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验及其现实启示 (original) (raw)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原文链接(共4篇):http://www.naowan.com/archives/tag/psychology_in_work

这本书好像很学术,读起来却很轻松。这些研究都基于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对工作和生活多有启发和指导意义。整体上,我对这本书有“相交恨晚”的感觉。如果你在工作中需要和人打交道(管理,市场,产品,营销),那么我向你强烈推荐这本书。

(另一本需要推荐的书是《影响力》,这本经典著作也是基于众多心理学实验完成的。)

接下来,我会陆续介绍几个心理学研究,以及对现实的启示(本书中的很多研究非常经典,在大多数心理学著作中都会提及)。

===== 期望导致结果 =====

论文原文(1966年):Teachers' Expectancies: Determinants Of Pupils' IQ Gains

如果我们预期某一事物将以某种方式发生,我们的期望就会倾向于让它变为现实。也就是说,期望导致结果,或者换个稍显学术的说法:自我实现的预言。

这项实验研究在一个小学里进行。实验者从每个班级中随即选出20%的学生,并告诉班主任,说这些学生的智商比普通学生偏高,具有发展潜力。当然,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选出来的,和其他学生相比并无智力上的显著差异。

学年结束时,实验者发现,那些被告知比其他学生更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和那些“普通学生”相比,智商果真有了明显提高。而在整个试验中,能影响学生的,只有教师的行为。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期望,最终转化成了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并促成了他们能力的提高。

【启示一:对自己、对他人应该持有美好的期望】

那些被告知更有潜力的学生之所以果真有了进步,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不经意间使用微妙的方式影响了他们。类似的,在工作中,也应该对自己、最他人持有美好的期望,发现并赞扬团队取得的成绩,这些都会影响工作的效率和团队的激情,并良性循环下去。

【启示二:领袖对于团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这个实验也说明,领袖对一个团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领袖的期望往往影响着整个团队及其成员的成长。所以,如果你要去一个新公司,别只看薪水,也要看看你的上司如何。

【启示三:要客观的看待调查数据,避免个人偏见】

这个研究给人的另一个重要启发是:研究者想看到什么,往往就会看到什么。也就是说,期望效应对研究数据会有影响。比如,一些网络调查问卷的设计,可能暗含着问卷设计者自己无意识的主观倾向,这些倾向会影响参与调查者的行为。所以,除非是很专业的实验和调查,否则,不能盲目的接受结论。(正如本书中的每项研究,都会遭到质疑,并通过其他类似研究进行重新验证一样。)

===== 言行不一 =====

论文原文(1934年):ATTITUDES VERSUS ACTIONS

这项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态度”。作者的理论假设是:人们的“社会行为”与他们口头表达的社会态度很少具有一致性。即,人们的言行并不一致。

实验是在1930年代进行的。那个时候,美国的种族歧视还很严重。实验者带着一对中国夫妇在3年时间内两次沿太平洋周游美国。在数百个旅店和餐馆中,这对中国夫妇只有一次受到了冷遇(业主把他们当成了日本人),其余情况均受到了很好的礼遇。每次拜访一个地方半年后,实验者都会发一封调查信,询问业主是否愿意接待中国人,结果却与实际相反:超过90%的业主说他们将不会接待中国人。实验者通过其他实验,确信这对中国人曾经的到访不会影响后来的调查。

这项研究的结论:如果你想预测一个人在面对某一真实的特定情景或特定人物时的表现,那么,对假设性情景的口头回答(即态度问卷)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研究真实社会情境中的人的行为,才能可靠地测量一个人的社会态度。

【启示一:行胜于言,观人先观其行】

虽然不是所有场景下,言行都不一致,但是的确在很多场景中,言行会有不一的地方。举个例子,多数人都赞成少开车,从而让城市的空气更加清新。但是,别人可以少开车,如果是自己,却不想受到这种约束。所以,清华的校训说的非常深刻:行胜于言。

有时候,人们言行不一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美丽的谎言”。比如,恋爱中的人都会说“我要爱你一辈子”,说出这话的人多数是真心,但现实中一辈子的事情谁能说清楚?还有,一个人在面试或接受工作时,往往会把远景设想得很好,这或许是他的真实期望,但期望并不等于现实,还要看他实际做起来如何。喜欢开“空头支票”的人实在不少。

