是在消解刻板的日常理性逻辑,但这绝不是为了迎合天真无邪的童年。这其中没有非理性的任意虚构,而是作者在无数现实故事中千淘万漉后捧出的一块赤金。由此才能使童话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进而解构现实,重构童年。
比起少年的灵光、青年的意气、中年的沉稳、老年的豁达。童年更像是黎明时初凝的雨露,夜风中摇曳的花苞,又像是藏在“坚果壳”里,带着对新世界的好奇。从童年到成年,也许并不是从混沌的“坚果壳”走进无垠的星空,也绝非上帝与亚当的指尖相触。而是用与生俱来的“魔法”天赋,为自己指出一条通向自由的旅途。毕竟,童年时所有的灵光一闪,都将是一场伟大梦想的开篇。
© 本文版权归作者 仪岚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