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多重身份的朗读者 (original) (raw)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似乎是以一种同情的心态来理解这个故事。由于不懂德文,没能直接阅读Berhard Schlink的原著。我仅由接触到的四个文本(依次为: Carol Brown Janeway的英译本,姚仲珍的汉译本,钱定平的汉译本,以及David Hare编剧、Stephen Daldry导演的同名电影),来阐释我的一些理解。

那么不妨先来定位一下这次写作的重心。《朗读者》这部作品,其伟大之处在于拥有丰富的解读性。读者能够从中看出一个爱情文本,一条反思心路,一部政治寓言……而围绕这一阅读的多种可能性来写作的话便会过于宽泛,流于形式。所以,关于战后德国民众的思考层面、纳粹精神是否回光返照之类的注解和批判,文章无法一一关照,只是从主人公的身份予以分析,最终回归爱情主题,以我目前的阅历,也只能在这个部分谈谈感想。

首先是男主人公Michael的几重身份:Hanna的情人、德国战后第二代、法学生、法学史家、单身父亲、朗读者。

逐个来看这些身份下的Michael是否够格:一个普通的15岁中学生、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遵从内心的欲望,在寻找到投射点以后,一门心思来经营自己的爱情。他可以在对Hanna朝思暮想的前提下降低自己的位置,懂得以委曲求全的方式来维护这段关系,同时遵照Hanna的要求,平衡好了课业的水准,顺利地将感情进行下去,继而又以一种主观负责的心态卖掉心爱的邮票承担起和爱人出游的费用,至此,一切行为都是够格的。但在遭受Hanna的冷遇以及二人世界不平等地位的压力下,他开始以对外隐瞒恋情的方式背叛Hanna,Hanna成为他心底里的一个秘密:我爱上的,是一个神秘的、比我年长21岁的女人。

作品第一部曾出现两处描写Michael的“proud”情绪:一处是床榻上的情话,Hanna猜他有17岁,而他当时不过15岁,于是Michael为这多出的两岁而得意并沾沾自喜,根源大概是17岁更加接近成人的标准,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恋爱关系中。第二处是去邻近小城的剧院观看席勒的《阴谋与爱情》,Michael把手搭在Hanna的腰上,全然不在乎旁人的眼光,他为这不在乎而自豪,自豪是因为对Hanna他是发自真心的爱。可这样的爱到了他家乡城市的剧院就变得需要顾及了,熟人的眼光他还是在乎的,为什么会在乎呢?以二人悬殊的年龄、身份、社会地位阶层,以及时代道德的标准来看,这毕竟算是一段畸恋。

要说畸恋,瑞典影片《Lust och fägring stor》可谓是表现此类情节的个中典型,故事讲述了一个春心萌动的男孩被一个同样春心萌动的女老师所吸引,终于有一天,二人干柴烈火,这之后,女方强烈的控制欲及变态情欲使得这段失衡的关系迅速瓦解,而男孩在鄙视了女方以后提着两捆书离去,寓意其在这段经历中得到成长。与之相比较,小男生Michael陷入情欲挣扎的过程或许很是类似,但女方Hanna却是理智的,清醒的,她清楚这段感情对彼此会带来何种影响,也在以正常的心态享受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女老师是有家室却出轨,而Hanna则是单身、对爱有期待,遇到了心仪的爱人(后文会分析Hanna的恋爱心态)投身于此,所谓畸恋说白了只是年龄差太多而已。至于Michael,纵然在Hanna不辞而别之后,怀有极大的悔恨和不甘,惋惜和负疚,那一帧帧爱的图景在其心中永远闪耀着光辉。至少在青春期里,这段感情带给他的是自信、担当和美好的回忆。

直到数年以后,他以法学生的身份观摩了对Hanna的审判,得知她曾经作为纳粹看守的真相。于是那个埋藏已久的秘密又复现出来,且多了一层意义,即:我爱上的,是一个神秘的、比我年长21岁的女人。她曾经在历史的演进中扮演了罪人的角色。

