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对独居者的社会调查》 (original) (raw)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三星半。
整体上,我是在一种无比的期待中读完整本书的。现阶段,作为一个独居者,无论从感情上还是从学理上,我都需要一些认同,就像是抱团取暖,我们总是选择跟自己好恶相近的人交往,并在一种群体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鲜有人内心强大到不需要外界对自己的认同,所以,在阅读上,与其说是我选择了《单身社会》这本书,倒不如说是这本书选择了我,它就在那里,等待么一个读者,等待那些与这本书志趣相投的人。
阅读的期待视野越大,失望之情也会越多。整体上,这本书还是要归位畅销书的行列,一种快消品,只是内容与书名颇具吸引力而已。个人实在对这种社会学的写作方式不感冒,甚至反感,在一个个的案例分析中拼凑出几个主题,最终也没出实质性更别说有见地的分析。我需要一种高屋建瓴般的、抽身于案例之上的林论分析,告诉我们独居者的利弊与其社会历史渊源。显然,这位纽约大学的社会学的教授没有做到。他只是在各种数据与参访对象的案例分析中,拼凑出这个“单身社会”的几个板块,诸如“自我保护”、“分离”、“独自生活的能力”等等。在案例与数据之外,在现象与对现象的描述之外,作者无法告诉我们更多!
这里,另外再提一些个人的感受。1.单身社会这个名字很具有误导性,因为本书更多是在论述一种独居的生活状态,而单身不一定独居,独居者却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单身(鲜有已婚人士独自生活吧)。2.独居更多的是一种阶段性的状态,没有任何数据可以表明这些独居者会独居终身,而且你在未成年之前也不能独居。即使从成年离家开始算起到死亡,完全独居者的比例估计会很小。3.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觉得独居其实是晚婚的一种表征。似乎很多人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出于种种原因没有找到合适的生活伴侣,于是不愿意牺牲自我时间而被迫选择独居。正如整本书所表明的,独居不代表反对婚姻,而是反对“为了结婚而结婚”,其最终目的是寻求一种高质量且更加符合自己的婚姻。整个社会不能反对婚姻,因为我们必须延续我们的种族。4.于是,单身社会,更多的是一种亚文化,一种跟同性恋文化或者女权主义一样的亚文化。但是跟前两者不同的时,独身主义者阶段性很强,也就是说这类群体很容易改变。5.由此看来,整本书也无外乎是对少数人群(整体上他们处于一种社会的“弱势地位”,被边缘被排斥)伸张权利而已。
最后,我们认为独居、独处的好处有什么?建立独立思考的人格,重塑自我。善于独处的人,更多是愿意独立思考的人,他们对自己非常自信,而独立之人格,在这个社会,是多么的稀有。我们总是试图与更多地人建立联系,古语也在暗示我们“朋友多了路好走”,也许我们只是希望在一天的忙碌之后,回到家中可以有点独立的空间。正如作者所说,独处不是割断与社会和周围的联系,而是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由此,独居不再是社会的负面力量,而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力。那么,多多宽容的对待周围选择独居的人吧。