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罪? (original) (raw)

读了差不多三年,终于将德莱塞主要的作品和杂文看完了。An American Tragedy是新近看完的。这部作品被称为德莱塞的巅峰期作品不为过,虽然个人来说我比较喜欢温情还存的《珍妮姑娘》,但不可否认这部作品尖锐地点出很多让人深刻反思的观点。如果说其他作品还隐隐透露希望的话,那这本书就把最后一丝希望都捏破----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无可扭转的悲剧。

书一开篇就描述了Clyde一家去街上传教“乞讨”的情景。Clyde的不满、羞耻感、不知道怎样摆脱贫穷和卑微生活的绝望、对富有和自由的渴望,一点一滴地揭露出来。德莱塞将自己对宗教的质疑,通过Clyde的心理活动呈现:如果上帝救赎子民,为什么他们一家传教,却越传越贫困?他们不作恶,却活得比作恶的人要苦得多。快乐在哪里?自由呢?这些通通都不能在似是而非的宗教教义里找到。对宗教信念的动摇(或者从一开始根本无法相信),能够在他的散文Life, art and America看到更详细的讨论。

宗教不能给人出路,那么Clyde就想,或者金钱、更富有的物质生活,能够让他脱离这种令人窒息的生活。可是他一个穷人家孩子,没有人际关系,没有教育培养,没有特长技能,如何去争取更好的生活?年轻的Clyde有努力过:他当做杂工、商店助手,乃至酒店bell boy。在酒店做Bell boy,使他一下子每周挣约25美元。他从来没有得到过那么多钱,钱的增加让他喜悦,让他开始“自私”起来。他不告诉家里真实的收入,因为害怕他们会把钱都要去。他要把钱留给自己花,买好的衣服,买礼物给他心仪的Hortense。他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不愿意再陷进家里那种贫困。所以面对被人抛弃、未婚怀孕的姐姐,他一再犹豫,到底给不给钱去帮忙。他知道,自己母亲没有钱,为了女儿不得不想尽办法,可是他紧紧捏住口袋里的钱,面对着“救姐姐、帮母亲”,和“买毛皮大衣给Hortense、获得她的欢心”的选择,他自私地放弃了家人。

可是故事一个拐弯,令到他既得不到女人,又远离了家人。他跟随酒店bell boy一群朋友,各自带着情人去开车兜风。车是其中一个男孩偷偷从他父亲伺候的主人那里偷偷拿的,目的就是炫耀和玩乐。可是回程,为了赶时间开得飞快,撞死了一个小女孩,在慌忙逃窜中,他们也翻车了。各人害怕被抓,四处逃跑。Clyde逃去了芝加哥,后来遇上他的舅舅。

他的舅舅是开制造衣领工厂的富商,他希望舅舅能够给一个机会,使他能够通过努力,得到成功和富足。他以为这是希望的开始,殊不知踏上迈向地狱的毁灭之路。

舅舅一家对这一个穷亲戚,并不是热心帮助,而只是冷冷对待。又不能忽视他,以免别人说他们罔顾亲情;但也不真心去帮助,把他扔在工厂最底层。后来将他调到stamping department,作一个工头,不是出于对他能力的认可,或者是怜悯和关爱,而仅仅是觉得“别人看到他们的亲戚作低下的工作不是那么恰当”。想来想去的,无非是自己的体面和名声。我想,假如一开始他们拒绝帮助Clyde,杜绝了他的希望,可能他也不至于走到死囚的结局。

有了一个希望,他无时无刻想着,或许他的亲戚、亲戚的朋友们,会看到他一举一动。如果有任何“不检点”和“不恰当”,他的前途就毁了。所以他很小心,不跟普通百姓交往,尽管自己很想有女人,也极力控制自己。在工厂看到那么多女人,却因为表哥警告他不能跟手下管理的女工发生任何交集,每天都跟欲望作斗争。

可是,人如果能驾驭欲望,那世界就不会那么纷纷扰扰了,更何况那是一个充满欲火的年轻男子?而且Clyde并不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又没有强烈的宗教信念,最后他还是屈服在自己的欲望下。他手下的女工Roberta年轻美丽,有一种与其他女工不同的气质,而且她也心仪Clyde。两人尽管强压欲火,可是最后还是走在一起。Roberta对Clyde的爱,搀杂对更高地位的渴求,“Clyde是有钱人的亲戚”这一点就已经使贫苦出身的Roberta头昏脑涨,想到这样一个有地位的人爱上自己,则又惊又甜。关于他们之间的爱和欲,我在另一篇文章写过,这里就不多说。

这样一对甜蜜的地下情侣,为何最后变成仇人,Clyde甚至计划杀掉Roberta呢?