那么,如何来公正地评判Hanna?且不提她一股脑揽下所有罪行的“壮举”,整个德国曾有多少人直接抑或间接从事了和纳粹有关的工作,像Hanna这样获刑的不过是极少数。Michael作为战后第二代德国人,有过扪心自问,也在调查真相和保持沉默两者间徘徊。尤其从一个法学生成长为一位法学史家,内心承担了法律和道德的双重质问。当然这些都不是本文的重点,我关注的是,在重负下的Michael,得知了Hanna最为隐秘的两件事(一是文盲、二是前纳粹看守)之后,如何梳理这段感情。告别了青春的感性,成年人的理性决定了他要带着距离来对待Hanna,这个距离就是纠结在他内心的那些疑问。起初在看电影的时候,看到Michael在莫名的冲动下翻出一摞摞书本对着录音机朗读,还以为是他重燃起对Hanna的爱,我感动得一塌糊涂,后来看到小说,才发现他是因为汉娜左右着他的反思,于是索性从《奥德赛》开始了朗读。这样算是爱吗?是,但也不全是。毕竟Hanna是他这些年来心灵的一段萦绕,不敢说他的离婚与此有多少关联,就从他“依照Hanna的样子作为选择床伴的标准”这一点看来,他一辈子都无法摆脱Hanna的影响。正如Michael所言,朗读是他对Hanna倾诉的方式,也是和她在一起的方式。但出于上述那一系列的困惑,以及混杂了自私、虚伪的人性弱点,他对Hanna始终有所节制,有所保留。他事无巨细地在乎着自己头脑里的各种思绪,从而转移了对Hanna的全身心的爱。直到Hanna死后,缺失的那部分爱,成为长久的遗憾。而他最终决定把故事写出来,让深藏多年的秘密的最后一层意义浮现出来,那就是:我爱上的,是一个神秘的、比我年长21岁的女人。她曾经在历史的演进中扮演了罪人的角色。但我爱她,永远爱她。这便是Michael一生爱情的结局。

再把目光转到Hanna身上,来看看她的几重身份:Michael的情人、文盲、二战期间的看守、审讯结束之后的囚徒、朗读者。

Hanna在和Michael恋爱的过程中是掌握着主动权的。以其年龄和经历来看,她有这个能力。但,她真的像她展现出来的能量那样强大吗?不见得。在遇到Michael之前的三十余年里,她有过怎样的感情史,作者没有交代,我们于是无从知晓Michael是她的第几任情人。以我的观点,他或许不是她唯一的一任,但却是最重要的一任。由不经意的好心帮助,发展到无尽痴缠的鱼水之欢,Hanna这个旁人眼中的半老徐娘俨然是以仙女的姿态走进少年Michael的心,而且这一进去就没出来。她是真的爱他,她叫他小家伙,后来又有了一串小动物昵称,这些完全是怀春少女的心智与心态。Michael的出现是Hanna生命中的一泓清泉,一帘幽梦。等到梦醒时分意料到自己是个文盲,又是个旧日纳粹体制下的刽子手,两大秘密交错缠绕在心里,一个不愿讲,一个没必要讲。这才有了那古怪的脾气,一切皆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秘密,维持恋爱关系中的个体尊严。

我不了解恋爱中的Hanna是否处在一种人格分裂的状况,但生活中的她自始至终有着清醒的秉持。没错,她为自己不能读写而感到耻辱,为了隐瞒这份耻辱甚至可以放弃自由。她眼中的世界其实不大,所作的都是些非黑即白的选择。我设法理解她在人命关天的时刻脑子里还在想着服从任务,和事后抵赖的那群女人相比,她的方式更坦白。使得读者虽然明白她作为看守之一参与了屠杀的罪行,也不舍得看到她一人独自承担罪责。当然,这个不舍得的人群里也有Michael。

Michael的哲学家父亲和法学研究生涯的背景让他对自己的爱不能尽全力托付。但Hanna一旦爱上,就没有撒手。当初选择离开是因为不爱他了吗?——牢房里面那张Michael的毕业照剪报足以说明一切,她甚至在审判时感知到他就坐在下面,连位置在哪儿都知道,不好说是不是因为有他在场她才硬要把文盲的真相瞒下来,哪怕换来终生监禁也不愿失去在爱人面前的尊严。离开Hanna,Michael还能结婚,还能有这样那样的伴侣(虽然Hanna的影响无所不在),但是离开Michael,Hanna就此孑然一身,她有他就够了。遑论幸或不幸,这是彼此的宿命。

我故意漏说了二人作为朗读者这个身份的意义。Michael是朗读者,他从少年读到中年,这显而易见,不必多谈。至于Hanna的朗读者身份,网络上有位牛人作出了很精辟的分析,引文如下:

一个朗读者,实现朗读这个行为过程,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身处其中,即全身心投入在作品的情景的意义的世界里,感书中人所感,思书中人所思;二是置身其外,和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没有距离,就没有欣赏,没有距离,任何艺术也无法传达和兑现。把德国的纳粹历史看做是一本大书,有资格能与其“身处其中”和“置身其外”的人物,只有汉娜。经历过纳粹的暴行,以一个刽子手的身份,罪恶曾在她的手上流转,这样的切身经验,要比下一代人从政治或书本上,得来的纳粹印象,更为直接,更为“身处其中”;汉娜是个文盲,不会读写,她在尊严的驱谴下,盲从于法西斯的暴力集团。而法西斯是什么?暴力是什么?人性的善与恶,极端的主义,残忍的清洗,皆来源于纳粹民族思想的毒瘤病化。思想也会生病的,当一个民族的整体思想病了的时候,世界就大祸临头了。汉娜缺乏思想,她连字都不认识,她的思想又怎么可能,极端到故意去实施暴力?无辜的汉娜,凭天然的性情,被动地在社会间沉浮,她又是一个置身在纳粹思想之外的人。一本文学小书,朗读者是伯格,读给汉娜听,汉娜欣然陶醉。这本社会大书,朗读者是汉娜,有幸被伯格听到,伯格困惑不解。

