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家园》之外 (original) (raw)

买过三个版本的《寻找家园》,最早的花城出版社版本,只有二百多页。这样的书有删节是当时出版界的常态,习以为常。不过瘾,又辗转购了台版,直到今年看到《寻找家园》重版的消息,又买了新版。新版的页码厚了一半,变成了四百多页——这种耐人寻味的变化意味着什么,一目了然。

绕远了再说另外一本书,萧默的《一叶一菩提》。据萧默在博客中所言,这本书的出版同样艰难,差点胎死腹中,多方寻找出版社未果,在上海三辉图书的老总严搏非的极力推荐下,才得以出版。不过,这本书出版后几度传闻被禁,也绝非空穴来风。也难怪,你能禁书,但不能禁止这些文字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广泛传播。文字的禁绝,反而是思想扩散的源头。不过,萧默已经在博客上发布声明,说这本书被禁只是流言,已经酝酿再版。饶有趣味一个小插曲是,在著名的豆瓣网上,搜索萧默和《一叶一菩提》的条目,仍然无踪无影。

按说这两本书的曲折出版经历,已经不言自明地陈述了我们对历史的真实态度。两位作者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高尔泰,著名美学家和画家,1957年因发表美学论文《论美》被打成右派,被送到夹边沟劳改;萧默,大师梁思成的弟子,著名建筑学家,近几年因为《一叶一菩提》一书进入公众视野。这两位都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因为在自己的著作中对过往历史的记述和反思成为了近期文化的焦点事件。

历史的记忆不堪重负,是因为我们对过往历史的无知造成的。这种无知很大部分是因为当事人或已消亡,或已老去,或已噤声,或已收编。历史无常识性的共识,全都化成私人的记忆,个体化的书写。个体的反思更容易激发当事人的情感,也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但是与此同时,这种抒情性的书写也容易让历史的面目变得模糊。高尔泰和萧默两人之间的争端都是建立在这种私人的印记之上。《寻找家园》与《一叶一菩提》两书之间并无本质的差别,但是一旦陷入历史的细枝末节,两人的记忆不免产生“当局者”的矛盾。这是罗生门的吊诡之处,也是历史的真相愈加扑朔迷离之处。

网上能找到很多高尔泰和萧默争论和辩驳的文字,大都纠缠于谁对谁错,谁记错了日期,谁弄混了人物,谁又捏造了史实。其实这个时候真相已经无从寻觅,就连两位当事人恐怕也不敢百分百保证自己的记忆不会出错。否则萧默也不会说在写作时特意下载文革大事的记载一一对照。但是就算你有这些大事的记载又能怎样呢,历史的大叙事和小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难得统一。争议和分歧是必然的,与其互相辩驳,嘲讽,互相对骂,倒不如干脆各写各的,历史的公断——历史本没有公断,争得人多了就有了公断——除了真相,还有良知和道义。

读高尔泰的《寻找家园》,最深刻的印象是那种渗透到骨子里的抒情。我们欣赏这种抒情,是因为历史的磨难并没有让这位流亡在外的老人丧失他内心对美和诗意的追求。

估计大部分人喜欢《寻找家园》是因为书中的后两卷对夹边沟和敦煌劳教的历史记述,以及对那些被历史的车轮碾压粉碎的小人物的纪念和反思,很少人会注意都他在第一卷中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在我看来,第一卷才是全书的基调,因为正是通过此部分,我们得以窥探到一个流亡在外,无家可归的漂泊者的家国之痛。寻找家园,他到底寻找什么?历史的真相只是一部分,更何况,大部分历史的真相根本无从寻觅,否则高萧两位也不用如此剑拔弩张。重要的是历史的记忆,虚构的真实,真相的泄露。每个人的历史都不一样,但每个人的历史都同等重要。从这个角度上讲,无论高萧两位如何争辩,我们都要视为同等的尊重。

我们都是历史的人质。这个格言并不只是指过往的历史,还有现在和未来的历史。反思历史有多种方式,每个人写下自己的记忆,忠诚于自己的记忆,这就足够了。我不知道高萧两位是否能在未来握手言和,依照现在的情况看,似乎不大可能。两人的反目是因为历史,但是更多还因为人性。这话俗了点,似乎任何误会和矛盾都能归结到人性的缺失,但是如果两个正常人一旦都相互袒露过自己性格中的阴暗面,人性的温情就会被压抑至内心深处,赤裸裸地背叛会一再发生,相互的信任再也无法建立。

读高尔泰写的与萧默的论战文字《哪敢论清白》一文,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句:双手捧心的背后,有比抹黑更深的东西。这种决绝冷漠的口气让我脊背发凉,仿佛让我感觉到鲁迅的那句“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摩中国人”在我耳边回响。写《寻找家园》的高尔泰再也看不到了。

思郁

2011-11-14书

寻找家园,高尔泰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定价:36.00元

凤凰网专稿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