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本在第一本之后 (original) (raw)

因为之前看过李先生《复活的历史》,很喜欢,所以在店里遇到《秦始皇的秘密》,就毫不犹豫地买了;读了,又不免有比较的念头。也许是新鲜感渐消的缘故,个人更偏爱前一本书。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复活的历史》与《秦始皇的秘密》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书,前者是传统中国的,后者似乎是日本的。
司马子长写作《史记》,除读了万卷书外,还行了万里路,从会稽到曲阜到彭城,江淮汶泗之行,在他的书中留有深刻的印记。《复活的历史》中,作者的很多灵感和结论也是源自实地考察,在这一点上,李先生是继承了太史公的遗产——既引用发挥其文章内容,更踵武蹈袭其实践精神。
《秦始皇的秘密》则在在副标题中就声明是“历史推理”,自序、结语更有对这一思路的详细阐释。日本的历史推理小说是很多的,也是很著名的,很多时候,日本作家会拿中国题材作文章。比如谷崎润一郎的《麒麟》、宫城谷昌光的《夏姬春秋》等系列著作,虽然它们都是小说,但内里却不少推理想象。李先生身在东瀛多年,想来或多或少受到了此间的熏染。该书从目录到里面的图表设计,都在时刻提示读者这是在推理断案。

《秦始皇的秘密》一书所断四案,最发人深省的也最具洞见的是,推断出了秦国后期的不同外戚利益集团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种种行为。这一点很有拨云见日的气派,很是钦服李先生读书之细致与思绪之绵密。将来若有出土资料证实这一点的话,当有李先生的廓清之功。
相对而言,其它几案,耳目一新之处就少了点。当然,这不是说历史推理非得有惊人之论才好,而是就阅读快感来说,似曾相识的东西,总是有不尽兴之感。这可能和本书的题材有关。虽然前后两本书差不多厚,但后者的历史时空明显逼仄些,关注的对象比前者少很多,相关资料也非常有限,这就限制了作者的发挥,纵是长袖善舞,纵横捭阖,有时也不得不反复引用同样的材料,而不惜给人重复之感。
在行文上,也不似前书简洁明快。比如,“新的嫌疑人”一节,就用了几段反复申说一个意思。再如,介绍宣太后的两个弟弟时,前面说“异父长弟”,紧接着又说“与宣太后同母”,这个语意重复,似无必要;后面的“同父幼弟”“与宣太后异母”云云,也是一样。李先生还提出了“历史学的3+N的世界”的说法,3分别是历史的第一、第二、第三世界,N是历史学的多个延伸世界,从解释看,其实可以简单概括为:史实、史料、史著和史话。结语中有类似的意思,但又没有把话说完。

这本书似乎有些仓促。前部多次说“我”、“我们”,但到后来就全改称“历史侦探”,似乎不够统一。还有个别的地方,令人不解。李先生说,秦穆公死时将生前喜爱的三位大臣奄息、仲行、蟜虎殉葬,因这件荒谬的事情,穆公又被人称为“谬公”。这里的“蟜虎”应该“鍼虎”,自《左文六年》以来一直就是这个写法,不知“蟜”字不是不印刷错误?所谓的“谬公”之议更是有些莫名。“穆公”,《史记•秦本纪》一直写作“缪公”,古代"缪"、"穆"二字同音,所以又写成“穆公”。至于“谬公”之说,显然是讹误,现在将此说与殉葬联系起来,通乎情理,却悖于史实。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子晋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