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为何这样丢球? (original) (raw)

恩醯NX 评论像女孩那樣丟球 5

2025-01-01 22:48:03 已编辑 德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杨从女孩丢球这一现象出发,探讨涵盖女性整个生命周期的身体实践,包括乳房、怀孕、月经、服装、医疗器械、居住空间等。从身体的外观形态到内在感知,再到身体与物的关系,她超越传统的性/别二分框架,指出女性身体经验(如局限、拘谨、羞涩)既是社会权力规训的结果,又通过具体实践中的身体经验和知觉得以显现。她将女性身体视为一个“活生生的身体”。

我将杨的身体经验分析理解为现象学“显现-存在者-存在”(Schein-Seiende-Sein)框架的具体化。从存在者(如可见的样貌、服装、动作、姿态等)到显现的方式(如步履匆匆表现出的焦虑或紧张情绪),再到行为背后的深层存在(以特定的方式、情感或意图展现自身在世界中的存在),通过不同层次理解一个人及其行为的意义。以下试着借助这一框架进一步阐释杨的观点。

女性身体经验的多重维度

这种“显现-存在者-存在”框架容易联想到罗兰·巴特的“能指-所指-意指”符号体系。两者均探讨了事物与现象如何在不同层次被感知、呈现、解读,最终赋予文化与社会意义。

全书由细微的个人身体变化连接到社会结构及政策分析,可谓“见树又见林”。第一章“活生生的身体”以身体现象学视角,强调女性身体是社会性别规训的经验现场(如投掷动作和坐姿),也是主体通过身体行动实现自我与环境关系的动态场域,以及社会权力和个人反思交汇的实践空间。第二章语言、肢体行为、环境暗示等日常现象揭示了男性通过微妙方式对女性身体空间的隐形侵犯,这种控制不断提醒和强化着女性的从属地位。第三章怀孕带来的身体与空间的双重存在感;第四章“我看人看我”的多重镜像关照;第五章乳房作为性/母性的双重象征,以及ob一词胸罩/物体的一语双关;第六章月经相关经验主宰的女人一生独特时间轮廓等,都是身体现象学框架下的具体案例分析。第七章指出家的构想中,男人以乡愁确认自我,而反观女性境遇,不禁感慨汉字“安”的生动形象。第八章中女性身体与空间中的隐私权探讨,更是为《一间自己的房间》里伍尔夫的观点提供了一种身体化的注解,“女人写的书理应更短小,更紧凑,布局谋篇也无需长时间聚精会神、不被打扰。因为打扰在所难免。”

身体的“活生生”属性

书中“活生生的身体”概念尤为贴近“存在”,强调身体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者(Seiende)或外在显现(Schein),还承载个体经验、情感与意识,反映了身体作为人类存在的一种方式。以“女孩丢球”为例,杨指出“迟疑”和“拘谨”不仅显现社会期待,也包含身体自我保护的意识。女性身体动作虽体现被规训的痕迹,但也可能通过微妙方式回应甚至抵抗规训。

杨不仅将身体视为权力规训的对象,同时也强调身体作为行动主体的潜力。通过身体实践,女性得以主动定义和塑造自身在世界中的存在。“优雅”的姿态,表面上是对性别化规范的服从,也可理解为女性在有限身体空间中创造自我表达方式。通过细微身体动作对规训的隐性回应,暗示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力,突出了“活生生的身体”作为规训载体和自我反思场域的双重属性。

性别议题的语境差异

杨的分析主要基于西方语境,类似性别议题在中文语境中可能更为复杂,需结合儒家道德、宗族礼仪、资源不足和集体主义倾向等因素重新审视。如书中提到“传统上,女人是家庭与个人历史最主要的维护者。女人追溯家族系谱,保护小玩意、瓷杯、珠宝、顶针、逝去祖先的照片,随时可娓娓道来每一物件的故事。”在宗族文化中可能并不适用,甚至形成鲜明对比,比如“捐门槛”后依然不被允许摆放贡品的祥林嫂。

通过解读日常身体经验,杨揭示了性别规训的深层机制,指出身体既是规训的对象,也是解放的潜在场域。与近期读到的埃尔诺作品相辅相成,双重印证。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恩醯NX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