这位牛人还说了:

如果书里还有其他朗读者的话,那再算上伯格的哲学家父亲,他因为介绍了犹太民族思想家的作品,而被大学解雇,对于世界,知识分子有另外一种朗读的方式,虽是主流,但很无力,从来都很无力。

嗯,我觉得,朗读者应该还包括其他书里写到的人,那些默默旁观的,违心回避现实矛盾的大众平民,他们是时代的见证人,甚至还包括读这本书的所有读者,每个人都从这本小书中读到了自己文化背景下的阴影,以及心灵深处的阴影。我想联系到另外一个文本——美国作家霍桑的短篇小说《牧师的黑面纱》——来对此加以说明。《牧》讲述了一位教区新来的牧师,脸上戴着一块神秘的黑面纱,在人们的猜忌、怀疑、恐慌中结束了自己孤独的一生,至死也不愿摘下面纱。考虑到作家的清教家族背景,其作品中包含了清教社会里人们对于自身原罪的看法、以及尽力隐藏这原罪的心理。有点像曹雪芹,从落魄的封建豪门走出,以其亲身经历和感受来批判最熟悉的那个体制源头。我对于“原罪”这个概念尚存疑问,但每个人内心都隐藏着秘密,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也正是大伙儿为何那么排斥、惧怕黑面纱的原因。黑面纱象征着人性中隐秘的恶,它丑陋的样子映照出的每个人内心里面因恶而衍生出的耻感,就比如《朗读者》里提到的无所不在的“麻木”(Numbness)——面对固定琐碎的程式,面对无法清算的历史,面对一个人的悲剧,面对一片人的死亡……黑面纱一直悬在人们头上,悬在人们心上。背负这恶的不过是少数中的少数,Hooper牧师,Hanna,他们的下场则是孤独而无助的(lonely & helpless)。

最后说回到朗读。我想,Michael为Hanna朗读的意义在于构建,往大里说,是在构建一个道德体系,将“那些受过教育的、具有市民意识的人在文化上一种基本而巨大的诉求”——或是更精炼些——“受过教育的市民阶层的原始信赖”投射于此,完善其对世界和人类的理解。往小里说,是在构建一个只属于他俩人爱的体系,朗读丰富了汉娜的见识与学养,灌溉了其心灵的荒芜。朗读是表达爱情的方式,聆听也是,用聆听爱人朗读的方式来学习识字、开阔视野更是。Hanna接收到的信号其实只有爱,其他的纷扰她是无暇顾及的,监狱里微弱的一线光有了Michael的声音陪伴,便多了色彩,那些书中描写的季节和风景,那些故事里的人物和剧情,都参与丰富了Hanna对于爱情世界的想象。她学习写字,也仅仅是为了把心事写给Michael,好让他明白,她依旧在乎他。可兼济天下的Michael却指望她经由阅读脱胎换骨成为圣女,清洗掉所有罪责,更加靠近自己年轻时朝思暮想的那个完美无暇的爱情女神。这最后一次关于爱情的尝试,是以Hanna放低姿态讨好对方,而Michael却抬高价值观忽视对方,这样的一个结局收场的。所以接Hanna出狱前的那次见面,她看出他还是放不下。原来在Michael那里,理解Hanna是一回事,原谅她又是另一回事,二者构成了无法逾越调和的两难。Hanna终于决定放弃了,不再给这个曾经真实如今虚拟的爱人以压力和负担,于是选择了自杀。

我这样理解,一定会有人跳出来指责我是肤浅地给这个严肃文本披上世情面纱,就像Kate Winslet成功出演了Hanna因而被人指责是在美化纳粹一样。还是开篇讲过的,我阅读的角度和深度仅限于此,我愿意将这部作品中的爱情片段抽离出来,不是为了歌颂它,而仅仅是想纪念它。我承认这是一种自私而幼稚的想法——我多么希望,在Hanna那么多年的努力和尝试下,她完成了对自己以往罪行的救赎,同时也等来那个期待已久的朗读者。她用垂垂老矣的面容下依旧年轻的声音对他说:“小家伙,给我读一段吧。或者,听我来给你读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