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整个时代的悲凉 (original) (raw)
作为作家,理查德·耶茨实在是个失败者。这个被称为“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的男人,一生与孤独为伴,生活糟糕透顶,执迷于酗酒、抽烟,数度离婚,数次进出精神病院。晚年独自住在蛛网密布的小屋子里,用手中的笔记录下那个时代特有的悲凉。
他在世的时候,作品无人问津;死后,更是迅速被美国文学界遗忘——他的小说堆积在二手书店布满灰尘的角落里。对于一个终生着力于描摹孤独的作家来说,这也许是命运最好的注脚。
耶茨式的悲惨世界
《革命之路》是耶茨第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令人窒息的生活。弗兰克是个上班族,爱波在家养育一对儿女,兼做业余演员。天长日久,两人厌倦了这种无聊的生活,争吵不休。爱波不满于现状,提出全家搬去欧洲,重新寻找生命的激情。弗兰克知道后很是兴奋,跃跃欲试。
但接踵而来的一系列变故却让人措手不及,弗兰克升职了,爱波怀上了第三个小孩。去巴黎的梦,就像是一个光鲜十足的肥皂泡,那些单纯、完美的出走计划,在现实巨大的黑洞面前变得脆弱、幼稚和不堪一击。
这个不开心的故事,细腻地描摹出人性深处的孤独,演绎了一个耶茨式的悲惨世界。在那里没有一丝温情,有的只是单调重复的无望和空虚。
耶茨抱着某种让人胆寒的清醒,旁观着这对夫妇的命运。弗兰克与爱波,这两个普通而面目模糊的人物,就像在街角常常能够遇见的夫妻,表面上和谐无忧、家庭美满,暗地里却危机四伏。没完没了的争吵、复合,琐碎、零乱,一如生活的真实场景;市侩气十足的邻居,夫妇俩暗自的出轨……在作者宛如手术刀一般冰冷、理性的文字底下,潜藏着多少歇斯底里与体无完肤的撕裂、疼痛。
焦虑时代的记录者
耶茨的目光犀利如刀,从不肯流露出半点的仁慈与心软。他的不动声色,衬托出这一整个时代的冷漠,不给人一丝喘息,不给人一点希望。
二十世纪50年代,这个美国历史上最为惨淡的时代,二战后年轻人精神的空虚与沉闷的生活相交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麦卡锡主义的盛行,整个社会向着中产阶级安稳无趣的价值观进发。
“你要搞到房子,就得找一份工作,如果你要搞到很好的房子,一个甜美的家,那你就得找一份你不喜欢的工作……这就是98.9%以上的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难理解,同时代的美国“垮掉一代”作家们为何会抛弃优越的生活,义无反顾地选择自由、解放的精神放逐之路。
《革命之路》里的爱波也是抱着同样的期许,希望能够离开眼前沉闷、压抑的生活,到自由平等的欧洲从头来过。在本书中,“革命”其实不过是对这一整个平庸、乏味时代的挑战。
然而,希望终究还是破灭了。耶茨的高明在于,他怎么也不肯放下手中残忍的刀锋,怎么也不肯安排下一个皆大欢喜的好莱坞式结局来讨好读者。爱波虽然死去,但耶茨的嘲讽却仍在继续。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