一切由于更大的希望!Sondra是有钱人家的女儿,最初为了报复Clyde的表哥,而对Clyde表示兴趣。这有点像被宠爱的孩子一样,不让她做的她偏要做,因为她知道最后她都能得到。所以尽管知道父母并不允许,她还是跟Clyde来往,甚至想到要嫁给他。富家女,钱对她已经没有吸引力,她喜欢的是Clyde对她的崇拜和情迷。她因为他无比爱她而爱他。

想到自己或许可以“进入豪门”,得到美丽的Sondra同时,可以进入上流社会。即使舅舅家不给面子提拔他,他也能在Sondra家的企业轻松谋得一个位置。他能够像他表哥一样,不用怎样工作,就能够吃好穿好娱乐无限。如此诱惑的前景,不正是他多年来企求的么?本来以为一辈子都不会有的好事,现在有可能实现了!

他于是变心了,他不再爱Roberta,他对她渐渐冷淡,好让她知道关系要断了。可是偏偏此时,Roberta发现怀孕了,而在当时的社会,如果未婚怀孕要堕胎的话,是违法的。这就让Clyde非常苦恼,此时他的人性恶渐渐呈现:他害怕、恐惧、无知、逃避、自保和冷漠。不过客观来说,两人都缺乏常识,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而社会再加一道障碍,让他们逃也逃不出。

不能堕胎,Roberta又不愿意未婚生下来,而Clyde又不愿意跟她结婚。这个矛盾,使得两人之间由怜悯尚存变成仇恨。在Clyde看来,Roberta不愿意独自承担,硬要将他拉下水,毁掉他的前途,非常不公平。他将永永远远被锁在贫困中,不得翻身。而Roberta则觉得自己为Clyde奉献了自己,违反了自己的信仰,现在却被视作烂布扔在一旁,非常不公平。她知道他变心了,无意去挽留,只希望他们先结婚,对她父母有个交代后,两人再分开也好看一点。可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他也不能做到!

随着肚子一天一天大,矛盾越来越激烈。Clyde多么希望能够get rid of Roberta,那么一切困难就消失了。他恨自己为何当初不能hold住,为什么要跟地位低于自己的女人发生关系。偶然地,他看到报纸报道一男一女在湖里撑艇遇溺,女人的尸体找到,男人的尸体却找不到。他想,假如这一男一女是他跟Roberta,Roberta溺死了,他生还了,那该多好。这一闪而过的念头,在他的无能下不断滋生。他无法对自己的去路作出决策:他不想跟Roberta结婚,但如果不结婚,她肯定会曝光一切。

Roberta回家休养的期间,他跟Sondra天天游玩,而Roberta老是写信来催促Clyde要有所行动。他恨Roberta---why not let me go!估计读到这里,读者都快被Clyde的自私恶心死了。是他导致Roberta的怀孕,却不愿意承担责任,还怪Roberta逼他!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将Roberta除掉。他轻估谋杀需要的技巧和细心,以为按照新闻报道那样,找一个偏僻的湖,将船打翻,制造出意外的样子,不会游泳的Roberta会死,然后自己游上岸,让别人无法找寻他。可是他的恐惧和犹豫,让他忐忑不安,直到他将船撑到湖中时,他还在犹豫出手还是不出手。

精神恍惚之下,Roberta向他靠近,可是出于本能的厌恶,他拿着相机的手自然地推开她。结果相机重重敲在她头上,他反应过来,立刻要上前扶她。在这一刻,他没有杀她的愿望,他同情她,也不了手。结果船就在他们同时站起来的时候翻掉,两人掉在水中。

他很快游上岸,看到Roberta在水中挣扎求救的时候,邪恶的想法又浮现:这不是天替他作决定么?他不想杀她,可是船却翻了。他不去救她,她就死了,可是他不是杀她,他只是不救她而已。他认定自己无罪,跑掉了,Roberta死了。

由于他认定自己无罪,抱着侥幸心理,走过丛林去跟Sondra见面,装作若无其事地谈笑玩耍。他隐隐约约觉得自己逃不了,自己要失去一切,包括他心爱的Sondra,他的前途,可是同时他紧紧怀抱最后一丝希望。

