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到下雪》| 文化交融的碰撞 (original) (raw)
2024-09-12 15:52:01 已编辑 中国香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解构这本书呢?这是我对于这本书贯穿始终的最强烈感受。
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就如,把在徒步或者旅游期间的所见、所思、所想以文字的形式具像化记录下来。是散文的随笔文体形式,更具体而言,更像是游记(日记)。
作者与母亲第一次结伴前往日本旅行,在短短几天的行程里,母女两人辗转参观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文艺小店等。两人对艺术的感触分歧颇大,具体来说就是,女儿对艺术敏感多思,而母亲则基本无感,因此两人经常分头行动,但从没有爆发冲突。关于描写这对东亚母女关系的文字篇幅大约只占了四分之一,剩下的都是作者的感想与人生回忆片段。
把散落文中各处的细碎片段拼接起来:母亲成长于香港,后移民至澳洲。在母亲身上,西方文化是superficial, 而内在深髓的则是传承下来的东亚(家庭)文化:勤奋、认真、克己、节俭、计较、守旧、现实功利、羞于表达、对艺术美感的天然缺乏等。这些隐藏的特征通过原生家庭的影响潜移默化了子女的内在性格。在新旧文化环境下成长的女儿(作者),在家和母亲无法互相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对方,在外则无法完全真正地融入新群体中,始终缺乏一种归属感。
女儿(作者)学习、从事艺术相关类目,一直以来通过勤奋积累来构建艺术基础,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和创作能力,这个刻意且努力的习惯,让她和同行们能聊到一块,也以此来成功掩盖她的indifference。事事求收获求见解的心态,让她无法纯粹地享受艺术、袒露真实。她深知这种因深入骨髓的原生家庭影响,让她无法突破这一层薄膜。她无比羡慕同行人的不刻意状态(松弛感),也知道自己是无法达到。
刻意和不刻意这两种状态没有好与不好之分,东西两种文化亦是。但“我就是这样的内核,这就是我”。That is it.
-----------------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它不喜欢的感觉还是没有变。《冷到下雪》的宣传卖点是这本小说描述了东亚母女疏离、含蓄的关系,还获得了多个小说奖。但实际上,这本书更应该被归结为非小说类(散文随笔类),它表现的是作者随心、随意地捕捉、记录生活中的任何小感悟、观点,文体结构自由散漫、非常发散,主要以作者的主观感悟为主。她在书中对景物、艺术品、回忆的描写(特别是比喻)有点过满、缺乏重点、神神叨叨,很容易让人对她表达的内容走神或者疑惑。她的文章并非想要表达什么独到见解、人生哲理或是启发性,一切都是淡淡的,让人有一种听君一席话犹听一席话的感觉。文体内容也更多是在剖析原生影响下的“我”,而非母女关系。
以“我”为主是文章的最大基调,无聊(That is it.)则是我对其最狠的评价。从小说的角度打分,我会给它2/5,从散文的角度则是3/5。
-----------------
《冷到下雪》中有一些比喻,让我有时觉得摸不着头脑,有时又觉得矫揉造作(仅仅是把漂亮的词藻堆叠起来的感觉),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作者的表达问题(或许这也体现了随笔中很个人化表达的特点。当然也只能从随笔的角度来理解,如果要以小说的角度来看,真是不知所言)。例如:1)“交谈就像柔道,一种永动的锻炼。”(柔道是永动的锻炼?);2)“和我家怕难堪丢脸的想法不同,她并不羞于让人看见她的情绪,反而用愤怒和悲伤来消化这件事,仿佛她杀死了某种珍稀动物,把它的皮毛做成了斗篷。”(我的理解是作者认为消化情绪对于她本人而言是一种和自我对抗的过程,但是讲师却能轻而易举地自然流露情绪,让她很羡慕。所以在她看来消化情绪对于讲师是那么不需掩饰的自然能力,而非需要刻意对抗才能做得到。因此也无惧把情绪像珍稀动物皮毛斗篷般显眼地裸露出来。)3)“我用钥匙打开大门,推门而入,惊扰了爬出内墙的长春藤蔓。”(有点矫情)。
总而言之,我觉得作者可以对文章比喻多做减法,有些意思直接表达即可,无需事事都刻意联想比喻。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落地的爱好者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