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结局,大海追凶,谁是最后的凶手? (original) (raw)

瑾瑜与我 评论周四推理俱乐部:“魔鬼”的最后一眼 4

2025-01-14 15:43:16 已编辑 湖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装有价值100000英镑毒品的盒子被送到古董店后,古董店老板便“巧合”地死去了。警员们追查了一个星期也毫无头绪,紧接着又一桩命案发生……

凶手是谁?一人还是几人?

凶手为财,还是为仇?

被害人的死去,是真有起因,还是随机?

这是《周四推理俱乐部:“魔鬼”的最后一眼》这本书的前情提要,命案发生后,自然就要找出真凶以及作案动机。

然而这本书的出场人物比较特别,不是大部分推理书中所出现的警员、嫌疑人以及路人或相关人员,而是前英国精英特工伊丽莎白、前工人组织带头人罗恩、心理医生易卜拉欣,以及急诊室护士乔伊丝这四个平均年龄七十多的老人组成的推理俱乐部,因为被害人古董店是他们的老友,看到警员们对这起案件束手无策,于是便准备着手寻找证据,帮助破案,找出真凶。

一群七十多的老人,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了,能有什么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这是我读到故事时的第一感受,但看到作者对这四个人身份的安排后,我明白了,这确实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脑力对决。

精英特工:即便老了,洞察力也是刻在肌肉里的;

组织带头人:拥有良好的语言技巧和煽动能力;

心理医生:从语言和动作中解读对方的心理活动;

急诊科护士:熟悉医理,能从尸体中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看,就这阵容,说不定真比警员们经验更丰富。

果不其然,随着案情的发展,俱乐部的成员利用他们的优势,还真的做出了一点成绩,最后结合警员的帮助,成功完成了推理。

我看了不少的推理书籍,像这种剧情设置的还是第一次看,挺新颖的,因为作者在处理人物形象这方面,看得出来是下了大功夫的。比如说老人们喜欢聊聊家常,唠唠嗑,那书里就穿插了大量的聊家常的,以及好友们互相开玩笑的片断,读起来又好笑又温馨,这也让整个故事不显得枯燥,十分的生活化,符合人物性格。

另一个亮点,就在于对于线索的处理,没有落入俗套,而是讲究一环扣一环,既有后因就会有前果,把每个线索的由来通过俱乐部成员的口交待得清清楚楚,这是推理小说的基本功。假如线索不成立,那故事便不高级了。

其实看完这本书挺久了,之所以一直没动笔写下感想,是因为我把之前3部也一起看了,看简介说这4本书连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大故事,所以我读完了所有的故事之后才动笔。

4本书,分别由4个案件组成,想看完整剧情的话,建议4本是一起阅读。不过4本书之间除了人物出场有改动外,案件都是独立的,所以单独读哪一本也不影响观感。据作者透露,这本《周四推理俱乐部:“魔鬼”的最后一眼》应该是这一系列的最后一本了,后面的故事估计要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瑾瑜与我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