最终他还是被抓捕,证据充足,他的解释漏洞百出。他不知道,自己的案子成了党派竞争的筹码,他遇上一个先入为主的检察官,誓要将他治罪。检察官被认为公正,惩治了冷血的杀人犯,可是他却用了一些不恰当的手段,例如将Roberta的头发夹在相机中,以让人确信Clyde刻意用相机去砸她,谋杀动机更明显,更能显示出Clyde的残忍冷血;他还当众宣读Roberta写给Clyde的信,煽动陪审团对Clyde的仇恨情绪;他还争取了有信仰民众支持,制造了舆论和道德的压力。

书的后部不断在讨论一个问题:Clyde有没有罪?

Clyde认为自己没有罪,因为他拿相机砸Roberta是不经意的,船翻了是意外。他在那一刻没有杀她的念头,于是他是清白的。他的罪只是见死不救。要不是Roberta一直逼他,他也不会想除掉她。

可是读者看到,他并不是完全清白,他一直有杀她的念头,计划那么多,就是为了杀她,最后一刻没有杀她的念头,并不代表他无罪。他已经在良心和道德上犯了罪。如果船不翻,僵持到最后,他还会不会杀她?读者感到,他还是会杀她,只是迟早问题。

从他妈妈的角度看,即使她儿子是有罪,也不单单是他有罪。Roberta没有拒绝Clyde不恰当的要求(sexual relationship),她也有一定罪行。陪审团和检察官先入为主,对他审讯造成不公平的一边倒(其中一个陪审员表示对Clyde的同情,却被其他人威胁,最终站在“有罪决定”的裁决方)。

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看,导致Clyde和Roberta悲剧的,正正是他们身处的社会。

首先因为他们贫困,不能像有钱人那样有同等教育、就业机会。穷困人好不容易有工作,却难以维持生活,一点点打击(就像Clyde姐姐怀孕了,或者父亲病倒),好不容易存下的钱就没有了。他们在择偶上也更加困难,他们找的异性,也很难超出他们的阶层范围。因为没有教育,他们缺乏知识,包括生理、法律、商业知识,这使到他们面对困难手足无措,容易走入歪道。而有些孩子,一生下来就有富足的生活,从来不需要辛勤工作,日子充满了玩乐和调情。这就是一生下来的不平等。

其次的是社会的偏见。如果Clyde不是有钱人的侄子,上流社会怎么会理他?漂亮虚荣的Sondra才不会看上他。上流社会邀请他参加聚会,邀请他去游玩,并不是真心理会他,而是观望:到底他会被放置到什么位置,如果他发达了,他们就有利可得;如果最后证明是小人物一名,他们就会立刻丢弃。例如在Clyde审讯时候,没有一个朋友问候。往日的欢笑谈话,友谊情长,统统如烟消散。他迷恋的上流社会生活和友情,脆弱得不堪一击。

最后就是堕胎合不合法的问题。如果一个未婚女子怀孕,各种条件不能生下来,法律却阻止她堕胎。那么生下来就意味着男女双方的毁灭,家庭的不理解和破裂。当然,最受伤的到底是女人,如书中开头,Clyde的姐姐就是被情人搞大肚子后给遗弃的。Clyde也曾想过遗弃Roberta一走了之。如果男人走了,女人就不得不独自承受生育的痛苦、养育孩子的艰辛,还有家庭的伤心和怪责。在所有人中,这些未婚生育的女人,变成不洁之人,就更加不可能有好的生活。美国现在还在堕胎合不合法的问题纠结,我相信,这问题的讨论不会休止,永远有人赞成堕胎,有人反对堕胎。可是如果当事人是一位出身贫困的少女,没有堕胎的选择,却不愿意承受社会的谴责,很有可能采取极端的做法,例如找不合法的医生进行地下堕胎、秘密生育后遗弃孩子、或者干脆自毁或自杀。我个人的看法是,堕胎不堕胎,应该由女人决定,如果条件不允许生下来,则有堕胎的自由。我觉得这样子,才能够避免更多的悲剧。

最后,Clyde还是走进电椅房,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神父获得他的忏悔,可是送走了Clyde后,他毛骨悚然、心怀戚戚地离开。虽然他说,你到天堂了,你的忏悔洗刷了你的罪,可是他感到让一个并不是完全邪恶的年轻人去死,自己仿佛是杀人者一样,那种感受,犹如Clyde看着Roberta死、不作为一样。同样的不作为,让对方死去,跟谋杀有什么区别?

