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解构神秘主义的“游戏” (original) (raw)
文/严杰夫
“渴望本身就可以疗愈,忍受痛苦,这是唯一的法则,你必须训练你的愿望,如果你想要什么,那就先奉献什么。”土耳其著名的苏菲教团创始人梅乌拉那•杰拉莱丁•鲁米(Mevlana Celaleddin Rumi)在诗歌中如此写道。鲁米创造了闻名后世的土耳其旋转舞而被后人熟识,然而,这种舞蹈实则是伊斯兰神秘主义派别的一种宗教仪式。
对于许多远离“神的世界”的人来说,恐怕无法理解“旋转舞”这类仪式中包含的意味隽永的宗教含义,即使这样,我们依旧在感情上会为其倾倒或痴迷。这或者就是神秘主义的诱人之处。毫无疑问,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一定十分了解神秘主义的这种“魅惑性”。为此,他才特地写下了这样一个漫长可怖却又引人入胜的故事——《傅科摆》。
事实上,同埃科笔下的其它小说相比,《傅科摆》的故事并不复杂。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专修中世纪历史的博士卡索邦不期然遇到了两位出版社编辑贝尔勃和迪奥塔莱维。他们三人此后一起为出版社编撰一套“赫耳墨斯丛书”,通过收集整理历史上的神秘主义事物,借此来吸引读者的注意。然而,在编撰过程中,三位编辑收到了四面八方的有关神秘主义的稿件,其中他们发现有一个社团是提供资料者们反复提及,彼此的描述却又互相矛盾冲突,那就是“圣殿骑士团”。为此,凭借着对历史和宗教的了解,三位编辑开始抱着一种游戏的心态,试图拼凑和探寻出一个有关“圣殿骑士”的“计划”。不过,随着这个过程的深入,三位编辑也逐渐被这个“计划”吸引住,他们自己都已搞不清楚,那个“计划”究竟是真是假。更严重的是,他们拼凑出的这个“计划”被一伙神秘主义者注意到,他们相信编辑们拼凑出的这个“计划”包含着惊天的秘密和力量,于是组成神秘社团来追踪卡索邦和贝尔勃。最终,贝尔勃不幸在这场“游戏”中死亡,而卡索邦最终从女友那里得知,所谓“计划”的真实面目不过是前人遗留的一张送货清单而已。
尽管情节并不复杂,但埃科笔下的《傅科摆》在悬疑气氛的营造上,显然并不输给“达芬奇密码们”。《傅科摆》的篇幅巨大厚重,中文版的厚度就已达到700多页,但其中的情节推进却一环扣一环:从卡索邦结识贝尔勃和迪奥塔莱维,到前往巴西碰到神秘主义的信徒阿列埃,此后再回米兰和贝尔勃、迪奥塔莱维“重操旧业”致力于编织圣殿骑士的“计划”,最终他们生造出了一个神秘主义团体“特莱斯”,再然后被阿列埃为首的神秘主义者组成的团伙追踪,直到整个“计划”被卡索邦的女友识破,贝尔勃和迪奥塔莱维却不幸丧生其间,这一连串事件的发生紧密相接。更为精彩的是,整个故事是通过卡索邦和他的伙伴们的推理来推进的,在其中埃科再次为我们展现出了他的“无所不知”。在这层层推进的推理过程中,除去圣殿骑士的故事,埃科还穿插着展示了大西岛、摩西、古代以色列、喀巴拉信徒、玫瑰十字会、凯尔特人、穆斯林苏菲派等与西方历史上诸多有关神秘主义的宗教团体和传说。正如他曾写过的“无限的清单”那样,这本《傅科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似乎就是一份有关神秘主义的“清单”。
当然,仅仅是这样,显然还不能显出埃科身为当代悬疑小说“掌门”的地位。事实上,在这个故事中,借助“圣殿骑士”这一宗教气质浓郁的团体与“购物清单”这一世俗味明显的事物间差异巨大的对比,埃科试图讽刺的是从古至今始终未曾消散的神秘主义风气。每一个读到《傅科摆》结尾的读者都会体会到悲伤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丝黑色幽默,这种复杂情绪指向的正是一种盲目的迷信:凡是碰到无法理解的现象,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总是去寻求神秘主义的答案和帮助,哪怕这种诠释是一种明显的过度诠释。这种荒唐的情景,正如在结尾时埃科借卡索邦的口说出的那样,“为了给自己的不理解找一个理由,你设想越多其他人的阴谋,就越会爱上它们,以它们的标尺来策划自己的阴谋”。在我们自认为世事清明的当下,却没有意识到神秘主义的思潮依旧四下蔓延,甚至于登堂入室到严肃的科学研究之中。不用说神秘主义题材的文学作品始终跻身于畅销书榜,也不用说对无法解释的事件人们总是倾向于从神秘的角度来理解,只需看历史阐释中的 “阴谋论”远较理性言说更有市场,就可以体会到神秘主义对大众的魅惑到底有多深。不然,满纸“阴谋论”的《货币战争》又怎会如连续剧般一直出到了第五部,凯恩斯那部传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却沦落到堆在书店角落里落灰的境地。
埃科借由悲剧性的结局,也是想要再给我们一记当头棒喝:“迷信招致噩运”。我们如果不从神秘主义的魅惑中摆脱出来,就会最终像贝尔勃一样死于它的魅惑。这么来看,《傅科摆》对埃科来说,可能只是他针对世事一时兴起的“游戏之作”,但跟着故事陷于虚无的历史阴谋中的我们,却很可能是经历一番惊心动魄的冒险罢!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