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奖了,我却想说说余华 (original) (raw)
是的,这篇文章是想说说余华,说说他的活着。用一下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余华的活着,好的文学作品就是有这样的一种魔力,让读者不忍放下的魔力。《活着》讲述了福贵的一生,富家少爷福贵嗜赌成性,最后赌光了家产。贫困之中,因为母亲生病,在福贵为母亲求医的路上,又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后来被解放军俘虏,放他回了家。结果回到家中,母亲已因病逝,妻子家珍独自将一双儿女拉扯大,女儿在一次意外中变成了哑巴,儿子尚且活泼机灵。本以为这次大难不死是必有后福,但是悲惨的人生却才刚开始上演。用余华自己的话说,《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自己生命的友情,讲述了人如何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 这就牵扯出了我为什么要为大家推荐这本书,在这个畅销书榜上满是速食文化的年代,在这个国民缺乏信仰的年代,在这个价值观扭曲的年代,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不为别的,为活着本身而活着。故事中的主人公与她多舛的生命是一种友情的关系,那种相互感激而又相互仇恨,他们谁都无法抛弃对方,而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这是小说所要传达给读者的主旨,当我们将生命与自己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友情的关系时,生命突然变得轻盈了。再也无须对自己的不完美而挑剔,不再为生命的不如意而抱怨,因为友情让我们抱着更开放的态度去接纳一切不完美而不是与之抗衡。 小说用十分极端的笔触,描写了福贵艰难困苦的一生,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会觉得这样的描写太极端太悲惨。当然,小说本身就不是为了描述现实,而是在现实与想象中找到交集,从而来反映生活。太接近现实反而会发现太多的丑恶和阴险,所以才有言:“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恰恰是这种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作品,让我们更能深刻并且宏观的品味生命。福贵的对苦难的承受力,以及他乐观的生活态度,会给读者心灵上重重的一拳,至少对于我是这样,更加感恩和接纳生活,感恩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平静与幸福,接纳生活给予的不足与苦难。我们是需要这种能给我们传递高尚的价值观的作品,一种对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的态度。 最后要说一点,其实我是不经常看小说的,因为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是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阅读。希望能看见一句话能总结出天地乾坤,而不是用一本书的厚度,诠释一段路的道理。太过于深厚的东西总是很难在这个年代畅行。但是有时候我们就是需要这样一种方式来加深我们理解的深度,而不是只停留在表层理解的浅薄。小说就是有这样一种功能,她会磨灭掉所有不同的界限,会让一个人从他人的经历中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就像从镜中窥见自己,从而加深读者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这样的神奇,值得我们放下快餐文化的心态,静静的欣赏理解一步作品。就像友人曾经对推荐书的时候对我说过,现在的畅销书多是急功近利的快餐文化,需要这些一些文化功底深厚的书。《活着》就是这样的一步作品。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