有没有罪,到最后已经不重要了。无论Clyde有罪还是无罪,因为他没钱又没有权,他连上诉的机会都没有,面对他的只有死,不容你想究竟公不公平。Roberta死了,Clyde死了,除了两人自己送上一条命,社会并不为他们惋惜。书的结尾,Clyde的母亲拖着孙子(Clyde那被遗弃的姐姐生下的孩子)去上街传教讨钱,彷如十几年前带着Clyde的情形。他们的日子不会变得好,他们的后代也很难跳出这个“贫穷的怪圈”。

在Financier(《金融家》)里,德莱塞让富有的Copperwood很快地离开监狱,重新在西部崛起;他让The "Genius"(《天才》)里面的Eugene死了妻子,丢了情人,可是获得晚年心灵上的安宁;在Sister Carrie(《嘉莉妹妹》)里,嘉利成功了、富有了,摆脱了贫穷的怪圈;Jennie Gerhardt(《珍妮姑娘》)中,雷娶了上流社会女人作妻子,又有一个心地善良的情人默默为他祈福,情人又不挡他的路。可是在An American Tragedy(《美国悲剧》)中,则是绝望到不行,男女主角都死了,没有一丝希望,绝望得令人窒息。如果让我评定这部作品,我觉得德莱塞将最后一丝虚假都抛掉,赤裸裸地展现人性和无望的生活。留意一下书名,是An 而不是 The,想表达的就是万千悲剧中的一个。这些悲剧,会不断重演,只要社会不改变,人的思想不改变,悲剧永远在上演。

请容许我最后对德莱塞作一个总结:

德莱塞的作品我全部都是看英文原版,他的语言不是精雕细琢,算不上优美,所以很难有什么优美和特别打动人的句子。而且他在作品中唠唠叨叨地展示心理活动的矛盾,人物心中的自言自语,所以不耐心的读者会看到打瞌睡。可是不可否认,这正正是德莱塞作品的特别,心理活动如不断涌动的流水,不断argue试图找到一个出路。如果耐心看,会看到人物的心理是如此细致和真实,仿佛是自己在思考、在琢磨,而不是在看角色在演绎。但鉴于容易看着瞌睡,我建议可以每天看一点,不必要一下子吞下去,只是追情节的话,德莱塞真的不是你的菜。他的作品每一部都很长,故事不惊险,平平淡淡,可是心理才是看头。

我在初中时看过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没什么印象,多年后重新看,并且将他大部分作品、传记和散文都看了。德莱塞不算一流作者,但是也不乏闪光。我记得以前听过的一句话是:如果一本书中,有一个句子打动你,有一个point让你思考,那么这部书对你就有价值。德莱塞的观点,不是惊天骇地,可是朴素真实,合情合理,也让人禁不住去反复思考。他的作品从来不给出答案,所以一切都是读者自己思考。他将人物心理活动描画,将正反方各种观点和理据都拿出来,就是让读者自己审核。这就是我喜欢德莱塞的原因之一。

本人有一些莫名的癖好,就是禁不住将一个作者的所有作品和有关作者的作品都看完,实在无法忍受只看作者单一本书。弊处是,需要花几年时间才能读完,好的是,对作品、作者和那个时代的背景、人物命运能够更精准地了解,不会轻易下定论。

很多读者读书,很容易首先下一个主观的判断,喜欢就是好的,不喜欢就是不好的。可是如果仔细读完,观感可能就不一样。或者是心态浮躁,耐不住细致探讨,匆匆从一本书跳到另一本书,从一个作者跳到另一个作者。我不敢说好还是不好,只是自己的经验觉得,细致慢读未必有另一番乐趣。

关于书评,我看到过不少好的书评,也看到不少没价值的书评。以我看,书评的价值不是重叙故事情节,或者是先入为主说自己喜欢不喜欢,而是从书中引申思考,设身处地想想自己是角色的话,会怎样,为什么人物命运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是什么导致了这样,有没有别的解释。先去理解,而不是下评价,才是真正的阅读。另外有些对于西方文学的评价,我看到很多老是牵涉资本主义的丑恶和剥削,这必要么?例如这本书,同样的悲剧,在社会主义也有发生,不单单是资本主义这个制度造成的,随随便便牵涉意识形态,实在让人懊恼。

好吧,话够多了,当是对我为期三年的德莱塞阅读项目暂时作个休止符吧。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