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的世界,巨大的囚笼。 (original) (raw)
很久没有看过带有这样强烈隐喻的书,因为我越来越不爱动脑子——看到一行字却要去思考其背后有何深刻含义,这样实在太累。
不爱思考实在是一个坏习惯,我越来越习惯简单反复的生活,说直白一点就是逆来顺受。每天盲目重复的生活被我美化为“平淡”,当生活越来越不堪的时候,我还在保持乐观“嘿,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也不错,我有地方休息,有那么点闲钱,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忙,慢慢熬吧,总会出头的”
是不是有点像文中的纳什?
当文章进行到一半时,我相当佩服纳什的“冷静”,在那一段里,他的逻辑渐渐的征服了我——“50天的苦工而已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还能赶在圣诞节前回家呢。这也是唯一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啦,我们斗不过这两个变态家伙啦,按他们说的做不就好了?看看,跟休假一样,有热水有啤酒有报纸有电视有音乐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在风景秀丽的野外干50天就能完全解决问题,何苦冒险和这两个财大气粗的人作对呢?”
相反,躁动不安的波奇甚至让我感觉反感——“理智一点啊,不要冒险,按他们说的去做就行了,何苦要这样斗气呢?”
是的,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在一道看上去似乎无法逾越的障碍横在面前时,我们轻而易举的屈服了,还为这种屈服编织了各种各样华美的光环。明明就是可耻的屈服,我们却告诉自己这是理智,我们缺少反抗的勇气,于是放任情况变的越来越糟。
“你看看监狱,会看到所有的囚犯都在愉快地劳动着,而且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这是因为他们很高兴自己犯下的罪行受到了惩罚,现在他们正在学习如何通过艰苦的劳动恢复善良的本性。”这一段的描述让我回想起时毛骨悚然,连带那堵墙前被执行枪决的囚犯。一切都显得清楚明白——纳什就是带着微笑努力劳动囚犯,而波奇,终会为他渴望自由的心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是古怪的富翁弗劳尔和斯通营造的邪恶世界,纳什和波奇,只是他们巨掌中随意揉捏的纸片人。
这个荒诞的世界里,你看似拥有一切,却时刻在为你拥有的失去更多。50天看似不长的刑期被拉长,十月中变成12月13。看似和善的老者其实是心怀叵测的监督者,当你露出棱角,他就会收起笑脸、在腰间挂上手枪,告诉你逾界的代价。还有身强体壮对老者言听计从的打手,呆滞的告密孩童,粗暴的在树林间拉起的铁丝网。原来,所谓的电影、热水、啤酒、音乐、报纸、牛排、钢琴、妓女、抽水马桶、阿司匹林、和友人的交谈、和亲友的通信都只不过是为了掩饰你身处囚笼。
每个人年轻时都是波奇,一无所有、充满自信,妄图靠自身的努力出人头地。大多数人“成熟”后都是纳什,经历过随心所欲的自由后还能安处囚笼。还有一部分人变成穆克斯,从受害者变为专制者的枪,在“纳什”们蠢蠢欲动的时候,把波奇血肉模糊的身体摆在你的面前,告诉你越界的代价——看,多么像我们生活中那些“循循善诱”的“过来人”。
故事在纳什生日的那天,以一种同归于尽的惨烈姿态戛然而止,受害者与加害者一同被碾为尘土,而越狱者波奇,依然下落不明。
这本书终究不会成为我的圣经,即使读完,即使知道身处一个巨大的囚笼,我还是觉得默默忍耐用耐心换取自由的纳什将是我的选择。越界的后果太过惨烈,我没有选择的勇气。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我只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其中一个。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