【启示二:调查问卷并不总是100%的可信】

比如,你有一个产品上的新设想,但不知实现后反应会如何,于是,你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如果我们开发出这样一个产品,…”不能说这样的调查问卷没有价值,但一定要注意,在假设性情况下,人们的回答并不总有意义。原因很多,可能是彼此理解的不是同一个东西(但却以为是同一个东西),可能是他对你阐述的事情理解有偏差(但却以为没有偏差),可能是他对你所说的不感兴趣,敷衍了事(你却以为他是你的目标客户)。所以,对于问卷,要谨慎。最终,还是货真价实的东西有说服力。

===== 责任感让人更快乐 ===== (2009.8.22更新)

试想,现在你已经到了老年,住在一家条件很好的疗养院里。疗养院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方式中,疗养院的服务人员会把你的起居布置得非常周道舒适,给每人发放一盆植物,并帮你细心的照看它,每周还会组织大家看两场电影;另一种方式中,需要由你自己负责房间如何布置,并决定是否养植物,如果你决定养植物,也要自己照料它,对于电影,你要自己选择看哪一场。

也就是说,一种生活方式不需要你操一点心,一切都安排的非常妥当;另一种生活方式中,你要做很多选择,并对其负责。哪种生活方式会让人更快乐呢?

心理学研究证实,责任感虽然意味着要付出更多,但是,当你具有选择的权力,当你需要对自己负责的时候,你会更快乐。

这项研究由Langer和Rodin主持,他们在1976年将研究成果写成了论文:The effects of choice and enhanced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ged.

Langer 和Rodin的实验在一家疗养院进行。正如本文开始中假设的场景那样,有两组老人接受实验(他们的身心健康、经济背景都很相似),一组接受“责任感提升” 训练,在生活中有选择的机会,需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而另一组作为对照组,疗养院会安排好生活的方方面面,代他们作出大部分决策。

实验结果的各项数据表明,责任感提升的那组老年人和对照组相比,更加快乐,更富有活力,更愿意与别人接触,也更愿意与工作人员交谈。

正如文章作者所言:“在人丰富多彩的一生中,个人的力量和控制力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在绝大多数的生活情境中,提高个人行为的选择程度的确是一个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

【启示一:责任带来成就感】

有一次我问母亲:你看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穿什么就穿什么,整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年轻时候可不会这样,你现在会不会羡慕我们?母亲说:我年轻时候每天都很有盼头,过得很高兴。

因此,如果想让父母快乐,不只是仅仅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别让他们闲着,让他们的生活继续有盼头,让他们的生活继续忙碌而充实。

同样的,在我经历过的几个工作环境和岗位中,有的很舒适,有的很繁忙,但如果工作中能让你承担一份责任,并给你可以发挥全力去完成的权力,那么,这份工作就会带来快乐。不可否认,薪水和工作环境等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但它们并不是快乐的持久源泉。所以,如果你是老板,给员工以责任感很重要。悠闲的生活永远是梦想,真的悠闲却很糟糕。

【启示二:责任让工作更主动,更有效率】

见过很多这样一些父母,为子女安排很多课外学习班,孩子很累,看不到学习成效,父母也烦。工作中,也有类似“家长式”工作风格的人,喜欢给下属或同事分配任务,并安排好每一个细节,缺少讨论,缺少协商,缺少让团队发挥的空间。

这个研究给我们的工作一个启示是:只要能把工作做好,实现目标,那么,就应该让执行者自己去选择,并为结果负责。当决策是自己决定的时候,他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工作,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更愿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沟通也会更顺畅。当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而不是以顺从为导向时,工作会更有效率。

更重要的是,我们都会变得更轻松,更快乐。

【启示三:为了快乐的老人生活,努力工作】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人所拥有的控制力越多,其老年期就越快乐、越健康、越平稳。”这些不言自明的道理,却并不那么容易落实在实际中。现在,至少研究告诉我们,为了快乐的老年(或者中年),那么,年轻的我们,还是努力工作,多辛苦一些吧!

