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团圆记》有感,为什么我长大后不肯回潮汕 (original) (raw)

猫言读书 评论团圆记 4

2024-07-24 17:40:44 已编辑 广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写潮汕家族的小说并不多,一开始我很好奇一个外地人会怎么写潮汕的生活长卷。读完以后,令我佩服的是,作者作为纪录片导演具备的敏锐的视角,她从容地展现了一幅潮汕家族的生活画卷。这本书也让我想到了为什么我长大后不肯回潮汕发展了。

一、

这本书是⟪团圆记⟫。它的作者杨云苏(故园风雨前)并不是潮汕人,她生于成都,老家上海。本书主要是讲述了1999年的春节,“我”与当时的男朋友檀生一家一起回到檀生老家潮汕发生的故事。

一开始出现的潮汕普通话令人忍俊不禁,令人感到亲切,但读着读着,回忆却一下子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故事中的二舅妈,是很多老实能干的潮汕女人的缩影,作者写到:

一个合格的潮汕女人要操持各种家务,研习各种礼仪,当收拾碗筷时,家里的男人会说“二舅妈会体谅的,再说她都做习惯了。

不过我看出来二舅妈的位子其实是虚设的,因为她得不停地在厨房和席上伺候着。

她这个人从不叫累的,走到哪都在做事,眼里全是活儿。

二舅妈说是不让我提前择菜怕不新鲜,可转头她自己还是在做明天的准备工作。泡干贝,清洗皮蛋,装各种小料包。还有明天早饭,菜脯、姜、肉,一样一样的都要改刀切细丝。

我数了下桌上有十二个菜一个汤,但这是暂时的,因为二舅妈还没上桌,还会有新盘端上来替下光盘。

这样的文字,让我回想起过年的宴席上,永远鞍前马后,忙前忙后,没有自己的位置,只能吃剩饭剩菜的大舅妈;让我回想起每个节庆不停洗洗刷刷各种器皿和工具,年前一大早就要准备祭祀的我的大舅妈;让我回想起在宴席上高谈阔论,从汕头经济复苏谈到美国未来的男人们,他们在勾筹交错后留下满桌狼藉给别人收拾,这个别人没错,还是我的大舅妈。

一代又一代的舅妈,像勤恳温顺的老黄牛,一一声不吭默默为家庭付出,得到了“潮汕女人真贤惠”的美誉。

二、

然而,作者毕竟是纪录片导演。纪录片是以第三方的视觉去挖掘和探寻当事人看不到的东西,纪录片只记录,不批判。

对于潮汕女人的规训,作者没有过多批判或评价,只是展示了两位逃离家族的女性的故事。

先出场的是明线显示的,出逃的姑奶奶陈恒。姑奶奶早年经历了不顺利的婚姻,一个人跑去上海闯荡,一开始在洋人开的珠宝行当学徒,后来通过努力成了一名珠宝设计师。姑奶奶的存在对于这个传统的潮汕家族来说,是离经叛道的。对于这些不按照规矩,又挑不出错的人,传统的家人们只能含含糊糊用一句“古怪”“孤僻”来评论他们。

另一位逃家的,暗线的,却是这次“荣归故里”的大姐陈锦屏,也就是本书作者“我”男朋友的妈妈。年轻的陈锦屏是个黑皮,笑容爽朗,爱运动的女孩。她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她知道自己学业一般,工作一般,很快就会被父母嫁给东街的阿猫,或者西街的阿狗。她策划了与北京医生的恋爱,并且在没有经过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带着男朋友定居北京,不再回潮汕。本书没有明确提到她逃离潮汕的原因。我们只能从她的言行中揣测些许。

妈妈出来打断:“我不想晾任何东西。”妈妈口吻冷冷的,“……什么都要晾,要洗,要切,要抬出去要抬进来,要三蒸三晒。三蒸三晒,嘿,一个女的一辈子有多少时间我问你?有多少时间禁得起三蒸三晒三蒸三晒?”

“我们这儿的女的啊,蠢。一身牛力,卖到死,牛一样蠢。”

也许出逃的陈锦屏,与二十年后的读者我一样,害怕洗不完的碗,害怕宴席上的中美战争,害怕看到在厨房蹲着吃饭的舅妈。

三、

一本好的书,应当是带着人见人,见事,见众生,见自己。

《团圆记》无疑是这样一本书。一个女人,从女孩到变成妻子,再到成为母亲,她们的一生经得起几次生活的“九蒸九晒”。我尊重每一位辛苦付出的二舅妈。更敬佩所有不听话,不软弱,不认命的女性。

我是猫言读书,期待与下一本书与你相遇。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猫言读书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