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精炼的指导书 (original) (raw)
2023-10-09 23:01:18 已编辑 广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天在图书馆看了芝本秀德的《如何高效写作(誰も教えてくれない書くスキル)》。
这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创作技法的书籍,而是针对工作中的写作进行指导,帮助读者建立写作程序,写出足以应对日常工作所需的文章、报告、企划书等。工作中的文章都是有目标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获取共识、调动预期反应(促使对方采取行动)以及留下预期印象。
作者认为,写作技能包括三要素:表达方式的储备、基本技巧、程序(运用能力)。而表达方式的储备需要自行积累、内化于心,本书关注的重点是后两者,重中之重是第三点。
而写作程序包括七个步骤:
一、确定信息
信息是指为了消除差距而必须传达出去的东西,必须认真思考,直到可以用一句话概况。思考可以参考以下图表,考虑清楚现状、预期状态、想要传达的信息、期望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以及对方会产生的行动。
二、分析读者
分析读者从四个方面入手:
1. 读者是谁?读者站在什么立场?
2. 读者对背景、事情经过等情况掌握了多少?
3. 读者在担心什么?关心什么问题?
4. 读者喜欢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读者与自己的距离有多大?
三、收集点子(想法)
1. 一条一条地写下来。如写邮件时开可以把想要传达的意思一条一条地写下来,再通过归纳、调整顺序将其组合起来。
2. 写在便笺上,然后运用亲和图法,将相似地放在一起,进行提炼。
3. 在白纸上自由地写下来。发散思维,写下各种各样的想法。
4. 将文本进行结构分层
5. 把书当成点子抽屉的把手。从阅读中获得启发,从而引出自己脑中的点子。
6. 储备想法。平时想到任何的点子,立刻记录下来。
四、写概要
即确定以何种流程、顺序传递哪些内容。其中需要注意避免跳跃和噪声。情节过于跳跃会导致读者对故事逻辑产生疑问,对故事内容则无暇顾及了。不要“放入噪声”是指不要把与主要情节无关的信息放到故事中,避免造成读者混乱。
作者还提供了三种概要的模型:
最后作者提醒我们要时刻检查,自己写的文章让读者产生什么样的疑问,针对这样的疑问文中是否给出了回答。
五、写草稿
这一步主要考验的是心态。不要指望一下子就写得完美、漂亮,抱着扔掉初稿的前提来写,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从0到1的跨越。
六~七、推敲与修改
到这一步写文章的基本技巧就派上用场了。
论证的基本方法
在商务场合中,没有办法设置一定“正确”的前提,建议用“图尔明模式”(图表59)。图尔明模式有三个基本的要素,即数据、论据、主张。
结论
总体而言,是一本精炼的指导书,提供的流程和工具都非常实用,推荐!
以下原文分享给大家:
写作是发现型的过程
这是一个在反复试验以及不断摸索中进行精练的过程,逐渐地接近答案,不断地向貌似正解的谜底靠近——这就是启发法。所有的商务活动都被称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写文章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软件的设计也是如此。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存在演算法。没有经过不断地摸索、试验,是不可能从0变成100的,写作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反复中精练。
项目的管理也是这样的。项目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分阶段精细化。项目做的都是一些“没有做过”的事情,因此,最开始是没有任何信息的。在没有信息的情况下进行计划,渐渐地信息会不断增加,每次信息增加后就要进一步地将计划做得更加精细,这也是启发法的应用。
写文章也是一样的。刚才我说过,要毫不犹豫扔掉一些写好的东西。为了写出比这些更好的东西,使之更加靠近“答案”,就必须不断地反复推敲,也就是说经历发现型的过程是必需的。不试着写下来也就没有办法进行精练。不写下来就等于0,我们没有办法对0进行精练。因此,笔耕不辍是非常重要的,写完扔掉,然后再写。
我想不止是写作,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在实践中认识的,祝我们都有勇气踏出第一步。
© 本文版权归作者 Link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