===== 小心责任扩散 ===== (2009.9.3更新)

记得有这样一个电视新闻:记者装扮成老年人,走在熙熙攘攘的马路上,然后不小心摔倒。“假摔”了好几次,扶她的人寥寥无几。记者无奈的感慨:尊老爱幼已经被现代人遗忘,都市生活让人和人之间变得冷漠。

但是,如果这个新闻记者知道Darley和Latane的研究,就不会得到如此悲观的结论了。因为,并不是人们缺乏社会责任感或道德感,这是“责任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导致的必然结果。

该研究源于1964年发生在纽约的一宗谋杀案。一个女孩下班后回家,在一个居住区附近遭到一个持刀男人的袭击。令人震惊的是,这个袭击持续了35分钟,公寓周围有38个人目睹了这一事件,但最终只有一个人报了警,而那时,女孩已经死了。一对夫妇为了观看这一暴力事件,甚至还专门搬来两把椅子到窗前。

不难想象,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美国人谴责人情冷漠、缺乏爱心的都市生活,谴责人性的黑暗。

纽约大学的Darley和Latane不想简单的解释这个事件。他们认为应该有更深层的原因。通过实验,他们用“责任扩散”解释了当发生突发事件时,人们宁愿旁观也不伸出援助之手的现象。“责任扩散”理论证明: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旁观者越多,人们越倾向于认为已经有人去帮助了,所以自己不用帮忙。随着旁观者的增多,个人提供帮助的责任被扩散了,同时因不提供帮助而收到的良心责备和内疚也扩散了。

后来的研究有人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解释,叫做“预测性焦虑”。即,当别人在场时如果提供帮助,可能会被嘲笑或遇到难堪。比如,如果在街上遇到一位老人摔倒,很可能老人并不需要帮助(总有一些倔强的老人)。

【启示一:分配工作要明确,避免责任分散】

在工作中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领导提了一个建议,强调其重要性,并交代了截止时间。结果,当截止时间临近的时候,发现没有一个人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所有人都以为这项工作应该是由别人来完成,而不是自己(即便这件事情非常重要)。

所以,在一个团队中,如果一件事情真的很重要,需要完成,就不仅要强调其重要性,还要明确负责执行的责任人。不能只靠主人翁精神来做事情。否则,只能得到企业中主人翁意识不强、奉献精神不够、凝聚力不足的误导性结论,更会引起推卸责任的坏风气。

【启示二:接受任务时要澄清需要承担的责任】

本质上讲,“责任扩散”的原因在于沟通不畅,交代不明。那么,从承担任务一方的角度看,应该在接受工作的时候,明确自己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初看起来,这好像是斤斤计较,逃避工作;事实上,从负责的角度看,任务必须明确。对于属于自己的工作,你可以做的更好,更出色,但是不能不做。甚至,有时候多做也是不被鼓励的(可能会破坏团队的协作,帮倒忙)。如果“责任扩散”总有无法避免的死角,那也要明确说明:对于没有说明的部分,由谁负责。

正因为“责任扩散”的危险无处不在,在工作中更要主动,学会聚焦责任,而不是将其分散。

【启示三:中国人喜欢“袖手旁观”么?】

鲁迅弃医从文,是想解救中国人的精神,而激发他有这一想法的事件,则是日俄战争中那些观看自己同胞被砍头的中国人。从此,中国人喜欢聚堆、喜欢看热闹、喜欢袖手旁观的劣根性被无数中国知识分子谈及。

如果非要说中国人喜欢袖手旁观的话,那么,“责任扩散”或许可以作为产生这种民族性格的解释(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解释):在中国,人太多了,特别是中国人的农耕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在很多情况下责任会被不自然的扩散,以致成为性格中的一部分。

【启示四:主动、明确的寻求帮助】

《影响力》一书也介绍了“责任扩散”这个实验,并告诫人们:如果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危急时刻,比如出车祸,突发心脏病等,而身边恰巧有很多人,那么,要牢记“责任扩散”的危险。人多可能比人少还要糟糕。此时,要非常明确的向一个人求救,比如:“那位穿红色衣服的先生,请帮帮我…”不然,很可能没有人帮助你,因为所有人都以为会有其他人来帮助你。

同样的,工作中如果遇到问题,也应该明确的指出来。此时,或者请同事帮忙,或者要求延长最后期限,或者要求其他资源,等等。不然,要么别人不知道你遇到了问题,要么即便别人知道你遇到了问题,也可能暗想:“一定会有别人帮助他的。”有些人还可能受“预测性焦虑”的影响,虽然想帮你,但是转念一想,或许你并不真的需要帮忙,如果主动帮忙,反倒会被拒绝,以为小看了你的能力,那就吃力不讨好了。

---

闹玩(我不是和你闹着玩):
http://www.naow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