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德艺双馨的富二代 (original) (raw)
因为缺乏对美食的鉴赏力,所以咱家对这本书基本无感。观感上,图文并茂,是本有趣的书。技术上有点小纰漏,比如某些台译,转换字体的时候没有一并加以编辑,印象深刻的是马克斯与马克思,还有“大溪地”,大陆好像惯称“塔希提”吧。此外,作为一位乐于讨论“真正的左派”的读书人,却要去论证“一顿千元一客的晚饭,的确不贵”,梁道长的序言多少有点矫情。
作者庄祖宜,台湾师大学习英语,接下来赴美留学,人类学硕士、人类学博士……候选人。从书中的只言片语里可以看到,她当在一个很好的环境里成长,生命历程从容不迫,既可以嫁个面善的洋人,又可以“毅然决然放下博士论文,进入美国麻州剑桥厨艺学校研习烹饪”。老妈可以一下赞助半学期学费是一例;“2006年圣诞假期去德国探访姐姐一家人,受邀至全国数一数二的Vendome餐厅用餐”是另一例。大学毕业那年,她“在法国的蒙佩里尔待了两个月……晚上寄宿一个法国家庭里”,不知道这是不是台湾毕业旅行的惯例。
综上,庄女士大概称得上富二代,不仅如此,还是个德艺双馨的富二代。
据一贯不靠谱的百度百科说,“富二代”这词最早出自某期《鲁豫有约》。相信一开始,这个词没啥感情色彩,只不过用来概括某一群人。及至大量倒行逆施的二代出现,影响极恶,这词才不可避免地被污名化,有了价值判断之功效。
金钱、好家庭和主流族裔等先赋因素,带来的最大好处也许是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虽然“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阳光总在风雨后”这种寄语在情感上大体不错,但是多用于事后补救。在最终成就大体相当的情况下,把一帆风顺和愈挫愈勇两种人生摆在人面前,大家大概还是乐于选前一种吧。更何况许多人生被苦逼现实摧残得七零八落呢。
先前在地铁里看(戴笠封面那期)《南都周刊》关于屌丝的那篇报道,自个忍不住咯咯地乐,也忍不住代入脑补。当然,乐完了就不免悲从中来。据说屌丝们大多有个没办法实现的美国梦,跟勇于放弃美国名校学业的庄女士比起来,这种不自量力的梦想只能以一句“今天天气哈哈哈”概括。相对于沉湎于均贫富大业口惠的民粹主义分子和乐于分享成功经验的金光闪闪“凤凰男”,屌丝是无害的。他们曾经有过更多的梦想,但是很快就选择了认怂这条成本最低的道路。话说回来,他们的门其实往往没窄到非认怂不可。
没办法,阶层固化是没办法消除的,“同人不同命”是也。不是有各种激进的社会嘛?那个实现他们的宏愿啦?老葛朗台的儿子上了大学,好好学习。孙子兴许就能跟纳博科夫勾肩搭背。由经济资本、社会资本达致文化资本的全面丰收,看上去是富二三四代的最好路径,同样是个可持续的路径。这个社会给了诸公这么好的环境,就理应让它变得可持续,而非玩命透支,弄得天怨人怒。“仇富”本来是隐忧,二代们再火上浇油,把温顺的屌丝都逼得舞刀弄棒,他们恐怕自己迟早成了受害者。即便有移民这终极后路,大多数二代大约也不复当土财主时的得心应手吧。
话说回来,庄祖宜女士其实是个蛮好的人,不问世事,只管用心生活。要说放弃学业选择受苦,那倒说不上,她不过是基于自己的意愿及时找到了自己的路而已。“这次看在我如此爱吃的份上,决心秀出当家绝活,让我这个没钱上餐馆的穷学生见识一下凌驾于平民美食之上的精致大菜。”须知,词语是有多义性的,“爱吃”“没钱上餐馆”和“穷学生”并非你我所想的那样,那是基于“一顿千元一客的晚饭,的确不贵”这个判断才成立的。
之前看到罗炼的故事,这个高考成绩惨淡的农家子弟,就是因为好读庄子而不用心做油漆工而成了个非常不合时宜的人。相对于米其林大厨,读读《庄子》应该是个再卑微不过的愿望了。如果罗炼安心做屌丝,最后一定不会终于神隐。消失不见,虽然很有文艺范儿,但基本上是小说电影没法结尾时的一个选择。人生大约也是如此,只有没选择时,才会消失得一干二净。
各安其位,永无翻身自然不是好社会。但是传说中的好社会又压根没法实现。一个差不多的社会,应该有一束公平的规则,让“出身”没有绝对的重要性。这里,有梦想的人会有折腾的空间,让他们可以多几年觉得幸福,晚几年做屌丝,既能让庄祖宜女士开心地做菜,也能让罗炼在工作之余跟庄子聊上几句。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