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 (original) (raw)

高中毕业后的那年暑假,某天起床突然决定要把收藏了很多年的东西全部扔掉。
在清理的过程中我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堆积的物品已经这么多。
从学前班到高三的教科书和工具书,奖状和老师奖励的笔记本,大量的磁带,书签,贺卡和小礼品。哦,甚至还有从小学到现在的校服,拉链都烂掉了,还是用线缝好折的整整齐齐摆在衣橱里。

看到这些我特别难过。
因为爱惜课本,从来不在书上乱涂乱画,做重点标注都是用的直尺。那些盖着“奖”字印章的本子,好看的因为太喜欢舍不得用,普通的因为奖字太醒目不好意思用,最后攥了厚厚一摞,平时用的还是买来的普通本子。
还有当年迷上的书签,因为价格便宜,加上朋友赠送,积累了那么多套,这辈子都不可能用完。至于收到的礼品,担心弄脏了他人的心意,还是装在透明的礼品袋里尘封着。
一边整理一边在心里呐喊着:你瞧你都错过了些什么啊!

于是在那个暑假,我把收藏的心爱小物送给了楼下不满十岁的小女孩,叫来了隔壁那个刚上高中的小妹妹挑走了她需要的教辅。余下的教科书全部几毛钱一斤卖掉。
至于奖状,墙上粘贴的和积压起来的全部收集起来,放了把火烧掉。
与此烧掉的还有所有的日记,我甚至想不起来记了些什么。

在那之后,一切都变得容易起来。
我去了大学,又去了陌生的城市一直待到现在。
几年后,机缘巧合接触到“断舍离”的概念,才懂得了当年那种“必须现在立刻马上扔掉”的心情。

我们原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物品。
礼物的使命在送达我们手上,真诚说出“谢谢”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
校服和过期的课本,看起来是很珍贵的纪念品,其实压在箱子里放上十年也不会想起来去看。
喜爱的东西就是该“立刻、马上”拿出来用,用到烂就是对它们最大的赞美。
想想看,那件舍不得穿几次的新衣服,三年后还会喜欢穿吗?就算再喜欢,尺码也不符合了。

该享用的时候总想着留到未来,结果就是未来也不会用,变成了一堆扔又不想扔,留下来毫无用处的垃圾。
一切皆有时效。物品也希望在恰好的机缘,以最美好的模样带给主人怦然心动的恋爱感觉。
躺在抽屉和衣柜里不见天日,连物品的心情也灰蒙蒙的,失去了灵气,还怎么能带来幸福的使用感呢?

在那以后,还陆续送出过几次东西。对于连学前班的课本都完美无缺收着的人来说,要我亲手交出喜爱的物品简直就是天人交战。所幸这种纠结,随着送出的次数增多,时间变得越来越短。每当想到它们将遇到真正适合的人,心情也跟着轻松愉快起来。
连带着,丢东西也成了开心的事情。坐在车上帽子给风卷走了,会想象它被适合的人捡到,最后戴在某个可爱的女孩子头上。手套掉了一只,会想取下另一只,期望捡到的人能收到整副完整的手套。

与此同时,购物也变得简单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站在货架前,只需要一眼,就可以听到它在对你伸手大喊:我在这里,终于等到你啦。
这样带回家的每件物品都有专属的味道,能够开开心心用上好多年。
钱和时间,一并都省下来了。

其实物品存在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带给物主幸福的感觉。它应该与主人的品性、气质、审美相符,凸显出这个人,而不是喧宾夺主。如果堆的太多,就像站在嘈杂的马路上,四面八方都是声响,很难辨认真正需要的信息。

整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去繁存简,与物对话,与过去的自己直接对话的过程。在取舍之间,我们必须忠于内心,才能辨别出真正心动的物品,明确真正想要的一切,由此过上怦然心动的生活。
+++++++++++++++++++++++++++++++++++++
最后附上该书电子版地址:
http://wenku.baidu.com/view/9504664c3c1ec5da50e2702d.html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