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殊途,岂异理 (original) (raw)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早期中国的鬼》中著者蒲慕州先生说,他的目的并不是研究诸神或者鬼是否存在,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鬼的现象上,以此为切入点观察社会。毕竟对一种文化的全面认识,不仅含有对生者的观点,亦含有对死者的态度才是完整的逻辑。

-鬼的观念的产生

在中文语境中,“鬼”多带有负面倾向的含义,例鬼迷心窍、鬼鬼祟祟。但其与“神”字同时出现时,多含有中性意义,如鬼斧神工、神鬼莫测等。但这一切的起点在何处?

如今见于记录最早的关于鬼怪故事见于先秦,后有唐“志怪”,及至宋代笔记的发展,诞生了《太平广记》,再至清代,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道尽鬼情妖思。鬼怪文化在中国经历了漫长且完整的演变历程。甚或可以说,中国文化有多历久,鬼文化就有多弥坚。

追溯最初的鬼之根源,源于人类对生命终结后的想象——在生的另一端,存在着什么样的生命形式?和什么样的世界。公元前三世纪的《楚辞》给出了“冥界”这个命名。再往前可能有更为模糊的懵懂意识(尽管没有书面记录),史前时期的墓葬和陪葬品意味着,人们默认墓葬中的逝者是拥有某种程度的对陪葬品的使用能力。因为人对于未知的想象,一定建立在已知的基础上,因而鬼是人的背面,具有与人相类似的形态、行事亦不足为奇。这些都没有超出人类认知范畴的常见部分。

依书中言,“鬼”字最早见于商甲骨文,含有“畏”之意。“现代汉字的鬼是商代的甲骨文鬼的直系后裔。”后《左传》、《庄子》、《易经》、《论语》等多有“鬼”字出现,有时可做“神灵”意用,有时特指人死后灵魂。

直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基本确定了“鬼”字的思路:“鬼者归也。”鬼,是人死后重归于土地的形式或存在。

-鬼的观念的成型

在鬼的观念产生后,在汉之前,显然已经有所谓鬼世界秩序性的雏形了,如存在对鬼治理管辖的职位——“司命”。但在汉代,阴间观念才发展出完整的官僚体系化。这一过程和汉帝国化的过程有紧密关系。

《汉代的谣言》一书中反复提及巫蛊、谣言、谶言等舆论形式对统治者及其政权的伤害性。因此,汉朝将地方各种宗教势力和代表齐拢至长安,政府统一控制,以便确定国家宗教的权威性。这种宗教权威同时又为国家秩序和统一性服务。

但官方层面的宗教环境和民间信仰存在差异性。当国家层面有祭祀等宏大叙事模式时,植根于民间的生病、生育、婚丧嫁娶等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行为,都充斥着对神、鬼、灵的私人崇拜。换句话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缺失、困难或问题,在神鬼层面祷告时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上的补充和慰藉。

因而,在汉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中央帝制集权的成型确立期,官方宗教和民间信仰在囿于彼时认知边界的情况下,共同完善了阳间和阴间的官僚世界。

随历史演进,汉末的战争纷乱、血流漂杵、尸积如山,进一步造成了鬼世界的扩大。也正是此阶段,佛道两教兴起。一方面塑造己方话语中的鬼,一方面利用对鬼的应对之道来开拓己方教域。在两教实力增强的过程中,鬼作为民间信仰构成的一部分也被愈加强化。

若说汉代是鬼“集体秩序”的完善,那么其后六朝期,鬼的进化发生在“个体方面”。在志怪文本中,鬼更加具有人性化的一面,人具备何等七情六欲、优点毛病,鬼亦相同。

鬼的人性化趋势,依书中言“可以被视为集体努力创造理想世界的一部分,这是因为鬼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比人的世界更加理想。”

现世凄苦,鬼故事的叙事者——文人,和鬼故事的观者——百姓,都将情感更多的寄托于和“人的世界”一体两面的那个“鬼世界”。志怪、鬼怪小说不止是一种文本形式,更是某种情感的话语体系。不过是因为在书中,鬼怪们的世界可以善恶到头终有报罢了。

本书在大框架方面的着笔止于此,著者蒲慕州先生说他这部作品的重心止于隋唐之前的鬼文化。但框架之外的细节之处,补充很多。涨知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如是我雯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