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在汉代的三次跃变 (original) (raw)
2024-09-04 09:34:46 已编辑 浙江
-
《士仕之间》,王保顶,思库
-
该书对两汉四百年间士人身份的演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作者王保顶指出,在这三百年间,士”的定义发生了三次跃变——由游士到儒士、由儒士到士大夫、再由士大夫到名士。
-
据作者所言,这三次跃变的过程,既塑造了士人这一群体性的概念,也让这一群体正式进入了王朝政治的结构。
-
汉朝之前的“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中形成的特殊阶层,位为贵庶之间的交接点上,实际上是一个很松散的群体。在作者看来,汉高祖至汉武帝时期的“儒士化”现象,正是“士”这一群体从边缘化的松散群体走向政治舞台、集体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由陆贾、贾谊所开启,后为董仲舒所完成。
-
作者指出,从游士到儒士的过程,可以视为士族向儒家主导制度的效忠,这种效忠并非是对皇帝本人的效忠,而是一种对于“正统性”,对于伦常秩序的效忠,董仲舒所强调的“天人感应”,正是这一现象的表现,而这也同样可以解释为何当王莽篡汉之时,大多数的儒士选择依附王莽,人造“祥瑞”——他们本就不是汉王朝的效忠者,而是儒家—士族利益共同体的成员,王莽本身作为儒家的代言人,自然而然地受这一利益集团支持。
-
而王莽的失败,则标志了儒家激进理想主义的失败,当光武帝刘秀重建大汉之后,他以一种新的手段改造了旧有的士族群体,这一手段,便是对儒家道德观中“忠”概念的改造,这样的改造分为了两部分,其一是“忠”、“孝”概念的一体化,其二则是强调忠节,将其纳入儒家的“气节”范畴之中。在精神的改造之外,刘秀也对儒士进行了现实领域的“吏化”,实行士、吏的合流。于是,儒士阶层在这一历史时期再度发生了跃变,士被重新定位为了“士大夫”。
-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士仕之间”的关系,便是士人主体性与君主专制性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共同构建了封建社会早期的政治基础。作者对此展开的论述详尽可靠,令人信服。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阿元聊历史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