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千年的中国式浪漫,《楚辞》究竟讲了什么? (original) (raw)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意味着中国诗歌开始从集体走向个人创作。而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哲学,也鼓励着无数后来者。 为什么屈原会拥有如此惊人的影响力呢?在《仰观楚辞》一书中,我找到了答案。这是一部解读经典的传统文化著作。 在本书中,不仅收录了屈原所作的《离骚》和《九歌》原文,还有来自著名画家杨永青的精美手绘插图以及黄晓丹、韦婷两位教授的诗歌赏析。 1.《楚辞》的来源 顾名思义,楚辞指的是为具有楚地特色的歌辞。后来,才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学体裁,成为诗歌总集的名称。屈原的诗歌《离骚》和《九歌》,就是《楚辞》中的代表作品。 从形式上来看,《离骚》除了最后的“乱曰”外,其余四句一节,都是韵散交替的长诗。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原文中虽然有不少生僻字,但由于贴心的注音,所以读起来很流畅。 相比之下,《九歌》则由十一首组诗构成,展现了楚地“信鬼而好祠”的鲜明风俗习惯。我个人比较喜欢《九歌》中的《山鬼》和《国殇》,能够感受到蕴藏在中国文化中的铁血与柔情。 2.浪漫的手绘插图 无论是《离骚》,还是《九歌》,都充满了瑰丽的想象。比如,上天入地的行程,对神女的痴恋,关于云中君、湘夫人、大司命等人物的形象描写。 当画家杨永青将屈原笔下的浪漫幻想变成看得见的中国画,就有了书中栩栩如生的手绘插图。一页接着一页,让人惊叹不已,看得十分过瘾。 阅读的过程中,很有小时候看连环画的感觉。这种图文并茂地形式,无疑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讲述的内容,是一种美的享受。 3.通俗易懂地原文赏析 再好的文学作品,读不懂也是枉然。很多人都知道《楚辞》的存在,却往往对其敬而远之。殊不知,这是生涩的原文导致的。 在本书中,黄晓丹、韦婷两位教授没有用以往我们所熟悉的注释来进行解读,而是用生动地韵文,尽量保持原文的语感。 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为例,译文为“静静思量,时时刻刻草木凋零,暗暗惊心,岁岁年年美人老去”。
香草美人,山川有灵,万物有情。尽管屈原曾对自己身处的那个世界充满了惆怅和绝望,不过在他的诗歌中却可以品味到一种真诚而浓烈地热爱。或许,这就是独属于屈原的人格魅力吧!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